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團組織創新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26 10:28:04
導語:全縣團組織創新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我縣鄉鎮(區)團組織建設,拓寬團組織聯系青年和整合資源的渠道,增強團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根據團市委關于團組織格局創新的相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主要目的
(一)探索鄉鎮(區)團組織格局創新的工作模式,合理配置團委副書記和團委委員,加強團委班子建設。
(二)拓寬鄉鎮(區)團組織有效聯系青年、引導青年、服務青年的手段。
(三)探索基層團組織整合資源的方式方法,努力實現農村共青團的橋頭堡向鄉鎮(區)一級的推進目標。
二、主要任務
(一)創新鄉鎮(區)團建格局“1+3+X”工作模式。力爭到2012年底,全縣各鄉鎮(區)均采取“1+3+X”工作模式全面推進團建格局創新工作。其中,“1”是指配齊配強團委書記;“3”是指采取編制內與編制外相結合的方式配齊配強三名團委副書記;“X”是指結合鄉鎮(區)實際,主要是從青年致富帶頭人、青年村干部、選調生、公務員、三支一扶成員和大學生村官、青年企業家等優秀青年中民主產生委員若干名。
(二)加強鄉鎮(區)團組織領導班子建設。按照“1+3+X”工作模式,采取編制內與編制外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方式,調整充實鄉鎮(區)團組織領導班子,把那些對共青團和青年工作有熱情、有一定影響力的青年代表充實到團委班子中來。行政編制外副書記要體現代表性,不受身份限制。具體程序一般包括政策制定、成立組織機構、宣傳發動、人選推薦、確定正式候選人、民主投票、組織研究、任前考察和公示、正式聘任等環節,具體環節各地可結合實際組織實施,選配過程應體現競爭性。
(三)建立健全鄉鎮團委科學、高效的工作運行機制。
積極探索鄉鎮團委“1+3+X”工作模式功能定位,科學設計工作項目和內容,激發鄉鎮團組織的工作活力。
三、選配程序
(一)團委委員選配程序
1.設崗定責
根據農村青年分布和聚集特點,對擬增配的團委委員來源進行規劃設計,按照一定比例,從青年致富帶頭人、青年村干部、選調生、公務員、三支一扶成員和大學生村官、青年企業家等優秀青年中產生,并根據委員類型進行定崗定責。
2.宣傳發動
面向團員青年廣泛開展宣傳工作,根據擬定的團委委員的崗位設計,由各直屬團(總)支部推薦上報合適人選。
3.人選推薦
各鄉鎮(區)團組織通過詳細的調查摸底,在各直屬團(總)支部上報人選的基礎上,擇優確定不少于20%差額比例推薦符合條件的人選。
4.確定正式候選人
鄉鎮黨委研究確定不少于10%差額比例的正式團委委員候選人。
5.民主選舉
召開團員代表大會,實行差額選舉,或采用其他(如競職演講等)競爭性方式,選出團委委員若干名。
6.上報黨委
新產生的團委委員報鄉鎮黨委和團縣委。
(二)團委書記、副書記選配程序
選舉產生新一屆團委委員后,召開團委委員會議,選舉產生新一屆鄉鎮(區)團委書記、副書記等團委領導班子成員,并上報當地黨委和團縣委。
四、推進步驟
(一)準備階段(2012年6月上旬—2012年6月中旬)
各地要深入基層,加強調研,結合實際,制定工作實施方案。
(二)實施階段(2012年6月下旬—2012年10月上旬)
1.調整充實鄉鎮團委組織格局。增配鄉鎮團委副書記、調整團委委員,選拔一批政治素質高、道德品質好、工作能力強、帶動作用大的各領域青年能人到團的崗位。
2.建立健全鄉鎮(區)團組織工作運行機制。明確團委領導班子職責分工,建立崗位目標責任制、團委工作例會、議事制度,定期研究部署工作;建立述職考核考評制度,健全鄉鎮(區)團組織工作運行機制。
3.找準團組織功能定位,科學設計工作內容。在充分挖掘青年聚集、溝通、交流、聯絡等因素的基礎上,以加強情感溝通和有效服務為方式,不拘一格、靈活方便地加強區域內團組織建設,擴大共青團對團員青年的有效覆蓋。
4.建立即時通訊平臺,強化工作信息報送。團縣委建立全縣農村共青團工作QQ群,并在團縣委網站上交流各地典型經驗做法。各鄉鎮(區)于每月月底前就此項工作進展情況報團縣委,團縣委在整合各地情況后,定期向縣委組織部匯報工作開展情況。
(三)總結階段(2012年10月中旬—2012年12月下旬)
搜集和整理我縣團建格局創新工作的先進做法和典型經驗,探索農村團建規律,形成工作成果,指導和促進面上工作。
五、應注意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堅持黨管干部和上級團委參與相結合。堅持黨管干部原則,體現在縣委組織部門、鄉鎮黨委全程主導選配工作,以保證基本政治方向,團縣委積極參與協調、指導等具體工作。
(二)堅持組織領導和團員青年的民主參與相結合。加強組織領導體現在政策制定環節,要對具體崗位、任職條件及來源結構予以規定;組織研究環節,應充分考慮到團的工作崗位需要,宣傳工作要適度公開,既要保證團員青年參與的廣泛性,又要采取適當方式體現競爭性。
(三)堅持調整班子結構與完善工作機制相結合。各地要著力研究鄉鎮(區)團組織的功能定位、科學設計工作內容;著力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職責分工,建立崗位目標責任制、團委工作例會等制度,真正激活基層團組織的工作活力。
- 上一篇:縣委共青團工作安排
- 下一篇:縣長在信用示范戶創建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