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街道辦校園安全防范方案

時間:2022-06-02 11:57:00

導語:區街道辦校園安全防范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街道辦校園安全防范方案

近期,全國部分地區先后發生暴力傷害小學生、幼兒園兒童的惡性案件,社會影響極壞。中央、省、市、區專門作出部署。對此,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認真汲取其他地區教訓,舉一反三,立即部署,為進一步加強各項工作措施,確保我街道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師生的安全,堅決防止類似事件發生,特制訂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要把最大限度預防和避免校園(包括學校、幼兒園,下同)傷害事件發生,維護師生合法權益和良好校園秩序作為當前維護社會穩定的一項重要工作,切實發揮工作職能,強化各項工作措施,確保校園安全。

二、工作重點

校園周邊:以侵害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及搶劫搶奪團伙、傳銷團伙為打擊重點;以校園周邊治安混亂區域為整治重點;以校園密集區域以及學生、幼兒上、下學時段為巡控防范重點。

校園內部:重點抓好校園的安保力量的配備、培訓和各項內部保衛制度的健全落實;重點抓好教舍安全、食品安全、校園內部的消防、危險品等安全監管;重點抓好對師生的安全宣傳教育;重點抓好對

校園內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重點人員的管控。

社會面管控:突出刑釋解教人員、吸毒人員、精神病肇事肇禍人員、輟學無業閑散青少年、可能鋌而走險采取極端行為的人員等重點,強化管控措施。

長效機制建立:健全完善處置校園侵害事件應急處突機制。建立健全警、校聯動預防和應急處置機制。重點落實高危人員排查化解控制責任和監管責任。

三、工作措施和責任分工

派出所、邊防所、交警中隊、交通所、安監辦責任分工:

(一)全面開展學校、幼兒園安全隱患大排查

從現在開始,按照屬地管理原則,逐校、逐園細致摸排安全隱患。對存在的隱患、問題逐一列出單子,督促學校、幼兒園落實整改措施。針對護校、護園工作中存在的隱患與薄弱環節,逐一責令期限整改。

(二)強化打擊,整治力度,凈化校園周邊環境

進一步加大對校園周邊的系列整治,全面優化校園及周邊治安環境。具體工作重點是:

1、集中打擊侵害師生人身、財產安全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及搶劫搶奪、傳銷團伙。

2、集中清理整頓校門口及周邊違法違規經營的出租房、網吧、電游室、錄像廳、歌舞廳等。

3、集中整治學校門前及周邊交通秩序、亂設停車場和“黑校車”、“黑出租”攬客營運及其他危及中小學生上下學安全的問題、推進中小學智能交通管理系統的建設進程,努力減少涉及師生的交通事故。

4、集中治理校園內火險、用電、危險品和大型活動等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

(三)嚴格落實中小學校、幼兒園各項安全防范措施

1、落實“一校一警”和執勤民警實名制度。責任區內的民警要擔負起校、園上下學期間值守、看護責任。在上學、放學和下晚自習等時段實行定點值守,實行定人、定崗、定責的“三定”原則,切實落實責任制。派出所、邊防所等部門要合理調配警力,保障轄區每所中小學校、幼兒園重點時段有民警帶領聯防隊員、協勤人員上崗執勤。

2、加強聯勤聯動,在中小學校、幼兒園上學、放學期間繼續加強對學校周邊的交通秩序、治安秩序的疏導和維護,嚴防各類侵害學生人身安全的時間發生。

3、發揮警務室、治安崗亭作用,提升校園防護能力。要依托學校值班室或門衛室設立校園警務室,確定責任民警,及時處置校園周邊發生的各類治安問題。最大限度提高見警率,增強震懾力。

4、發揮民警擔任學校法制輔導員的作用,深入宣傳,提高廣大學生的法治意識、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5、督導學校建立健全保衛組織、配備專業保安力量和必要的防護裝備,加強校園內部的巡邏守護。

