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處勞動力工作方案
時間:2022-08-10 09:25:31
導語:辦事處勞動力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妥善解決辦事處農民,特別是失地農民的基本生活和長遠生計問題,維護其合法權益,保持社會穩定,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根據辦事處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農民特別是失地農民就業前的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以提高勞動力就業技能,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為目標,按照“政府統籌領導、社會各方配合、農民群眾受益”的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展農民和失地農民就業培訓工作,實行培訓就業一體化服務,努力提高轉移就業率,促進社會穩定。
二、目標任務
積極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技能培訓,使受訓人員熟練掌握一項或多項非農產業崗位技能,增強就業能力。通過農村勞動力示范性培訓項目的帶動,逐步建立和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服務網絡體系,促進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推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工作全面展開。確保每年培訓1200人以上,就業率達到90%。
培訓對象:凡辦事處轄區的農民,特別是失地農民,年齡在16—50周歲,身體健康,具有一定文化基礎,有就業愿望的,憑本人身份證和戶口薄到辦事處社保所或村委會指定的專人處報名申請參加技能培訓。
失地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項目以短期的職業技能培訓為重點,輔助開展引導性培訓,培訓時間根據工種不同和企業需要一般為15-90天不等。培訓結束后,組織學員參加理論考試和技能考核后由勞動部門發上崗證。
依托開發區建設,以訂單、定點、定向和委托培訓為主,努力疏通就業渠道。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建立企業和勞動力交流平臺,為農民提供培訓就業一體化服務,促進農民轉移就業。
三、具體要求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農民就業培訓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場所設在社保所,具體負責農民就業培訓工作的組織實施。各村也要成立相應機構,設立具辦人。二是做好調查摸底。由各村就業和社會保障信息員負責將本轄區內符合條件有就業愿望的農民,特別是失地農民進行登記,主要掌握其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就業意向等情況,逐一進行登記建檔,輸入信息網絡、建立勞動力資源信息庫。三是實行村干部責任到人,每月兌現的時間為當月20日下午6點前。
四、考核獎懲
實行就業培訓和企業用工考核獎懲機制。對各村組織參加技能培訓并領到上崗證的人員,補助村每人20元;對組織勞動力在縣內就業,且簽訂勞動合同一年以上的給村補助每人50元;實行月考核、季獎懲機制,將勞動力培訓和就業納入全年綜合考評的主要內容,對完不成目標任務的進行責任追究,任務完成較好的予以表彰獎勵。
- 上一篇:領導在三思三創活動會發言
- 下一篇:農業站服務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