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橋地段治理方案

時間:2022-05-30 11:24:00

導語:河橋地段治理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河橋地段治理方案

河綜合治理工程是省委、省政府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所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全省“十二五”發展規劃的一項重要內容。河段的綜合治理,對改善我區北部區域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加快推進國際化大都市東部新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根據《省河全線整治規劃及實施方案》、《河段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及2012年1月26日市政府專題會議的要求,為改善河段環境面貌,充分發揮河在生態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落實我區河整治建設任務,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位置和范圍

河段綜合治理項目西起河入口,北至河,南沿鐵路北環線向東順水西路、耿路至與高陵區界,東西長約6.4公里,南北跨度1.5公里,總共占地面積約為9平方公里(13500畝土地)。

二、指導思想與實施原則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結合我區河沿岸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統籌規劃、科學布局、合理開發,全面推進河防洪保安、生態治理、水污染防治建設,盡快提高河防洪能力,帶動沿線經濟快速發展。

(二)實施原則:該項目作為綜合治理項目,要統籌考慮河道整治、環境保護、產業發展、景觀建設和道路交通等因素,結合城鄉現狀和區域發展差異,把城鄉防洪安全放在首位,把平衡投入產出作為重要考量,把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承載力作為抓手,把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培育我區新的經濟增長極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作為最終目標,立足實際、著眼長遠、統一規劃、科學合理確定項目各個階段的實施重點,逐步分期穩步組織實施。

三、主要內容和目標任務

河段綜合整治工作,以“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為建設目標,經過整治,將建成堤頂49米寬河堤防,并形成堤頂交通通道,堤外形成200米寬綠色景觀長廊,堤內形成6900畝自然生態景觀灘地,沿河大堤以南1.5公里控制區形成新的經濟產業帶,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備、效益明顯的河防洪保安、生態環境及水污染防治體系,把該區域打造成我區防洪安瀾的堅實屏障、綠色環保的景觀長廊、區域經濟的產業集群。

根據《河段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河綜合整治工程五大建設任務,即“加寬河堤、疏浚河道、整治河灘、綠化堤外、水質達標”,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我區河段綜合治理項目建設內容為四大板塊,即河道清障開發工程、堤防加寬培厚工程、林帶綠化提升工程、土地儲備和開發建設工作。其具體為:

(一)河道清障開發工程:按照河河勢特性,穩定中、小洪水主槽流路,逐步實現河灘地退耕,綜合開發利用河道灘岸資源。通過整治,完成河大堤以北河道內灘區的清障整理6900畝,清除河道內違章設施,整理坑洼不平灘面,清除灘面雜草、垃圾,停止耕種秋涼作物,栽植適生草皮綠化近堤灘面,固沙固土保持河道整潔衛生,規范采砂行為,全部徹底清除河道砂堆和采砂置留障礙物。

同時按照防洪要求,新增水體生態監測斷面2處,建設管理設施1處。結合河道水景觀、灘區綠地,建設生態濕地1處。充分開發建設以濕地為主的河道灘面,實現自然河流景觀為主、人工景觀點綴、自然水體與景觀湖面相映襯、河水四季清新怡人的又一靚麗的風景線。

(二)堤防加寬培厚工程:該工程起點為河入口,終點為與高陵交界處,河堤長度5.752公里,按照300年一遇的堤防設防標準,建設堤頂寬度49米寬,行車道15米寬的濱河景觀大道。堤防迎水坡均采用格賓石籠覆土種草防護,坡比1∶3,背水坡均采用草皮護坡,坡比1∶3,局部彎曲堤線順直等為重點,計劃投資2.2億元,完成該段堤防加高培厚、迎水坡防護、河堤雁翅壩(77座)砌筑;以堤防為基礎,堤頂布設49米寬濱河景觀大道,統一按照二級公路標準建設,形成堤防防險、景觀道路、綠化提升相結合的基礎設施環境,服務于沿岸經濟社會發展。

(三)林帶綠化提升工程:在項目區內的河大堤背水側向南200米護堤地內,設計實施經濟林和防護林相結合的林帶綠化景觀工程,修建景觀公園2處,建設部分集健身、休閑、旅游、文化、生態主題為一體的濱河公園及生態濕地,凈化和改善水生態環境,形成特色鮮明、具有一定文化品味的綠色長廊。

