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政風建設總體方案

時間:2022-03-15 06:59:00

導語:全縣政風建設總體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縣政風建設總體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市2011年招商引資項目落實年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推進“強縣”發展戰略,切實加強政風建設,打造優良的行政環境和寬松的發展環境,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好發展、快發展、大發展,縣政府決定將2011年確定為全縣“政風建設年”。為做好此項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通過集中整治政風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促使縣鄉兩級政府和各部門執行力明顯增強,服務質量和行政效能明顯提高,部門之間工作協調性明顯增強,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明顯改善,人民群眾和企業對政府工作滿意度明顯提升。

二、重點任務

(一)整治“八個突出問題”。針對全縣各行政單位和公務人員隊伍中存在的政風建設突出問題進行整治。

1.執行力弱。對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反映遲鈍,落實不力;對重點、難點工作,缺乏勇氣,不敢碰硬;不能創造性地解決矛盾和問題。

2.權力運用不當。違背依法行政原則,濫用職權,越權執法,將執法經費與罰沒收入掛鉤,人為放大自由裁量權;違反法定程序,執行法定職責帶有明顯的選擇性、隨意性;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檢查。

3.形式主義。落實上級要求單純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流于形式;辦事情不求實效,熱衷做表面文章,大轟大嗡,簡單工作復雜化,不計行政成本。

4.推諉扯皮。對縣領導批示事項不落實、不回告、不辦結;部門之間橫向溝通即可解決的問題,不是主動承擔責任、相互補臺,而是文來文往、推來推去上交矛盾,使問題久拖不決。

5.辦事效率低。審批流程不清晰,辦事環節繁雜,超時限審批,或人為設置障礙,明辦暗拖。

6.吃拿卡要。在服務和管理中亂伸手,索取、占用管理和服務對象財務,不送禮不辦事、收了禮亂辦事。

7.對企業和群眾態度冷漠。對待企業和群眾“生、冷、硬、撞”,讓企業和群眾感到“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

8.紀律松懈。工作時間無故遲到、早退,脫崗辦私事;東走西串,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上網炒股票、玩游戲等,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活動。

(二)監測重點單位和窗口。在全縣政府系統全面開展政風建設的基礎上,重點監測與經濟發展環境密切相關,具有審批、執法和服務職能的單位和窗口(具體名單見附件1)。

(三)跟蹤重點項目。對涉及全縣發展戰略、投資的大項目和招商引資項目,對其審批等過程進行監督、監測,發現問題進行重點整治,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促進全縣招商引資和大項目的推進落實

三、組織領導

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強化監督,嚴肅整治”的原則,開展2011年“政風建設年”活動。為加強領導,成立縣政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政風建設年”的組織領導工作。

工作人員從縣政府辦公室、縣監察局、縣政府法制辦、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審計局、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縣直機關工委、縣糾風辦、縣改善辦等部門和單位抽調。

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全縣“政風建設年”工作的綜合協調、推進落實、督辦檢查等工作。具體負責定期組織召開工作例會,通報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研究制定政風建設考核評價標準,加強對各鄉鎮、各部門和有關單位政風建設工作的考核、檢查、驗收和效果評估等工作。

各鄉鎮、各部門和有關單位是“政風建設年”工作的責任主體,要組建“政風建設年”具體工作機構,一把手負總責,主管領導專門負責,可參照本方案制定本鄉鎮、本部門和本單位政風建設工作方案,切實抓好落實,同時接受縣政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指導。

四、成員單位工作職責

縣監察局負責對小組成員單位報送材料的梳理、匯總,制定考核指標,對各鄉鎮、各部門和單位進行明察暗訪,收集存在的問題,對責任單位和個人給予行政處分,將活動開展情況向縣領導小組反饋。

縣政府辦公室負責聯系整體工作的協調。

縣政府法制辦負責對各單位和部門進行適用法規和程序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將發現的問題報送縣領導小組辦公室。

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做好被處分干部的工資降檔和辭退手續工作。

縣審計局負責對重點監測部門和窗口進行審計,并將審計結果報送縣領導小組辦公室。

縣行政審批服務中心負責健全各項審批制度,規范服務行為,抓好督查考核,營造創優氛圍。

縣廣電局負責報道政風建設檢查情況,宣傳政風建設年活動的目標和成果。

縣直機關工委配合縣領導小組辦公室,對重點監測部門和窗口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進行監督和教育,組織抓好黨的思想、組織建設。

