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地質災害治理整體方案

時間:2022-06-28 01:41:22

導語:區委地質災害治理整體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委地質災害治理整體方案

為切實做好2012年區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避免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國務院《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省地質環境保護條例》、《市地質災害防治規劃》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全區地質災害種類及重點防汛期

(一)地質災害主要災種。我區地質災害以崩塌、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縫等突發性地質災害為主。

(二)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汛期,即6到9月。

二、地質災害防治重點及區域

(一)省級地質災害隱患3處。分別為:

1.門樓鎮上許家村泥石流;

2.門樓鎮姜家夼村泥石流;

3.高疃鎮王家莊村西北采空塌陷、地裂縫。

(二)區級地質災害隱患4處。分別為:

1.杜家崖金礦(采空塌陷、崩塌);

2.門樓馬山火山灰采礦場(崩塌);

3.福新黃家采石場(崩塌);

4.高疃老官莊采石場(崩塌)。

三、地質災害隱患防范措施

(一)門樓鎮上許家村泥石流。上許家位于山洪溝匯流處下游,地勢較低,山坡較陡,流域面積達3000多畝。同時,流經上許家村的河道偏窄,生活垃圾較多,且存在一段裸露河道,在遇強降雨時,河道排泄難度增加,對附近居民構成較大威脅。須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疏浚橋上河道60米,橋上30米處河東側漿砌河壩,壩后填土壓實。

2.當降雨強度達到暴雨時,要啟動防災應急預案,及時將村東群眾轉移到安全地帶。

3.對河道內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清理,保證汛期水流通暢。

4.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如遇強暴雨,要及時啟動防治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同時要建立24小時專人值班制度和及時匯報制度。

5.在河道險要位置設置地質災害警示牌。

(二)門樓鎮姜家夼村泥石流。姜家夼村南面地形地質條件與上許家村相似,匯水面積較大,水庫位于村南1.5公里處。存在的隱患主要為水庫旁溢洪道較窄且堵塞,河道流經村莊部分生活垃圾較多、水流不暢。須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加寬水庫溢洪道,兩側砌壩,亂石護底,溢洪道建生產橋一座,建泄洪閘一處,保證汛期排洪順暢。

2.對河道內的生活垃圾進行疏通清理,保證汛期河道通暢。

3.在河道險要位置設置地質災害警示牌。

4.降雨強度達到暴雨時,對水庫壩體穩定性進行全面巡查,出現險情及時將村民撤離到安全地帶。

(三)王家莊銅礦歷史采區采空塌陷、地裂縫。王家莊銅礦現有三處采空塌陷,面積達1706平方米。須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制定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和防治方案。

2.在險情影響范圍周圍設立警示牌(3—5處)。

3.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建立一支監測督察隊伍,對各種不穩定現象進行定時監測,發現異常及時上報處理,組織人員疏散,緊急避險。

4.盡快委托資質部門對居民區范圍內進行全面勘查,查明采空區分布、規模、特征、危險程度和影響范圍,提出防治方案,及時進行整治,消除安全隱患。

(四)區級地質災害防治措施。在上述四個區級地質災害隱患點要埋設警示標志,加強動態巡查,建立預警監測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將責任落實到村、人,嚴防地質災害發生。

四、工作要求

(一)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加大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力度。區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區長為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區國土分局。各鎮街也要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范工作,成立地質災害防治領導小組,層層落實責任,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針對汛期地質災害易發區、危險區和防治重點,制定落實各項防災減災措施。制定切實可行的地質災害治理方案,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預警、監測和應急制度,明確責任、落實資金,全面做好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作。

(二)進一步強化汛期巡查,扎實做好群防群治工作。各鎮街、有關單位要加強對轄區內地質災害易發區、危險區的巡查,特別在強降雨期間要確保24小時連續監測和巡查。在地質災害易發區、危險區要設立警示標志,制定具體可行的防治措施,并積極向災害隱患區(點)所在單位介紹防災知識,提高群眾的防災避險意識。同時,要加強對值班人員的培訓,完善群測群防網絡,對重大隱患點、危險點要責成防災責任單位提出防治和應急搶險預案,落實災害點監測、預警、應急防御措施以及預定避災地點、撤離路線等。要進一步落實地質災害防災明白卡的填制、發放工作,將防災明白卡發放到每個防災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避險明白卡發放到受災害威脅的群眾手中,并組織應急演練。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對防治方案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三)加大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力度。各鎮街要結合實際,明確責任,全面做好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工作。門樓鎮上許家村泥石流、姜家夼村泥石流要于2011年底前完成治理,王家莊銅礦采區采空塌陷于2011年底前查明采空區分布,摸清地下地質情況,提出防治方案。

(四)落實汛期值班和災害報告制度。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值班工作,設立并公開聯系電話,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如遇突發性地質災害發生,要立即啟動防災預案,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到現場進行應急處理,指揮搶險救災。同時,要按照國土部《關于進一步規范地質災害報送和新聞報道的通知》要求上報有關情況。

(五)做好汛期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和信息反饋工作。有關單位和人員要密切關注電臺、電視臺和地質環境信息網的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并及時反饋信息,不斷提高預報預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