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法律為民指導方案

時間:2022-08-03 10:01:02

導語:司法局法律為民指導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局法律為民指導方案

為深入開展司法行政機關“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務”主題活動,更好地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根據省廳、市局統一部署,在全縣開展“法律援助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年”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開展“法律援助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年”活動,是司法行政系統深入開展“為民服務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內容,是對司法部“法律援助便民服務”主題活動的進一步深化?;顒拥闹笇枷胧牵阂脏囆∑嚼碚摵汀叭齻€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以困難群眾滿意為根本標準,以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為著力點,進一步拓寬服務領域,創新服務方式,完善基礎設施,推進機構隊伍建設,努力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法律援助,切實維護全市困難群眾合法權益,為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工作目標是:法律援助領域進一步拓展,案件數量進一步增加,便民服務措施進一步完善,服務能力、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進一步提升,法律援助機構、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的為民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在維護困難群眾權益過程中創先進、爭優秀,取得新的成效。

二、活動內容和工作措施

“法律援助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年”活動的內容主要包括: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完善便民服務措施,創新服務方式,營造創先爭優良好氛圍。具體工作措施有:

(一)拓展援助范圍,加大辦案力度

1.全面落實《省法律援助條例》授權規定,對市級政府補充擴大援助事項、縣級以上政府調整經濟困難標準尚未作出規定的,年內出臺規定;已經出臺規定的,加大執行力度,逐步將法律援助覆蓋人群從低保群體拓展至低收入群體,擴大法律援助覆蓋面。全年辦理各類法律援助案件總數1000件,其中,縣法援中心辦理500件,各鄉鎮法援工作站每單位辦理24件。

2.突出重點服務對象,做好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婦女兒童等群體法律援助,開展專項行動。積極參與黨政領導接訪、走訪活動,主動為接訪、走訪中涉及的相關案件和其他涉法涉訴上訪案件中的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

3.發揮彩票公益金項目在擴大法律援助范圍方面的功能,確保更多的困難群眾獲得法律援助。

4.加大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力度,推廣在看守所、法院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做法,暢通刑事案件法律援助的申請渠道;指派具有三年以上執業經歷的律師,承辦可能判處死刑、無期等重刑以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援助案件,促進司法公正。

5.加大指派力度,提高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數量比例,社會律師辦理法律援助案件達到總數的30%以上,其中訴訟類案件達到其總數的50%以上。

(二)強化窗口建設,落實便民措施

6.按照省廳制定的《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示范窗口建設指導意見》,從硬件設施、人員配備和服務規范等方面,推進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窗口建設。

7.貫徹執行《省法律援助工作站管理辦法(試行)》,從人員、職責、制度等方面規范工作站、聯系點建設,推動示范工作站、聯系點創建工作。推行工作站轉交申請、聯系點聯系申請、有關部門引導申請等申請形式,使困難群眾獲得更加簡便高效的法律援助。

8.推行柜臺式服務,發揮便民窗口的服務指引、法律咨詢、申請受理、查詢答疑等功能。

9.建設“12348”法律服務專線平臺,設置專席,安排專業人員值班接聽、解答、記錄,保持工作時間暢通。

10.推行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援務公開制,實行標準化審批流程。指導監督法律援助人員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和執業規范,對重大疑難案件實行集體討論,確保提供符合標準的法律援助。完善與勞務輸入地區法律援助機構的協作機制,方便受援人異地維權。

11.綜合運用重點案件評查、庭審旁聽、案卷檢查、受援人回訪等措施,提高法律援助質量。

(三)創新服務方式,完善援助方法

12.全面提升網絡服務水平。在互聯網系統建立縣法律援助門戶網站,全面實現在線咨詢、在線申請和在線投訴,暢通網上服務渠道,強化網絡便民服務功能。在政法專網系統,推進全案全員全流程應用,法律援助中心及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實現案件即辦即錄、誰辦誰錄、全流程應用。

