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假冒偽劣商品整治工作方案
時間:2022-02-28 09:45:00
導語:工商局假冒偽劣商品整治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貫實全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統常識產權維護與法律工作視頻大會精神,依據《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打擊進犯常識產權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方案》的部署安排,經研討,決定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時期,在全市工商系統集中開展打擊進犯常識產權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專項行動。為使專項行動落到實處,獲得實效,現制訂詳細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的
貫實《國家常識產權戰略大綱》,深化推進商標戰略施行,具體提高商標注冊、運用、維護和管理才能,切實提高維護商標專用權、打擊不合理競爭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違法行為、規范市場次序的程度,促進構成以企業自我維護為主體、行政維護和司法維護相結合、社會大眾普遍參加監督的常識產權維護系統,構建維護商標專用權、打擊不合理競爭行為的長效監管機制。
二、工作重點
本次專項行動要堅持全體推進、突出重點、打防結合、務務實效的準則,做到“三個結合”,即:集中整治與日常放哨相結合、規范整改與建章立制相結合、運營者自律與檢查催促相結合。以查處進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案件、打擊制售冒充偽劣商操行為為重點內容,以商品集散地、產物制造加工集中地、進犯商標專用權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案件高發地為重點整治地域,以商標印制行業、高新技能產業、農業為重點整治領域,以體育用品、活動衣(鞋)、食物、大宗出口商品、汽車配件、服裝、手機、藥品、種子、箱包、家用電器等為重點查處產物,重點查處進犯著名商標、有名商標、市知名商標、地輿標記、涉外注冊商標專用權的違法行為和“傍名牌”等不合理競爭行為,加大行政法律力度,嚴厲打擊商標侵權冒充和不合理競爭行為。
三、首要任務
(一)的確抓好注冊商標查詢摸底工作。結合市局宜市工商商廣字〔2012〕19號文件要求,認真開展注冊商標查詢摸底工作,具體把握轄區商標注冊和運用狀況,實時防備和避免歹意搶注商標行為。協助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商評委在商標注冊搜檢、商標貳言及商標評審案件審理時開展對歹意商標注冊請求的搜檢。支持企業請求加急審理商標確權案件,為企業運營活動奠基不變的商標權基本。
(二)開展一次商標印制企業專項檢查行動,從源頭上防備商標侵權違法行為的發生。要開展拉網式專項檢查,監督印刷企業嚴厲恪守商標印制管理的有關規則,嚴厲查處違法印制、出售商標標識及包裝、裝潢的行為,果斷打失落不合法印制商標標識窩點。提高印制企業的商標司法認識,指導企業堅持健全各項商標印制管理規章準則,增強自律和自我防備。
(三)組織一次流通領域商標專項放哨。依照本方案確定的重點內容、重點整治地域、重點整治領域和重點查處產物,加大對集貿市場、商場、超市等場合的放哨力度,構成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加大對進犯著名商標、有名商標和市知名商標正當權益案件的查處力度。對涉案金額宏大、案情復雜、風險嚴厲、影響惡劣的案件要予以重點查處,合時曝光一批大案、要案,以起到典型警示效果。嚴厲增強注冊商標標志和地輿標記專用標記管理,依法查處濫用、冒用、偽造注冊商標標志和地輿標記專用標記的行為。依法維護奧運會、世博會、亞運會標記等非凡標記及官方標記專用權。
(四)開展一次專營、專賣店普查。切實打擊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稱號、包裝、裝潢、冒用別人企業稱號或姓名、偽造產地等不合理競爭行為,端窩打點,嚴厲打擊制售冒充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
(五)增強涉外商標的維護力度。特殊是針對重點商品批發零售運營場合,要嚴厲查處嚴重涉外商標侵權案件,堅持維護常識產權和打擊冒充偽劣商品的優越國際形象。
(六)增強對互聯網上商標運用行為的監督工作,嚴厲打擊應用互聯網進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和銷售冒充偽劣商品的行為。
(七)切實完善市場監管長效機制,不斷提高監管法律程度。一是著力提高消費者識假辨假才能,構成自覺抵抗冒充偽劣商品、注重商標維護的社會氣氛,營建商標維護的優越情況。二是發揚12315消費者申述告發中間收集系統效果,實時受理和依法處置權益人和群眾告發的進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及施行不合理競爭行為的違法案件。三是持續完善企業信譽分類監控制度,對諾言好的市場主體賜與扶持和鼓舞;對失約和具有不良記載的市場主體予以警示或限日整改,并將其列為重點監測檢查對象;對違法違規的要依法嚴厲查處。充分發揚行業組織自律效果,倡導和指導誠信運營、公道競爭。四是明確市場創辦者、運營者及運營管理者的責任,增強監督和檢查,支持堅持商標維權機制,嚴把進貨關,保證商質量量安全,避免進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流入市場。五是進一步堅持健全遏制商標侵權行為發生的長效機制和商標侵權冒充案件查處協調機制。依照“準則化、規范化、順序化、法治化”的要求,完善法律辦案順序,規范法律行為,提高法律效能。
