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藥科普宣傳工作方案

時間:2022-06-14 03:01:00

導語:中醫中藥科普宣傳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醫中藥科普宣傳工作方案

一、與日報社開展合作。

《日報》作為市委機關報,發行面廣,其宣傳報道具有很強的導向性和代表性。該報《健康視界版》注重對群眾健康的宣傳和報道,是許多讀者喜愛的好欄目。2011年市中醫藥管理辦公室與日報社合作開展以下工作:

(一)舉辦《中醫在我身邊》有獎征文活動。在全市征集以講述自己對中醫的真實經歷和親身感受,或中醫給工作和生活帶來的變化、提升等為主題的文章,征文擇優錄稿在《日報健康視界版》刊登,每周一期,每期1-2篇,全年不少于50篇。稿酬由報社按規定支付。征文活動結束后,由日報社與市中醫藥管理辦公室組織專家對優秀作品評獎。設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10名,獎品分別為由市中醫院提供的價值2000元、1000元和500元的健康卡一張。

(二)宣傳介紹名中醫藥專家?!督】狄暯绨妗烽_設《名中醫訪談錄》,每期介紹一名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名中醫藥專家,宣傳專家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內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診治經驗和感悟見解。

(三)動態報道。對涉及我市衛生事業尤其是中醫藥事業發展所開展的相關活動和重要新聞,在二版或陽光政務版面,隨時進行動態報道。全年不少于20篇。

各單位要積極發動廣大干部職工根據日報社征稿要求踴躍投稿,努力做到寓教于樂;要認真組織本單位的名中醫藥專家撰寫簡歷、臨床觀點;對本單位將要開展的有關中醫藥發展的活動及時與市中醫藥宣教中心聯系。市中醫藥宣教中心要對《中醫在我身邊》征文的科學性進行審查;要合理安排名中醫藥專家見報時間;對各單位開展的相關活動和重要新聞,要及時聯系報社采訪報道。

二、與電視臺合辦《中醫養生》欄目。

《中醫養生》圍繞不同季節、不同節氣的自然變化,闡述起居作息、飲食養生、強身進補、防病治病與護膚養顏等內容,為觀眾提供日常自保自療的養生宜忌建議。根據中國傳統養生學“天人合一”的指導思想,針對節氣變化和觀眾需求,適時順勢的安排節目內容,在系統介紹中國傳統養生文化的同時、有針對性的介紹實用養生方法。節目架構包括:(1)《中醫話養生》。邀請中醫專家針對節氣變化和觀眾需求,講解相關養生知識;(2)《我和養生》。征集觀眾的養生保健故事,或者一些偏方,讓醫生點評是否科學合理,并有針對性的提供更好的建議或方案;(3)欄目延伸。在周五或者周末對一周的養生內容進行總結,或者邀請名醫進社區,設定主題,主持人主持,中醫講解,現場互動,讓觀眾參與回答,并在答對者中進行抽獎,并將現場互動的內容轉回直播間,增加節目的影響力,提高節目收視率。

本欄目由電視臺和市中醫藥管理辦公室主辦,市中醫藥宣教中心協辦,獎品為市中醫院提供的健康卡。電視臺聯系人:衛強,聯系電話:。

三、創建中醫藥知識科普宣傳專題網頁。由市中醫藥宣教中心負責在“衛生網”中創建中醫藥文化宣傳專題網頁,開設網絡健康大講堂、中醫藥知識普及、文化宣傳等欄目,及時將《中醫在我身邊》和《中醫養生》內容發到網上。各有關單位要在已有單位主頁中增加相關中醫藥知識科普宣傳內容或創建專題網頁。

四、編撰出版市中醫中藥進萬家文化科普宣傳讀物。今年,擬翻印省中醫藥管理局編撰的《省中醫藥知識宣傳冊》三萬冊,主要在各單位開展科普講座、中醫義診等活動時免費發放。

五、開展科普講座和中醫義診活動。

各級中醫院每年要開展不少于300人參加的中醫藥科普講座至少五場,不少于200人參加的義診至少五次;三級綜合醫院要開展中醫藥科普講座至少兩場,中醫義診至少兩次;二級綜合醫院要開展中醫藥科普講座至少一場,中醫義診至少一次。各單位組織的宣傳活動要深入到社區、街道、鄉鎮、村莊、學校、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每個市、區直接受益人群至少五千人次,受益人群盡可能廣。要注意發揮和利用當地新聞媒體的作用,通過媒體擴大影響,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爭取良好的宣傳效果。

市衛生局將免費為科普講座和義診提供《市中醫中藥進萬家文化科普宣傳冊》,各單位要做好宣傳冊發放的登記工作,并及時報市中醫藥宣教中心。

六、充分利用各單位的電子宣傳工具。各單位要充分利用本單位的電子顯示屏、平面電視等媒介宣傳對本單位的中醫特色,同時要加大中醫藥科普知識的宣傳力度,多播放中醫科普宣傳片,努力營造宣傳中醫的輿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