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體服務整體方案

時間:2022-08-05 04:15:02

導語:青年群體服務整體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年群體服務整體方案

為推動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城區建設進程,進一步加強對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促進重點青少年群體健康成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根據《區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實施方案》和《區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項目書》的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以全國社會管理創新綜合試點城區為契機,黨委領導、政府負責、各部門參與,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采用項目化推進的方式,扎實推進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竭誠為重點青少年群體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和服務,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思想認識、心理狀態和行為習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做出積極的貢獻。

二、工作對象

社會閑散青少年、流浪乞討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有嚴重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青少年。

三、工作目標

加強對重點青少年的服務管理,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就學、就業中的實際困難,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建立健全由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機制。

四、組織領導

在區委的領導下,成立由區政府負責、團區委牽頭、區綜治辦與區法院、區檢察院、區教育體育局、區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文明辦、區婦聯、區城管局、區衛生局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領導組,領導組下設社會閑散青少年、流浪乞討未成年人、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農村留守兒童、有嚴重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青少年等5個工作小組,各街鎮成立相應的工作領導機構。

五、具體工作內容及責任項目分工

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按照項目化的方式推進,按照不同類型青少年群體的特點,確定不同的工作內容和相應的牽頭單位、責任單位。

(一)社會閑散青少年

社會閑散青少年是指6至25周歲之間不在學、無職業的人。

項目內容:

1、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從源頭上減少或避免出現閑散青少年;摸清輟學、離校未就業青少年人數及情況,落實相應教育管理措施,為其就學、就業創造條件;發展職業教育,讓未升學的初中、高中畢業青少年能夠有機會繼續學習和接受培訓。

2、加強對閑散青少年的職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信息咨詢等服務,提高就業技能,拓展就業渠道。

3、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構建以社區為依托的閑散青少年信息管理網絡,把閑散青少年的聯系管理納入基層綜治工作平臺體系。

牽頭單位:區人社局

責任單位:區教體局、區民政局、區公安分局、團區委、區綜治辦

(二)流浪乞討未成年人

流浪乞討未成年人是指未滿18周歲、脫離監護人有效監護的未成年人。

項目內容:收集社會流浪乞討未成年人信息,并將其移交市流浪乞討少年兒童保護中心進行救助管理。

牽頭單位:區民政局

責任單位:區公安分局、區城管局、團區委

(三)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

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是指在監獄接受勞動改造的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在勞教所接受勞動教養的在教人員的未成年子女,包括被判處死刑已被執行的人員的未成年子女。

項目內容:

1、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開展生活救助和心理干預,引導他們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2、推動社區及時了解此類青少年的需要和困難,整合社會資源,保障他們基本的學習和生活。

牽頭單位:區綜治辦、團區委

責任單位:區司法局、區公安分局、區教體局、區民政局、區人社局

(四)農村留守兒童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在農村地區因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持續半年以上)在城區務工、經商等而被留在家鄉的6至17歲的青少年。

1、以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為重點,加強農村留守兒童之家的建設和管理,滿足農村留守兒童寄宿、托管以及校內外文化體育活動等需求。

2、落實包保責任制,確保家庭經濟困難農村留守兒童獲得相應的社會救助。

3、探索新型校內管理服務體系,落實學校教育和監管職責。

4、組織社會專業機構和志愿者,對農村留守兒童提供心理援助,對有困難或有情緒困擾的留守兒童及時給予幫扶。

牽頭單位:區婦聯

責任單位:區教體局、區民政局、區文明辦、區衛生局、團區委

(五)有嚴重不良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青少年

有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是指《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規定的有嚴重危害社會、尚不夠刑事處罰的違法行為的6至25歲的青少年。

有違法犯罪行為青少年是指有違反國家法律、應該受到法律處罰的行為的6至25歲青少年。

1、加強專職青少年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研究和推廣公安、法院、檢察、司法行政等部門教育、感化、挽救有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和違法犯罪青少年的專業方法和工作經驗。

2、加強對轄區內有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及時發現、預防和制止其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3、指導基層派出所、司法所等基層單位開展工作,組織志愿者、“五老”和社會愛心人士,開展幫教和服務。

牽頭單位:區公安分局

責任單位: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司法局、區教體局、團區委

六、工作步驟

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為集中推進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時間。分為三個階段。

(一)籌備階段(2011年1月-2011年7月)

1、成立機構。成立由區政府負責,團區委牽頭,區綜治辦、區法院、區檢察院、區教體局、區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財政局、區人社局、區文明辦、區婦聯、區城管局、區衛生局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領導組,下設工作小組。

2、制定方案。多方征集意見,反復討論,形成具體可操作的實施方案。

(二)實施階段(2011年7月-2012年5月)

1、制定方案。各子項目牽頭單位,牽頭制定各青少年群體的服務管理工作方案。

2、調查摸底。開展重點青少年群體排查摸底工作,進一步掌握重點青少年群體的動態數據,建立動態數據庫,健全基礎數據動態管理和信息共享機制,著力把握各類重點青少年群體的群體性特征和不同年齡段的行為特征。

3、全面實施。在區推進社會管理創新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深入開展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加強上下溝通、左右協調,不斷思考,深入研究,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確保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有序、健康運行。

(三)總結提高階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

總結經驗和不足,研究建立長效機制,深化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

七、注意事項

1、高度重視,密切配合。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工作是區委、區政府的工作決策,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是社會管理創新工作重要組成部分,各有關單位和部門要高度重視,根據分工和自身工作職責,密切配合,形成有效合力。要加強指導、協調和督促,幫助基層解決自身難以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2、統籌兼顧,加強協調。要統籌好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與社會管理創新中其他方面的工作,統籌好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與其他青少年的服務管理工作,扎實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扎實推動青少年工作。

3、改革創新,勇于突破。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大膽嘗試,努力探索出具有特色的重點青少年群體服務管理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