四、時間安排
專項行動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發動部署階段(2012年11月20日前)。市工商局已于11月17日組織參與了全省工商系統常識產權維護與法律工作大會,會后,市局黨組實時召開專題大會,對全市打擊進犯常識產權和冒充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工作進行了研討部署。一是營建氣氛,在宜春電視臺、宜春日報等主媒體長進行了普遍宣傳;二是實時成立了宜春市工商局打擊進犯常識產權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指導小組,增強對專項行動的指導;三是結合實踐制訂了詳細施行方案。各縣市區工商局要迅速行動,抓緊發動部署,并對本轄區內的重點商品生產、銷售企業以及重點流通領域進行深化查詢摸底,逐一排查,把握基本狀況。還要結合本轄區實踐狀況,制訂詳細的專項行動施行意見,并于11月26日前報市局專項行動指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局商標廣告科)。
(二)組織施行階段(2012年11月20日至2013年2月20日)。各縣市區工商局依照全市工商系統專項行動方案的要求,結合查詢摸底所把握的狀況和發現的問題,增強對重點商品生產、銷售企業以及重點流通領域的日常放哨和監控,一旦發現有進犯常識產權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立刻予以查處。市工商局將合時組織紀檢監察、商廣、公道買賣等科室對縣市區工商局和基層工商分局開展專項行動的狀況進行催促檢查,各縣市區工商局也要對基層工商分局的工作開展狀況進行檢查、抽查和督辦。
(三)總結驗收階段(2013年2月20至2月30日)。各縣市區工商局對專項行動進行總結,并于本月25日前將當地開展專項行動的工作總結以書面方式申報市局專項行動指導小組辦公室。市局將對顯示突出的單位和個人賜與傳遞表揚,并將專項行動狀況匯總上報省工商局。
五、工作要求
(一)增強指導,明確職責分工。為增強對專項行動的組織指導,保證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宜春市工商局打擊進犯常識產權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指導小組(以下簡稱指導小組)負責統一指導專項行動、催促檢查工作發展、督辦嚴重案件等工作,指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以承當日常工作,辦公地址設在商標廣告科。工商系統各內設科(股)室要增強溝通與協作,一起做好專項行動工作。監察部分要增強規律監督,依法追查專項行動中不認真實行職責、致使進犯常識產權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等違法景象仍然猖狂的瀆職不盡職行為;公道買賣部分要加大對法律辦案工作的營業指導;法制部分要對專項行動和法律進程中呈現的司法律例合用問題實時進行指導;各地公道買賣局、商廣科(股)、基層工商分局要充分發揚法律辦案主力軍的效果,重點抓好概略案件的查處工作;12315消費者申述告發機構要認真受理觸及進犯常識產權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的申述告發;特殊是基層工商分局要加大轄區放哨監管力度,實時查處進犯常識產權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的違法行為。各縣市區工商局也要成立打擊進犯常識產權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專項行動指導小組,要構成一把手親身抓,分擔指導詳細抓,本能機能部分按職責分工協作抓的工作格式。
(二)務求實效,精心組織施行。全市工商系統要將專項行動作為貫實十七屆五中全會、努力完成“十二五”規劃、服務宜春科學發展跨更加展的主要辦法,各縣市區工商局都要結合當地特點,依照“四個一批”(行政指導一批,警示教育一批,立案查處一批,重案曝光一批)的要求,分階段、有重點、相對集中時間、集中力量組織好上述工作任務,有用開展法律行動。要求對轄區首要商品集散地、重點運營場合開展拉網式放哨,商場、超市、批發市場放哨率到達100%,每類商品重點檢查20個以上種類,并按《商標專項放哨注銷表》(見附件2)做好注銷,整治立案,保證專項行動不走過場、獲得實效。
(三)增強督導,狠抓檢查落實。執行專項行動信息月報準則,增強專項行動的督察督辦工作,督辦嚴重案件,催促專項行動的開展,指導、協助處理工作中的問題。專項行動時期,各縣市區工商局必需在每月底28日前向市局專項行動指導小組辦公室報送《打擊進犯常識產權和制售冒充偽劣商品專項行動工作計算表》(見附件1),并依據上級機關暫時通知要求實時上報數據計算、行動小結、總結資料。
(四)增強協作,構成工作合力。全市工商系統在開展專項行動中,要爭奪本地縣政府的支持,增強與公安、法院、審查院等部分的工作協作,充分發揚綜合法律的全體效能。對涉嫌犯罪的,要實時向司法機關移送,嚴禁“以罰代刑”。
(五)增強宣傳工作,努力營建優越言論情況。各縣市區工商部分要充分運用本地各類新聞媒體,合時對典型案件進行曝光,震懾犯警分子,擴展專項行動的社會影響;要結合商標行政指導“三書一卡”,增強對企業商標運用行為的指導,加速對自立品牌的培養,加大對著名、有名商標的引薦。大力宣傳我市貫實《國家常識產權戰略大綱》,深化推進商標戰略施行獲得的明顯成效,普及注冊商標專用權維護常識。鼓舞企業培養自有商標,協助企業施行商標發展戰略,促使企業更好地參加市場競爭。市局將在《宜春市工商局創業服務簡報》上開發“專項行動專欄”,實時宣傳交流各單位好的做法和獲得的成效。
- 上一篇:商品市場構建安排意見
- 下一篇:城市整臟治亂部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