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審批及電子監控方案

時間:2022-05-23 05:35:00

導語:網絡審批及電子監控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網絡審批及電子監控方案

為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市全面推行網上審批及電子監察工作方案的通知》(府辦〔〕191號)文件精神,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構建便民、協調、快速的審批運行機制,結合全市統一工作部署,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項目為基礎,以規范行政審批行為為重點,以推進政務公開和加強監督檢查為抓手,認真貫徹實施行政許可法,深入推進我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實施行政審批項目網上辦理及電子監察,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轉變審批方式,提高審批效率,努力預防和治理行政審批工作中的腐敗問題,切實推進法治、服務、責任和效能政府建設,促進我區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基本原則

(一)依法原則

要按照《行政許可法》要求,依法進行審批項目清理和分類,優化流程設置,規范運作程序,使行政審批權力授予有據、運作有規、監督有效。

(二)高效原則

要在堅持質量第一的基礎上,以效率為標尺,簡化審批程序,削減多余環節,縮短審批時限,實現審批再次提速。

(三)創新原則

要勇于突破舊體制、舊制度的束縛,在科學理順部門權責關系基礎上,創新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進一步提高多部門聯動審批運作效率,降低行政運行成本。

(四)便民原則

要以便民服務為工作理念,簡化前置材料、推行表格式文本,提供多渠道審批申請方式,增強審批過程透明度,為企業、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

(五)公開原則

要將辦事指南、服務項目、服務對象、辦事手續、辦事時限、審批結果等在網上進行公開,提供相關材料和表格下載功能,申請人可以查詢審批項目的進度及結果;同時將審批的資料和審批的過程通過電子監察系統向監察部門公開,接受行政監察。

三、工作目標

(一)總體工作目標

1、全區所有行政審批職能部門按照“窗口統一受理、審批網上辦公、門戶網站”的模式,全面開展網上審批工作,推行網上受理、網上預審和電子監察工作,鼓勵具備條件的行政審批項目全程網上審批,逐步實現所有行政審批項目全程網上辦理。

2、建立行政審批證照批文共享數據庫,優化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程度,推行行政審批文書檔案電子化工作,提高行政審批項目政府信息公開力度。

3、建立區行政審批管理中心,完善電子監察管理辦法,制定自建網上審批系統建設規范及數據交換標準,實現對行政審批過程的全程跟蹤和監察、督辦。

(二)年工作目標

1、對各部門審批項目進行清理,實行編碼管理,完成上網審批項目的審核確認工作,并分批次逐步上網審批。

2、完成上網審批項目的審批流程梳理和優化確認工作,并部署到網上審批系統。

3、確定為第一批次網上審批的項目,一律通過政務外網,在市級統一部署的網上審批辦公系統中審批辦理。

四、實現方式

網上審批采取“統一受理、統籌協調、規范審批、限時辦結、資源共享”的辦法,為申請人提供業務辦理和查詢等優質的前臺服務(包括網上虛擬大廳和統一對外辦事窗口);以全程自動化的網上審批辦公系統為各行政審批部門提供電子化的業務處理平臺。同時,自動接受電子監察,保障行政權力的依法運行。

(一)受理

網上審批系統為行政管理相對人提供網上申報和窗口申報兩種模式。在建設網上虛擬辦事服務大廳的同時,推行各部門“統一受理窗口”制度:一是網上申報。申請人通過互聯網登陸區級網上審批門戶網站的虛擬辦事服務大廳,在線填寫申請表單,報送行政審批申請材料。二是窗口受理。申請人到各行政審批部門的受理窗口,遞交需要行政審批的相關材料。窗口工作人員當天將有關信息和材料錄入網上審批辦公系統,審批人員根據電子材料進行審批。對于無法電子化的申請材料,可以采取紙質材料跟隨網上審批流程同步流轉的方式進行審批。審批部門接收申請人的申報材料后,應向申請人出具《接件憑證》并在當場或者在5個工作日內書面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審批部門要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要求出具《受理通知書》或《不予受理通知書》等文書。

