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政辦城市管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05-29 03:28:00
導語:區政辦城市管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提高轄區城市管理上水平,創建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格局,按照全區城管工作“精細管理年”的總體部署和要求,根據區政府《關于建立長效機制加強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見》的精神,結合我轄區工作實際,經研究,特制定路街道城市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如下:
一、城市管理工作的總體目標
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誰轄區、誰負責的工作要求,把守土有責、協調各方的工作理念納入社區城管工作之中,通過建章立制,明確各社區城市管理區域和城管工作主體地位,細化衛生保潔員日常工作考核標準、建立日常工作機制,理順街道、社區與物業的城管工作職責,實施城管精細管理,衛生保潔精掃細清,城管工作精益求精,建全街道、社區城管工作制度,明確各自城管任務,建立上下貫通、相互支持配合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格局,營造整潔有序、運轉良好,生態文明的城區環境。
二、明確社區城管工作主體,確立社區城管目標任務
1、以社區居委會“四自”為基點,(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切實將系統的城市管理工作納入社區工作重中之重,把城管工作列入社區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社區指定一名副職以上領導為具體責任人的工作機制,以實現“橫到邊,縱到底,無縫隙、全覆蓋”的工作目標,按照統一領導、權責分明、條塊結合、以快為主的布局,辦事處對全轄區城管工作進行總協調,總部署、總監督,各社區與本轄區內的單位、個體業戶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明確責任到戶(到人)。
2、各社區針對本轄區特點和城市管理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精細化管理的標準和要求,采取多種有力措施,建立長效機制,聯動管理,成立社區城管工作領導小組,社區干部分片包樓院,組建以社區干部、保潔員和社區骨干為成員的日清保潔隊伍,劃分保潔員包干責任區、建立對保潔員的日常監督、周小結、月考核的工作機制,推行樓院信息員監督舉報獎懲機制,適時組建社區動態的保潔骨干隊伍和人員配備,全力做好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
3、街道負責對轄區內環境衛生管理責任區劃片明確,即建立社區分類別管理制度責任制,明確社區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管責任人,保潔人員為直接責任人的工作責任追究制。
4、社區城管工作組織要健全;有城市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有計劃,有總結,有日、周、月考核檔案記錄;
5、社區居委會要時常發動居民群眾開展城市管理宣傳教育,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營造住在樓院中、衛生靠大家的生活理念,教化優良民風,秉承有序管理,時常組織衛生整治、健康教育、社區衛生服務等活動,有檔案資料并有宣傳欄;
6、各社區針對轄區內居民群眾的各種動態要求和反映,要提早發現,切實做到在社區中排查,在社區中調處,在社區中化解,尤其針對環境衛生、亂貼亂畫、亂搭亂建;水、電、氣、熱、污水冒溢、房屋維修、要求拆遷等問題,明確以社區為上述工作主體;當樓院內外條件具備時,在集中民意的同時,社區干部要及時與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對接、積極穩妥地推進解決;其中對各樓院具備條件的水、電、氣、熱等工程項目在推進前要以書面的形式報告到街道城管科以示備案;(社區對個別疑難問題協調不了的,及時報告街道,由街、區協調)對樓院內外條件不具備施工的項目,社區干部要及時向群眾說清楚,迅速做好居民群眾思想“疏導”工作,尤其要做好正面的輿論導向和宣傳,以消除社區內的不穩定因素;對不屬于社區職責范圍的城市管理即時發現的問題,在做好居民群眾思想“疏導”工作的同時,及時向街道城管科反映,同時用“抄告”的方式向有關責任單位告知。
7、各社區對在防汛、抗震救災、危樓房及等緊急情況時,要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并在做好穩定工作的同時、迅速向城管科電話報告。
8、街道建立特殊情況應急預案。街道成立應急分隊,處理應急事件,啟動城管應急預案,調動應急隊伍,保證環境衛生不擾民,使城管工作無盲點。
三、完善“城管進社區”工作標準
1.社區環境
①社區成立保潔隊伍,并有一名社區領導干部擔任組長。每天對環境衛生日產日清。
②社區建立環境管理制度、措施要切實,環境要整潔。城區居民樓院、村改居社區內無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貼亂畫、亂倒垃圾等現象,排水溝內無雜物淤積;草坪、花園、綠化帶無雜物、無死樹枯枝;樓梯內扶手、門窗、照明等設施完好整潔。