(四)全面開展高危人員排查、化解、管控工作

1、對刑釋解教人員、吸毒人員、精神病肇事肇禍人員、對社會不滿人員、長期沒有生活保障有仇視社會心理以及有家庭矛盾糾紛、個人訴求得不到滿足有可能鋌而走險、采取極端報復社會、制造影響的重點人員,逐一列出單子,建立基礎臺帳,加強風險評估,密切掌握動向,堅決防止發生因漏管失控導致傷害師生事件的發生。

2、要將摸排出的高危人員確定責任民警,進行疏導化解,逐人進行教育穩控,切實落實管控措施,從源頭上減少涉校違法犯罪活動的發生,堅決防止矛盾激化引發個人極端暴力事件。

3、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對摸排出的高危人員,逐一制定管控方案,逐一落實責任人員,實行動態跟蹤管控。

(五)進一步加大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危險物品管控力度

深入社區、校園及周邊區域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活動。對可能影響學校安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向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報告,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化解。

(六)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

將處置校園侵害事件納入應急處突機制,制定校園安全應急處理、現場處置等應急處置預案,固定力量,開展演練。確保一旦發生問題,能夠快速反應,第一時間響應處置、有效控制,將損失和影響降低到最小范圍。要建立長效機制,全面提升快速反應、應急處突的能力。

教委辦、街道各職能部門、各中小學校、幼兒園責任分工:

1、教委辦要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和心里疏導,邀請有關部門(人員)對師生進行專題講座,切實解決存在的實際困難,把創建“安全、和諧、文明”的校園作為第一要務抓好;要聯系各社區對所有中小學校、幼兒園迅速配備專職安保人員,配備叉子等必要的防范器械。

2、落實校園門衛查驗制度,上課期間實行校園封閉管理,嚴格外來人員準入登記制度,嚴防無關人員及社會閑教人員進入校園。組織專人開展校園內外的秩序維護。

3、落實校、園食堂、教室、宿舍的安全管理,防止發生火災、中毒以及擠壓踩踏等事故。

4、在校、園大門、圍墻、宿舍等重點部位安裝監控或警報器等報警設備,確保技防設施發揮作用。

5、落實開展內部高危人員排查、控制和自身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

6、對沒有證件、不符合要求或存在其它安全隱患的幼兒園該關停必須關停。

各社區責任分工:

1、各社區近期要每天安排一名“兩委”成員,在上、下學高峰期到學校、幼兒園值班。安排1—2名民兵或志愿者、夕陽紅人員到幼兒園進行全天值班巡邏。

2、對年齡過大、行動不便的門衛人員,立即安排撤換(年齡超過50歲的原則上要進行撤換)。

3、在轄區內進行一次大排查,特別是要對有暴力傾向、精神病人、經常酗酒鬧事、對社會不滿等人員進行摸底,加強監控,確保不出問題。

4、教育引導社區居民、學生家長增強對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其保護校園及周邊安全的積極性、主動性。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工作緊迫感和責任感

各社區、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充分認清增強校園安全保衛工作緊迫感與必要性的認識,全面提高當前安全保衛的勤務等級,充分發揮各單位的職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確保中小學校及幼兒園師生的安全,堅決杜絕此類惡性案件在我街道發生。同時,要加強敬老院、醫院等公共場所的排查力度,一并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二)強化組織領導

各社區、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是此項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強化對各項工作措施的督導落實,將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一個崗位、每一個人。對發現的問題現場辦公、現場處理、現場解決。

(三)密切協作配合。街道各職能部門要加強與教育部門、學校、幼兒園的配合協作,建立會商制度,及時通報狀況,形成工作合力,消除各類安全隱患,處置各類問題。

(四)加強督查檢查,嚴格責任追究。各職能部門要深入學校、幼兒園對各項安全保衛措施進行督導檢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嚴格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對責任不落實,導致校園發生重大安全問題的,要啟動倒查機制,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五)強化情況報送,確保信息暢通。各社區、各單位要迅速制定各自的工作方案,確定專人負責,確保各類涉校、涉生信息暢通。要加強對敵斗爭,確保發生事件不為敵對勢力所利用,全力做好護校、護園工作,為全街道師生創造一個“安全、和諧、文明、健康”的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