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方案
導語: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加快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普及,全面提升科學施肥水平,組織實施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充分發揮政策效應,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年全國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實施指導意見〉的通知》(農辦財號)和《農業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年全國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方案〉的通知》(農辦農號)精神,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要推動內涵上的深化和外延上的擴展。在完成"測土、配方"階段性任務的同時,大力開展施肥指導服務,推動工作重心由室內(化驗室)向室外(田間)轉變、由項目實施向生產指導轉變、由試點示范向"整建制"推進轉變,堅持"增產、經濟、環保"施肥的理念,以普及行動和示范鄉鎮創建為"手",以服務生產服務農民、深入推進科學施肥為中心任務,以技術推廣普及為重點,加快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成果轉化和應用,切實提高技術到位率和覆蓋率,著力解決不合理施肥和過量施肥問題,不斷提升科學施肥水平,努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二、目標任務
(一)目標
1、全縣免費為10.5萬農戶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總面積達到149.2萬畝,畝節本增效30元以上。
2、在溫圳鎮實現整鄉推進,全縣其它地區實現張公鎮牛溪村等78個村整村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逐步實現全縣域內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
3、在張公鎮(水稻)、梅莊鎮(芝麻)、羅溪鎮(油菜)等三個糧棉油高產創建項目示范區實現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全覆蓋。
4、在溫圳鎮、張公鎮各建立1個測土配方施肥萬畝示范區,全縣210個村建成村級示范方,并將測土信息和施肥方案上墻公示。
5、為高產創建示范戶、種植大戶、科技示范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供全程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指導服務。
(二)任務
1、采集并分析化驗300個土壤和植株樣品;
2、建設土壤肥力定位監測和測土配方施肥肥效監測點各5個;
3、完善測土配方施肥數據庫;
4、對全縣農民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指導服務;
5、完成肥效試驗5個,田間示范試驗15個;
6、在210個村建成村級示范方,并將測土信息和施肥方案上墻公示;
7、推進"觸摸屏"進店,在2個配方肥經銷網點設置觸摸屏,農民通過"觸摸屏"查詢土壤養分狀況和作物施肥指導方案,根據推薦方案選肥、配肥、施肥。
三、基本情況
地處省中部偏北鄱陽湖南岸,撫、信兩河下游之間,自北向南插入縣境內,屬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陽光充足,無霜期長,全縣土地總面積197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3.4萬畝,其中水田面積58.5萬畝,主要農作物是水稻、花生、芝麻、油菜等。據2009年年報統計,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213.2萬畝,其中稻谷播種面積115畝,平均播面單產400公斤,總產46萬噸。全縣現有總人口79.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66.5萬人,農民人均純收人6980.3元。
我縣自2005年被列為全國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縣以來,已經累計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03.2萬畝。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區平均畝產431.2公斤,比常規施肥區畝產408.5公斤畝增產了22.7公斤,總增產達到9.15萬噸,畝增收節支平均39.4元,總增收節支達到15886.08萬元。同時,建設了完善的土肥檢測室,構筑了以縣土肥站為龍頭的縣、鄉土肥技術服務體系。科學施肥技術進一步普及,農民施肥觀念初步轉變,為保障我縣糧食生產穩步增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四、資金補貼內容和標準
補貼資金主要用于田間示范展示、技術指導、培訓宣傳、配方制定、配肥供肥服務、補充試驗、土樣采集與化驗、效果評價等。具體補貼內容及標準如下(詳見附件1):
1、取土測土補貼。主要用于劃分取樣單元、采集土壤樣品、分析化驗和野外及農戶施肥情況調查等費用。具體為:采集土壤樣品及調查0.75萬元、分析化驗1.5萬元,共2.25萬元。
2、配方施肥補貼。主要用于田間肥效試驗、校正肥料配方、建立施肥指標體系、制定農民施肥指導方案及宣傳培訓、發放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建立農戶施肥情況觀測點等。具體為:田間示范試驗3萬元、肥效驗證試驗2.5萬元、施肥指導及宣傳培訓17.65萬元,共23.15萬元。
3、數據庫完善補貼。主要用于資料收集整理及數據庫建立,共計1萬元。
4、化驗室維護補貼。主要用于化驗室維護,儀器設備的更新。共計1萬元。
5、土壤養分和施肥情況監測補貼。主要用于土壤肥力定位監測和測土配方施肥肥效監測。土壤肥力定位監測1萬元、測土配方施肥肥效監測1萬元,共2萬元。
6、項目管理費。用于項目評估、論證、規劃編制、檢查驗收等管理支出。計0.6萬元。
五、技術路線暨工作要點
根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規范》,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統籌協調、創新發展"的原則,按照整村、整鄉鎮等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總體要求,年工作要點是強化成果應用和技術普及,著