13.法律援助機構年內全面建立低保人群、優撫對象、殘疾人等困難群眾信息庫,配置二代身份證識別閱讀器、觸摸查詢機等便民服務設備,簡化審批手續。

14.鼓勵法律援助機構利用電話、手機、微博、QQ群等網絡方式搭建服務平臺,推行延時服務、錯時服務、預約服務、流動服務;利用法律援助業務用車,對特殊服務對象開展上門服務。

15.法律援助機構積極推行點援制,提升法律援助服務個性化、專業化水平。

16.根據案情實際和當事人的意愿,為當事人提供形式適當的法律援助,引導當事人采取非訴訟方式解決紛爭,減少訟累,促進和諧。規范完善援調對接工作,探索建立援訪對接工作機制。引進心理咨詢等社會工作者參與法律援助工作,關注受援人的心理疏導,實現最佳援助效果。

(四)豐富活動形式,營造良好氛圍

17.推行陽光服務、微笑服務、高效服務、廉潔服務,做到著裝整潔、舉止文明、態度熱情,樹立法律援助工作人員和便民服務窗口良好的公共形象。

18.組織開展“學十佳比業績,爭當優秀服務標兵”活動,評選表彰“優秀服務標兵”,塑造行業先進典型。積極參加“全省法律援助便民服務示范窗口建設先進單位”評選。舉辦信息化應用技能競賽和法律援助工作管理能力培訓。開展全市“十佳法律援助案例”評選。

19.拓寬民意溝通渠道,開展向法律援助受援人、司法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社會各界征詢對法律援助工作意見等活動,引入社會監督和公共評議,引導法律援助工作者在爭優中提高業務技能,在創先中改進工作作風。

三、實施步驟

全縣“法律援助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年”活動從2012年3月開始到2012年12月結束。整個活動分學習動員、組織實施、考評驗收三個階段:

(一)學習動員(3月)??h局將于3月下旬召開全縣法律援助工作會議對活動進行動員部署。各鄉鎮要認真組織學習司法部《關于開展“法律援助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年”活動的意見》、縣局的《實施方案》和動員會議精神,深刻理解和領會具體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確定工作目標,渦陽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各鄉鎮工作方案于3月31日前報縣法律援助中心。

(二)組織實施(4月至11月)。各鄉鎮要按照要求,拓展活動內容,豐富活動形式,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活動帶來的新變化。要加強對活動開展情況的監督檢查,查找薄弱環節,及時加以解決,務求活動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顒訂雍?,各鄉鎮要逐月向市局報送進展情況,縣局進行通報。年中,縣局將組織開展互查,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點評,樹立典型,指出不足。

(三)考評驗收(12月)。各鄉鎮要認真總結活動取得成效,于11月20日前向縣法律援助中心上報活動總結材料。11月中旬縣局將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驗收。12月上旬,迎接省廳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的考核驗收。

四、組織領導和工作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開展“法律援助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年”活動是今年全縣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各鄉鎮司法所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縣局成立“法律援助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年”活動領導小組,由局長鄧卜峰擔任組長,副局長史可平、祝萍任副組長,局辦公室、政工股、律師管理股、公證管理股、基層工作股、宣教股、社矯辦、法律援助中心負責人任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法律援助中心。各鄉鎮要按照活動方案要求,明確目標任務,落實領導責任,扎實推進活動開展。

(二)加強基礎保障。要充分利用開展活動的契機,爭取當地黨委政府重視和有關部門支持,幫助解決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為活動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外部條件。要積極爭取政府建立與財政收入和辦案量增幅相適應的法律援助經費保障機制,相應提高辦案補貼標準,提高經費保障水平。要積極爭取推進便民窗口基礎設施建設,統一規范標識。提高法律援助機構業務裝備水平,為開展活動提供必要保障。

(三)加強輿論宣傳。要加大活動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廣泛宣傳司法行政機關推進活動的措施和成效,形成聲勢,為開展活動營造良好氛圍。要對活動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和經驗,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推廣,進一步鞏固活動成果。各鄉鎮開展“法律援助為民服務創先爭優年”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報送縣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