(四)土地儲備和開發建設工作:做好項目區河大堤以南1500米區域的現狀摸底調查、土地測量等工作,依照總體要求做好該區域的規劃調整、土地性質變更、土地確權及儲備等工作。充分利用該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立足高標準、高檔次,策劃包裝一批以高檔房產、休閑會所、文化旅游、餐飲娛樂等為主體的現代服務業項目,打造乃至西北地區一流的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國際化休閑娛樂中心,形成我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四、項目的實施步驟

根據以上目標任務與市級相關部門對河建設任務的分解,我區將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實施,各街辦、各部門要通力協作,整合區域資源,加快各板塊工程實施和開發建設步伐:2012年-2013年重點開展防洪工程、河道清障整理工程、生態景觀提升工程建設,2012年-2015年重點開發建設1.5公里控制區,用3至5年時間達到項目區基礎設施配套基本健全、景觀提升建設基本完成、開發建設支撐項目主要建設內容完工并正常營運、區域面貌有較大提升和明顯變化。

(一)先行實施堤防加寬培厚工程。按照市政府專項會議關于由區率先啟動境內堤防整治工程的要求,由區水務局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先行啟動實施堤防加寬培厚工程。要嚴格執行工程有關招投標、監理等基本建設程序,認真落實項目法人負責制、施工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建設管理制度,嚴格按照市水利設計院的設計和施工組織要求,協同水利質檢部門切實加強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管理,并做好檔案資料的整理、歸檔等工作,確保于2012年10月底主體按時完工,2012年12月底堤防工程全部完工,同時于2012年4月開始堤頂道路及綠化施工工作,于2012年12月底完工。

(二)做好土地確權、規劃修編、工程設計及施工組織工作。由國土分局牽頭,區水務局、區北部開發辦、新合街辦配合,在現狀摸底調查的基礎上,對項目區內的國有灘涂地進行土地確權。抓好灘涂地遺留問題的解決,嚴格按照土地確權規范程序,實施確權地的回收工作,并做好確權資料的整理和歸檔,于2012年8月底完成土地確權工作。同時,協調省市國土部門做好項目區土地利用規劃的調整和建設用地的報批工作。

由紡織城綜合發展辦規劃環保局牽頭,區北部開發辦、規劃分局、國土分局、區水務局、新合街辦配合,委托設計單位按照省市河綜合治理的總體規劃和區分區規劃、新筑物流配套產業園總體規劃的要求,做好項目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規、修建性詳規的修編工作和綠化景觀林帶的規劃設計工作,于2012年8月底完成綠化景觀林帶的方案設計、招投標及施工圖設計,并盡快完成項目區總體規劃的設計和審批工作。

由區水務局牽頭、區北部開發辦配合,做好河道清障、灘涂地整理、堤防加寬培厚、堤頂路的設計及施工組織工作,于2012年7月底完成河道清障施工圖及施工組織設計工作,2012年3月底完成堤頂路施工圖及施工組織設計工作。

由區北部開發辦牽頭,各相關部門配合,按照規劃要求,做好控制區基礎設施建設的設計,并盡快開工建設主干道路,做好施工組織工作。

(三)綠化林帶提升工程、河道清障整理工程同步實施。200米綠化景觀林帶提升工程由區北部開發辦牽頭,區水務局、區農林局、區市容園林局、新合街辦配合組織實施。該項工程要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和施工組織要求,盡快組織工程實施,于2012年9月底完成工程施工招投標工作和綠化用地的租用工作,10月初全部開工,2012年3月初見成效。同時,切實加強項目工程質量監理、安全、進度管理,并做好檔案資料的整理、歸檔等工作。

河道清障整理工程由區水務局牽頭,區北部開發辦、區農林局、區市容園林局、新合街辦配合組織實施。該項工程要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和施工組織要求,于2012年8月初全部開工,12月底全部完工,確保水體生態監測斷面1處、管理設施1處與生態濕地1處于2012年年底全部完工。在質量監管方面由水利質檢部門全程監督,切實加強項目工程質量、安全、進度管理,并做好檔案資料的整理、歸檔等工作。