縣糾風辦和改善辦負責組織、協調、督促各鄉鎮、各部門和單位糾正不良作風,改善縣域經濟發展環境,接受群眾的檢舉、申訴,并向縣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告相關情況。

五、工作措施

(一)開展自查自糾。各鄉鎮、各部門和有關單位,要根據《方案》確定的重點整治問題,認真開展自檢自查,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見,找準政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整改,及時糾正。

(二)制定行為規范,強化約束。針對政風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建立行政行為規范和制度,明確提出政風建設所提倡的規范和標準,所反對和整治的現象和問題,形成用制度規范政風行為,靠制度加強政風建設的有效機制。

(三)開展服務對象評議政風活動。每季度組織開展“企業評政風”、“外商評政風”、“代表委員評政風”等專項活動,對各級行政機關和有關單位進行政風建設民主大評議,并打分排序,通報全縣,依靠公眾輿論和民主的力量強化政風建設。

(四)強化輿論宣傳、引導和監督。在縣電視臺開設“政風建設年”專欄或專題節目,在政府門戶網站設置“政風建設年”專欄,并設置政風問題投訴箱,開展“論政風、樹典型”活動,強化輿論監督。定期在縣電視臺公布政風建設方面情況,樹立正面典型,弘揚正氣。

(五)加大明察、暗訪力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由縣監察機關牽頭,組織有關單位、部門工作人員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政風建設監督員及企業代表、媒體記者,組成若干檢查組,每季度進行一次大檢查活動,查找存在的“八個突出問題”,交由所在單位或相關部門,集中處理和整治。同時,要通過暗訪的形式,發現政風建設中存在的“八個突出問題”,提交縣政風建設領導小組進行處理。

(六)嚴肅紀律,強化問責。對檢查中發現和企業、群眾反映的突出政風問題,要對當事人和單位負責人進行誡勉談話、通報批評,問題嚴重的,予以行政問責直至做出組織處理。

六、實施步驟

(一)啟動和自查自糾階段(2011年1月至2011年2月)。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確定整治的突出問題,重點監測的部門、窗口和部位,重點跟蹤服務的大項目,制定政風建設年工作方案?;I備召開全縣政風建設年工作動員大會,安排部署政風建設年各項工作。各鄉鎮、各部門和有關單位結合各自實際,迅速啟動部署,開展自查自糾。

(二)集中整治階段(2011年3月至9月)。對通過各類渠道發現的“八個突出問題”,啟動內部批評、誡勉談話、媒體曝光、監察機關問責和行政處理等整治機制。適時召開“政風建設年”集中通報大會,選樹一批正面典型,通報一批反面典型。

(三)鞏固成果階段(2011年10月)。各鄉鎮、各部門和有關單位,根據集中整治中發現的問題,提高認識,舉一反三,再部署、再整改,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繼續鞏固和擴大整改成果,實現政風建設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四)總結驗收階段(2011年11月至12月)??h政風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在持續推進“政風建設年”各項工作的同時,與各鄉鎮、各部門和有關單位一道,對開展政風建設年工作情況進行總結驗收,并組織召開“政風建設年”總結表彰大會,對工作成效明顯、成果突出的鄉鎮、部門和單位予以通報表彰;對工作開展不力、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予以通報批評;對開展“政風建設年”實踐中獲得的成功做法,加以總結提煉,并予以制度化,為建立政風建設的長效機制提供制度保證。

七、工作要求

各鄉鎮、各部門、有關單位主要領導作為政風建設第一責任人,要高度重視“政風建設年”工作,將其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籌劃、抓緊抓實,確?!罢L建設年”各項工作取得實效。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各級干部和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自覺抵制歪風邪氣的能力,增強為企業和群眾服務的能力,增強執行縣委、縣政府決策的能力。要有效發揮輿論監督作用,強化導向,弘揚正風,鞭笞歪風,形成全縣上下關注、支持、參與政風建設工作的濃厚氛圍??h政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科學設定政風建設考核指標,將政風建設考核納入目標管理考核、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將考核結果作為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要堅持集中整治與規范管理并重原則,在整治政風建設存在突出問題的同時,加強制度建設,規范日常監督管理,建立和完善長效管理機制,鞏固政風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