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動。
工作重點是:強化推進科學施肥技術進村入戶到田,探索整村整鄉等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有效模式和工作機制,建立和完善科學施肥指標體系,提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和到位率。
1、開展整建制推進。因地制宜建立示范推廣整村、整鄉等整建制推進測土配方施肥的有效模式和工作機制。建立"定地、定時、定作物、定化肥量"的科學施肥示范區,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提高肥料利用率。通過樹立示范典型、探索服務模式、創新工作機制,切實提高農民科學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效率。
2、狠抓"配方肥"下地。加快構建配方肥產供施網絡,逐步形成以科學配方引導肥料生產、以連鎖配送方便農民購肥、以規范服務指導農民施肥的機制。引導建立鄉村配肥站點,向農民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配肥供肥服務,指導農民科學施用摻混式配方肥。省農業廳負責科學制定并區域性的作物施肥配方信息,引導企業按方生產??h級農業部門及時面向農民的施肥配方信息,因地、因時、因苗制定科學施肥技術方案,對"大配方"進行"小調整"技術指導,促進農民按方施肥。
3、強化"示范片"到村。結合本地作物種類、土壤類型、耕作制度等,合理布局示范地點,細化示范片建設內容,以科學施肥技術為核心,配套農藝農機措施,實現高產高效和經濟環保的目的。村級示范片要做到"四有",即:有包片指導專家、有科技示范戶、有示范對比田、有醒目標示牌,其中標牌要明確標明作物品種、目標產量、施肥結構、施肥數量、施肥時期、施肥方式。
4、強化"培訓班"進田。千方百計推進科學施肥技術進村入戶到田,結合村級示范片建設,舉辦農民田間學校和現場觀摩活動,在關鍵農時季節,開展田間巡回指導和現場指導服務,加強田間實際操作技能和肥水管理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學施肥技術水平。加強對肥料經銷商、農技人員和科技示范戶的技術培訓,提高技術服務水平。
5、強化"建議卡"上墻。結合當地實際,采取適合農村、貼近農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普及工作。在村民集中活動場所和肥料經銷網點,積極推進測土配方信息、施肥指導方案和科普標語上墻,方便農民了解掌握科學施肥知識,直接"按方"購肥施肥。
6、推進"觸摸屏"進店。開發利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咨詢系統,在配方肥經銷網點設置觸摸屏,農民通過"觸摸屏"查詢土壤養分狀況和作物施肥指導方案,根據推薦方案選肥、配肥、施肥。同時,積極發揮配方師坐堂門診和現場咨詢作用。
7、加強"信息宣傳"引導。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廣泛進行宣傳培訓,增強農民科學施肥意識,豐富科學施肥知識,提高科學施肥技能,營造科學施肥氛圍,爭取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
8、加強"基礎工作"支撐。開展個性化測土服務,免費接受農民主動送樣測試,滿足農民個性化測土服務需求。實行縣域周期性測土,每年原點周期性采集分析耕層土樣300個以上。根據需要因地制宜開展補充性肥料田間試驗,優化施肥結構與運籌比例。建立完善施肥指標體系,做好化驗室維護及數據庫管理,科學制定施肥配方和施肥指導方案。
六、實施地點及規模
根據我縣土壤分布特點和糧食生產布局,該項目擬在溫圳鎮等21個鄉鎮的263個行政村實施,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49.2萬畝,其中:水稻115萬畝、果樹5.2萬畝、油菜11萬畝、其它作物18萬畝(具體分布詳見附件2)。
七、組織管理與項目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h農業局將會同縣財政局及時組織編制實施方案,成立以分管縣長萬利平為組長,農業局和財政局負責人為副組長,農業局分管局長和土肥站站長等為成員的項目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土肥站長同志任辦公室主任,負責項目的組織協調、管理指導和督促檢查等工作。同時成立以土肥站長為組長,農技站、植保站、種子站、經作站為成員的技術指導小組,負責項目技術指導工作。各項目鄉鎮也要成立相應機構。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做好工作組織、監督檢查和驗收管理,搞好溝通協調,整合各方力量,創新工作機制,大力推進整村整鄉等整建制實施。
(二)強化專業隊伍。按照項目實施的基本要求,采取有力措施,穩定技術隊伍,充實人員力量,改善服務手段。做到縣有土壤肥料技術推廣機構,鄉(鎮)有土壤肥料技術推廣員,采取多形式多層次開展培訓,不斷更新技術知識,提高業務素質,增強服務能力;建立一個縣級標準化驗室,構建面向農民的技術服務網絡,為全面深入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提供堅強技術支撐。
(三)規范項目實施。嚴格按照技術規范和工作方案,組織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在測土化驗、試驗示范等基礎工作中,保質保量完成項目任務。突出工作重心,深入探索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入戶到田的長效機制和整建制推進的有效模式和工作機制。加強測土配方施肥展示、示范、培訓和宣傳,強化農藝農機結合、有機無機配套、基肥追肥統籌,切實減少不合理過量施肥現象,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四)加強資金監管。嚴格按照資金管理要求,本著資金與任務相匹配的原則,加強資金監管,規范使用行為,嚴禁截留挪用和超范圍支出,會計科目設置務必按財務規定執行。財政部門要加強指導和監管項目資金合理合規使用。
(五)加強監督檢查。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和項目合同,加強項目檢查指導,及時掌握項目任務落實、資金使用、工作進度、效果評價等情況。加強項目考核,完善考核辦法和獎懲機制,把農民滿意度、技術普及率和配方施肥到田率作為重要的考核內容。農業部門要加強肥料質量監管,特別要注重對配方肥定點加工企業的監督,建立配方肥質量追溯制度,保護農民的切身利益。
- 上一篇:區長在分管部門專題會發言
- 下一篇:燃氣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