(四)穩步實施林帶以南1.5公里控制區土地儲備及開發建設工作。由國土分局牽頭、區北部開發辦、新合街辦配合,按照《市土地儲備條例》和《市土地儲備工作程序》,對林帶以南項目區的土地進行儲備,做好土地征收和地面附著物賠付等工作。

由區北部開發辦牽頭,各相關單位配合,按照該區域的規劃設計,強力推進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提升區域承載力。積極做好項目區招商推介,策劃系列宣傳活動,有選擇、有重點地引進實力雄厚的知名企業參與該區域的開發建設。利用河道6900畝灘涂地及13500畝開發區內的儲備地,按照對該區域的產業定位,突顯自然生態優勢,引進開發具有帶動作用的大項目,建設精品工程,提升區域品味和影響力,促進北部區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五、項目開發建設模式和資金籌措方案

(一)開發建設模式:河道清障整理工程、堤防加寬培厚工程、林帶綠化提升工程、道路基礎設施工程等以區政府為建設主體,采用融資代建模式(BT模式)實施,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均要嚴格按照工程招投標程序確定,施工過程要嚴格按照設計和規范組織施工。控制區內的開發建設采取招商引資的方式來進行。

(二)資金籌措方案:河道河堤治理、綠化景觀、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采取融資代建(BT模式)等多種方式進行;項目實施的前期土地確權、儲備、回收、整理所需資金按照市區聯合儲備的方式予以解決;規劃、設計、監理等資金由區財政撥付。項目區內招商引資項目的土地使用采用招拍掛方式進行出讓,其土地收益部分用來補償前期河道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融資代建應償還資金。同時,積極爭取市政府給予一定補助和獎勵。

六、組織領導

按照市政府要求,為加強對河段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綜合治理工作順利進行,區政府決定成立區河段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由贠笑冬同志任組長,劉軍才、劉其智、王偉、韓孝民、史曉峰、胡建華同志任副組長,區政府辦、區發改委、區監察局、區審計局、區財政局、區水務局、區農林局、區市容園林局、區經貿局、區交通運輸局、區建設和住房保障局、區安監局、區統計局、區城管執法局、區金融辦、區城改辦、區招投標辦、區北部開發辦、區統籌辦、國土資源分局、規劃分局、市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辦公室規劃環保局、環保分局、新合街道辦事處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北部開發辦,辦公室主任由杜永亮同志兼任,辦公室副主任由趙建林、劉新、陳駿同志兼任,辦公室成員從區內有關部門抽調。辦公室具體負責河段綜合治理項目的組織推進和協調等工作。

七、工作要求

(一)增強責任意識

河段綜合治理各成員單位要按照區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建立行政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為工程建設直接責任人的領導分工負責機制。要落實好各項建設任務,謀劃好各工程之間實施先后次序,積極發動社會相關組織共同參與治理,利用好各方建設資金,加強安全管理,保障工程建設秩序,形成良好的建設治理環境。

(二)規范建設行為

要加強審計監督,確保用好資金。審計部門要依法對工程項目進行審計監督,對審計中發現的問題,要依法嚴肅處理。要加強行政監察,堅決懲治腐敗。監察部門要把河綜合整治建設列為重大項目聯系工程,派專人監督管理,并加大對建設領域腐敗行為的查處力度。

(三)確保工程質量

各部門要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堅持質量責任重如泰山,切實把工程質量管理擺在建設工作的首位,加強領導,強化管理,確保工程質量萬無一失。要正確處理好建設進度與工程質量的關系,絕不能單純地為了搶時間、趕進度而放松工程質量;要正確處理好建設程序與工程質量的關系,絕不能片面地強調簡化辦事程序,而弱化甚至背離法定程序和法定部門的管理。要加強質量監督機構的監督力度,工程施工前,建設單位要到市級質量監督機構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質量監督機構要加大對工程的關鍵部位和重要環節的現場監督力度和抽查力度。

(四)確保安全度汛

在抓好工程建設的同時,要抓好汛期防汛工作,做到工程建設和防汛工作兩不誤。要嚴格執行安全度汛工作責任制,落實各項度汛措施,加強督促和檢查,確保工程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