環境衛生設施完善、清潔,垃圾容器設置合理、外觀整潔;垃圾密閉收集運輸,日產日清,無暴露、積存和落地垃圾,無衛生死角。
社區居民樓院垃圾每天收集三次:第一次早晨7點結束,第二次上午9點-11點,第三次下午1點-3點;村改居社區(城鄉結合部)每天清理兩次,分別在上午9點和下午3點前完成。均按照要求將垃圾運送到垃圾轉運站或收集點。
③村改居社區主要街道無亂堆亂放、散養家禽、家畜。管理好垃圾容器和垃圾點,無積存的建筑和生活垃圾。
④居民公廁清潔、衛生,化糞池封閉,無糞便積存、尿垢,防蠅設施齊全,室內外廁體符合標準和衛生要求,下水道通暢。村改居社區居民戶使用衛生廁所。
5、社區要建立征收衛生費收繳臺賬,收繳率要達90%以上,按收支兩條線運用。
2、社區背街小巷管理
①堅持每日清掃,街巷兩側無積存的建筑和生活垃圾;無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貼亂畫;垃圾筒、箱設置合理整潔,無散放垃圾;
②街巷路面硬化、無明顯坑窩、積水;排水設施完善,排水溝內無雜物、垃圾;
③社區內的公共廁所要及時清掃、保持整潔,并定時消殺,無亂貼亂畫,防蠅設施齊全;
④遇電力、供熱、通信、自來水等市政設施施工需要挖掘路街巷路面時,由辦事處協調有關部門審批、由社區監督恢復和竣工驗收;由有關職能部門負責樹木砍伐遷移及占用綠地的審批與管理,戶外廣告的初審與管理。
3、對九小場所簽訂責任協議落實
各社區以城管下發的責任書與轄區企事業單位、商業網點、個體經營業戶簽定“門前三包”責任書,簽約率達90%以上,并將責任落實到位,做到無亂堆亂放、亂倒垃圾、亂貼亂畫等現象,并保持整潔;院內無積存垃圾和衛生死角,并保持院內環境衛生、綠地整潔,無垃圾和樹掛、無死樹枯枝;除“四害”設施齊全有效,無“四害”孳生地。
4、除害防病工作
一是堅持以環境治理為主的綜合防治方針,有除“四害”年度計劃、總結,措施落實。
二是滅鼠設施規范,科學合理用藥,不使用國家禁用藥物;城區居民樓院、村改居社區內無“四害”孳生地,無衛生死角,“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
5建立社區劃片管理制度。根據轄區內各社區管理居民的范圍、特點,按照有無物業管理、是否封閉、所占比例劃分社區片區,分類管理考核。主要分有或無物業社區、居民樓院、城中村社區及村改居社區,針對不同社區的不同情況,因地制宜的實施管理,根據其特點,有物業社區的管理由物業公司負責,社區干部及骨干予以協助;無物業社區居民樓院、城中村有社區干部、保潔人員和社區骨干負責;村改居社區由各自村委會負責。辦事處安排部分保潔員對轄區公共部位全天保潔。
6、建立特殊情況應急預案。成立應急分隊,處理應急事件,啟動城管應急預案,調動應急隊伍,保證環境衛生,使清掃保潔作業上無盲點。
四、強化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組織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路街道城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織、協調城管工作的推進,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街道城管科,具體負責城管工作的指導、協調。辦事處配備一部車輛,不定時的對各社區樓院衛生文字影像監督。各社區要成立城管領導機構,指定一名副主任以上的領導,具體負責轄區內的城管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和考核落實等工作。
2、加強組織人員配備。街道招聘一定數量的公益性崗位衛生保潔人員,根據各社區的工作量,進入有關社區清理環境衛生;保潔員的人事、工資、聘用或解聘由街道負責;進入社區的衛生保潔員的日常工作考核由所在的社區負責,日常工作考核分數按月由街道和社區50%加權,實行街道、社區雙重管理。保潔人員使用的必備工具按期定時到街道城管科領取,城管科建立收發臺賬。
3、強化體制保障。一是調整管理體制。建立街道城市管理例會制度,通報各社區城管開展情況,解決有關實際問題,進一步完善“城管進社區”模式。二是健全工作制度。結合區城管辦的有關文件,制定社區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標準及考核扣分細則。制定公益性崗位衛生保潔員進社區日常考核扣分細則。
4、細化社區職責。各社區按照網格化分工,社區所有干部每人承包片區樓院、道路等,對轄區內的街道、樓院的環境衛生、生活垃圾、亂堆亂放、亂貼亂畫、樓道小廣告、樹掛等嚴重影響社區環境的問題,積極組織整治;積極推行“城中村”社區生活垃圾的有償代運模式,“城中村”的社區要按照區域劃分進行綜合整治;有物業管理的社區,社區居委會要積極配合、協助物業積極做好樓院、小區的衛生環境整治等工作。
5、各社區分管城管工作的干部、社區保潔員、袋裝垃圾工要時刻保持通信暢通,在保潔工作中要相互配合,積極支持,以相互配合為榮,對不團結在考核中扣分。
6、嚴格考核獎懲。建立五級獎懲機制。對城管工作人員、社區分管主任、物業經理、衛生保潔員員、袋裝垃圾工實施獎懲制度,設置專項獎懲基金,由街道城管科牽頭,按照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通過日巡查、周小結、月考核三種層級考核形式進行考核,調動工作人員積極性。對不合格的社區、物業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不合格的公益性崗位衛生保潔員員、袋裝垃圾工予以辭退,對造成嚴重影響的追究有關責任人責任。
- 上一篇:風景區旅游節慶部署問題
- 下一篇:書記在創業型城市工作會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