黃頂菊疫情控制實施辦法

時間:2022-02-15 02:18:00

導語:黃頂菊疫情控制實施辦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黃頂菊疫情控制實施辦法

黃頂菊是有害物,危害很大,繁育很快,進入農田后將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甚至絕產。為做好黃頂菊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全縣農業生產和生態安全,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的方針,遵循“突出重點、分區治理、屬地負責、聯防聯治”的原則,多措并舉,綜合防治,進一步壓縮黃頂菊發生面積,確保疫情不反彈,新發生的黃頂菊種子不落地,確保不暴發成災,不侵入農田,控制傳播蔓延。

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

(一)搞好普查,準確監測。針對黃頂菊種子在我縣月份均能萌發、開花結實,枝葉與花色彩鮮明,植株高大、根系發達的明顯特點,全縣在月份開展四次大規模的調查普查活動,準確掌握黃頂菊的發生分布范圍。各鎮(辦事處)、各部門要組織人員協助開展普查,詳細記載發生地點、發生面積、危害程度等,徹底摸清發生分布范圍,不留死角。同時,要建立健全農業有害生物專業監測區域。從4月份開始,縣農業局要對發生黃頂菊疫情區域開展定點監測和疫情普查,準確掌握黃頂菊的種子萌發、出苗、不同生育期的發生發育進度,為組織大面積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二)精心組織,集中除治。要認真搞好疫情調查,準確掌握黃頂菊的分布和發生面積,狠抓農田和荒地、路旁、渠邊等疫情發生點的防治。根據黃頂菊的生長特點,在7月初開展第一次大規模除治行動;8月初開展第二次集中圍剿行動,9月份進行第三次人工除治行動。根據普查情況,對前三次除治不徹底的地塊再次進行人工拔除掃殘。力爭通過3次集中除治和人工拔除掃殘行動,控制黃頂菊疫情的危害。

(三)嚴格檢疫,控制蔓延。黃頂菊是新傳入我縣的檢疫性有害生物,已發現黃頂菊疫情的鎮(辦事處)要根據黃頂菊的發生情況,明確劃分疫情發生區和監測區,要做好疫情監控和封鎖工作,有效阻止黃頂菊進一步蔓延。監控區和其它未發生疫情的地方,要加強疫情監測,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現場根除,把疫情消滅在初始發生階段??h農業局要嚴格執行國務院《植物檢疫條例》和《省植物檢疫辦法》,加強產地檢疫和復檢工作。要根據本地區的主要傳播途徑,對從疫區調出的植物及其產品、包裝材料和運輸工具等實行嚴格的植物檢疫措施和除害處理,嚴防疫情的進一步蔓延。

三、加強組織領導

控制黃頂菊疫情危害的任務艱巨,各鎮(辦事處)、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黃頂菊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領導。根據我縣疫情擴展形勢,成立由分管縣長任組長,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黃頂菊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綜合協調、工作指導、調查研究、督導檢查等工作。各鎮(辦事處)、有關單位要成立相應工作機構,負責組織協調,解決防控工作中出現的重大問題。

縣農業局負責建立疫情報告及防控工作動態通報制度;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泛宣傳黃頂菊的嚴重危害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意義,普及疫情除治技術,指導鄉村科學除治;做好防控黃頂菊疫情的物資儲備工作;督導有關鎮村落實普查、除治措施,盡快根除黃頂菊疫情。

縣住建委負責縣城轄區內黃頂菊普查除治工作。

縣交通運輸局、公路局負責境內國道、縣鄉道路所轄范圍內綠化帶的黃頂菊普查除治工作。

縣教體局負責全縣各校園范圍內的黃頂菊普查防治工作。

縣林業局負責林區黃頂菊普查除治工作。

各鎮(辦事處)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落實防控責任,按照管轄區范圍,劃定責任區,明確責任人;組織開展本轄區黃頂菊疫情全面普查,搞好防疫宣傳,教育群眾及時清除黃頂菊;組織人員對所發現的黃頂菊采取化學除治或人工拔除的辦法進行全面清除;做好黃頂菊疫情發生區的監控和封鎖工作,嚴防疫情進一步蔓延。

同時,由縣農業局牽頭,組織相關單位人員加強督促檢查,及時通報相關情況。各鎮(辦事處)、有關單位要認真總結防控工作的典型經驗和實施進展情況,及時向黃頂菊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反饋,共同抓好黃頂菊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