(二)審批

各行政審批部門受理審批業務后,采用網上審批辦公系統進行審批。申報材料采用紙質材料流轉和電子文檔流轉并存的方式,具體采用何種形式,由各部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審批業務的受理、退(補)件、承辦、批準、辦結、送達等所有流程環節的審批意見均要簽署在系統中。系統對每筆業務的處理過程提供詳盡記錄,包括申請人信息、經辦人信息、收文信息、發文信息、回執信息、數據交換信息等,使網上審批的整個過程處于實時動態管理之中,有效避免審批服務隨意性。聽證、招標、拍賣、檢驗、檢測、檢疫、鑒定和專家評審等審批過程中依法需要的一些“特殊程序”環節不計入辦理時限,但應將所需時間書面告知申請人。同時,設置回退機制,環環相扣,逐級把關。各單位負責審批工作的承辦人員、科(室)負責人、分管領導應運用網上審批辦公系統,審查相關材料,履行相應職責。需要核對或提供原始材料的,審批機關在預審后通知辦事公眾和企業提供原始材料。

(三)信息公開

對各單位保留的審批項目,要按照項目名稱、頒發的證件及有效期、審批類型及法律效力、設定依據、審批條件、申請資料、審批受理機構及地點、審批決定機關、審批程序、審批時限、審批收費、審批表格、年審或年檢、受理咨詢與投訴的機構和電話等要素進行規范,在區級平臺的網上虛擬辦事服務大廳提供各審批項目的相關信息、材料和表格下載服務;申請人可以憑賬號登錄審批系統查詢所申辦審批項目的辦理進度及結果。

(四)電子監察

市電子監察系統具備實時監控、預警糾錯、績效測評、信息服務、投訴處理等功能,將監督關口前移,從事前的政務公開,到事中的預警糾錯、實時監察、績效評估、聯審監督、專題監察,到事后的投訴舉報、質量反饋等,實行全面全程的監督監察。對即將到期的審批項目,設置同步預警糾錯功能,系統自動發出預警信息,提示承辦人加快辦理;對超時審批項目,發出紅、黃牌警告;對違反程序或手續不全等審批項目,發出異常預警,提示承辦人立即改正,預防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發生。

(五)數據交換

使用市級網上審批辦公系統的審批部門,數據自動傳送至市電子監察系統;使用自建系統進行審批的部門,應根據市電子監察數據交換標準開發接口進行數據交換。每日將有關數據通過政務外網或金宏網交換到市電子監察系統。

五、推動步驟和具體時限

(一)成立工作機構(月30日前)

成立全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暨網上審批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全區網上審批工作聯絡員隊伍,夯實工作基礎。

(二)初步確定網上審批項目清單(5月31日前)

區政府法制辦根據前期工作基礎,結合年行政審批改革工作實際,初步擬定全區網上審批項目清單。

(三)召開全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暨網上審批工作領導小組會議(6月10日前)

在完成網上審批項目清單的基礎上,召開第一次行政審批改革暨網上審批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明確工作部署。

(四)部門核定上網審批項目(6月30日前)

對各部門所有審批項目,按照“上網審批為原則,不上網審批為例外”的原則,對照區政府法制辦初步確定的網上審批項目清單,結合政府機構改革職能調整,進行逐一核定,分為A、B、C、D四檔進行梳理(涉及保密信息的項目一律不上網辦理)。立即上網審批項目按全區統一部署的時間要求實現網上審批,并實行統一編號管理,上網公示和運行;延期上網審批項目必須說明原因和上網審批的時間安排表,報區審改辦審核和備案。

(五)梳理、優化上網審批項目的流程(7月31日前)

各部門對于確定需要上網審批的項目,應逐個明確審批項目辦理流程圖,并按有關要求做好審批項目調研表的填寫報送工作。行政審批服務項目如包含多個不同審批階段(如:登記、變更、備案、年檢等)的,應細分各審批項目,分別明確審批依據、申辦材料、辦事流程、承諾時限、收費標準等,以方便群眾辦事。對行政審批服務項目的申報材料應進行逐一審核,凡是能簡化為表格式的,盡量簡化為表格式,凡是法律、法規沒有依據的前置材料一律取消,并提供有關申報材料以便申報人在線下載。

(六)審批項目錄入(8月10日前)

由軟件開發公司及時將確定上網審批的項目和流程圖部署到網上審批辦公系統,并將審批依據、審批流程、審批時限、收費標準等上網公示,提供審批表格在線下載。

(七)網上審批推進(8月31日前)

組織培訓并派發各審批用戶的登錄名和密碼。系統啟用后,凡是納入網上審批系統的項目,所有新受理的行政審批項目都要通過政務外網審批,逐步由窗口受理并核對材料→網上辦理→窗口發證的模式過渡到網上受理→網上預審→窗口核對材料并發證的模式,最終實現網上受理→網上核對材料→網上審批→網上發證的全程網上審批模式,并接受電子監察。

六、具體任務分工

(一)區各行政審批部門

對本部門行政審批項目進行梳理和規范;按區法制辦要求,組織完成本區需增減、調整或拆分項目的審查、公示工作,督促規范辦事流程;加強市、區兩級審批單位共同審查項目在辦理環節和辦理時限上的銜接,相關審查意見和送審材料必須報區審改辦,由區審改辦和相關法制單位確認后方可正式生效,確認后的項目應以正式文件報法制辦和區效能辦備案;制定本單位網上辦理項目的有關信息,為網上審批系統提供技術參數;建立行政審批統一受理窗口;優化審批流程,完善并聯審批,推行全程網上審批;對審批程序和文書格式進行規范;加強本部門的電子監察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處理;負責本部門網上辦理項目信息的審核和日常更新維護,根據最新要求及時修改、調整相應信息;配合項目承建方和有關部門的需求分析調查、調研,組織所有相關人員參加操作培訓;購置必要的電腦、打印機、掃描儀等設備。

(二)區法制辦

負責對行政審批項目進行規范和審核,提出納入網上審批及電子監察的項目目錄和工作意見(涉及保密信息的項目一律不上網辦理)。按照行政許可法的規定,審核確認各項目的執法依據、審批條件、審批流程、時限、權限、表格等要素和行政審批過程的文書格式。同時,將全區審批項目統計表、區各單位組織機構代碼一覽表、區各單位審批項目明細、各審批項目辦理流程圖等報市效能辦備案。

(三)區效能辦

負責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的協調工作,督促系統運行目標推進,組織協調本區各行政審批部門,協助系統開發單位深圳太極軟件公司做好審批項目調研資料收集和項目定制工作。負責網上審批的電子監察工作,通過電子監察軟件系統對行政審批項目的受理、承辦、批準、辦結和告知等環節進行全程監控,及時發現和糾正違規審批行為,并按照有關規定對違規問題在電子監察系統中進行查處;擬定網上在線辦理的公示、管理、監察、獎懲制度。

(四)區政務信息中心

負責系統有關技術層面實施的組織工作,擬定技術規范和管理制度。結合本區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聯網方案,完成相關網絡建設及調整工作,保證區屬單位與區級網絡通道、區級網絡與市級網絡通道的暢通,保證市政務外網必須鋪設到區內計劃使用市網上審批系統和電子監察系統進行操作的工作人員桌面。負責網上審批和電子監察系統的技術維護和軟件升級工作,負責網上辦事數據資源的整合維護工作和數據交換工作,保障網上虛擬服務大廳、審批平臺系統、審批網絡的安全和穩定運行。會同各部門操作人員培訓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部門要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感和大局觀念,把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作為事關全區發展大局的大事來抓,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同時指定分管領導具體負責、負責審批業務的科室指定專人配合。

(二)狠抓工作落實

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工作,進一步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及時梳理審批項目及流程。要按照各階段的具體任務、工作目標和完成時限抓好落實。

(三)嚴肅工作紀律

各部門要積極配合、主動參與,形成工作合力。對在改革工作中不配合,相互推諉扯皮、消極應對、影響審改進程的人和事,效能機關要嚴肅紀律,及時查處,堅決糾正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確保全面實施網上行政審批工作落到實處。

(四)加強宣傳培訓

要重點培訓企業熟練運用網上辦事大廳進行申報;廣泛宣傳,引導廣大群眾正確運用網上在線辦理服務平臺;培訓各部門審批工作人員熟練使用網上在線辦理服務系統進行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