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局倍增宣傳方案
時間:2022-08-24 09:36:11
導語:財政局倍增宣傳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加強全市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工作宣傳,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促進廣大城鄉居民更加了解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政策,更加支持和參與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的實施,結合2012年全市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規劃工作要點,制定如下宣傳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市第九次黨代會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規劃的實施意見》(淮發〔2011〕40號)和市政府《關于2012年實施35項民生工程的通知》(淮府〔2012〕16號),堅持“輿論宣傳引路,惠民政策公開,回應群眾關切,服務便民利民”,注重宣傳的長效型和連續性,不斷強化民生輿論宣傳陣地建設,緊扣重點環節準確解讀惠民政策、及時宣傳先進推動典型引路、深入推廣經驗創新宣傳方式,形成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支持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合力建設幸福的良好局面。
二、宣傳形式
不斷拓展宣傳載體,廣泛延伸宣傳觸角,不斷改進宣傳方式,著力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的宣傳網絡。日常宣傳與集中宣傳相結合,根據工作需要對政策措施、進展情況、實施成效等分階段進行引導性宣傳;傳統宣傳與個性化宣傳相結合,既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傳統媒介報道,又通過短信、巡展、動漫等方法創新開展宣傳;對口宣傳與聯合宣傳相結合,相關部門既按照各自分工抓好牽頭項目宣傳,又協同配合共享資源,組織開展聯合宣傳。
三、宣傳重點
(一)民生工程政策措施。根據項目不同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政策解讀。新增的3個項目重點宣傳受益范圍、補助程序和建設標準,繼續實施的21個項目認真回應群眾關心的問題,調整完善的11個項目要把政策變化明明白白交給群眾。
(二)民生工程后期管理養護經驗。認真歸納總結各工程類項目建后管養情況,及時梳理基層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通過信息報送、簡報刊發、媒體報道等形式開展宣傳交流,促進各縣(區)吸收借鑒。
(三)民生工程群眾受益和評價。通過鮮活事例積極反映民生工程群眾受益和評價情況,全面展示民生工程實施成效。加強釋疑解惑和監督促進工作,引導群眾對改善民生的合理期望。
(四)收入倍增規劃實施的重要意義。實施城鄉居民收入倍增規劃,是我市“十二五”期間實現結構調整、社會轉型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之舉,是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要采取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深入宣傳市委、市政府這一重大決策,使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實施收入倍增規劃、促進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的重要意義。
(五)收入倍增規劃目標體系。居民收入倍增規劃目標體系由21個考核性指標,3個監測性指標組成,已分解落實到各縣(區)。要及時公開各項指標構成,公布完成時限以及任務要求,引導社會各界及時了解、關注、監督指標完成情況,促進目標順利實現。
(六)收入倍增規劃實施中涌現的先進典型。深入挖掘基層、部門、企業、社會推動居民收入增加的典型做法,發揮以點帶面、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全市收入倍增規劃實施工作水平共同提高。
四、具體活動
(一)開展“十二五”規劃集中宣傳活動。各縣(區)要在交通要道或人群聚集地開展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十二五”規劃集中宣傳咨詢活動,通過發放市民生工程“十二五”規劃、市“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規劃實施意見、35項民生工程簡介等方式,宣傳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讓廣大群眾了解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規劃,同時可組織居民結合社區文體活動,開展有關宣傳活動。由各縣(區)民生辦負責實施。
(二)開展好民生工程形象標識征集活動。4-8月,省民生辦在全省開展“民生工程形象標識”征集活動。為配合開展好此次標識征集活動,我市充分利用報刊、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多種方式動員、引導、激勵廣大市民參與到標識征集活動中來,通過大力宣傳,廣泛發動,將征集活動精神傳達到每一位城鄉居民,不斷提升活動的參與度,帶動擴大宣傳覆蓋面,進一步濃厚民生工程實施氛圍。由市民生辦、縣(區)民生辦組織開展。
(三)強化一線走訪宣傳。在全市部分縣、鄉鎮、社區(村)以及縣直單位,建立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一線聯系點,使“下訪”和“進門”成為一種常態。結合年內重點工作,適時開展走訪調研,向基層干部和群眾宣傳解讀政策措施,本年度35項民生工程項目任務和預期目標,對居民收入倍增規劃進行政策解答,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進一步鞏固“萬名財政干部大走訪”活動和民生工程巡視評估活動成果,進一步改進工作。由市民生辦負責落實。
(四)開展“八進入”行動宣傳活動。實行集中宣傳與分散宣傳、固定宣傳與流動宣傳相結合的方式,大力開展“八進入”活動,即:進社區、進家庭、進學校、進醫院、進企業、進車站、進景區、進機關。發放35項民生工程簡介、市民生工程和居民收入倍增規劃行動調查問卷及各縣(區)特色的宣傳材料等,讓更多的群眾了解35項民生工程和居民收入倍增規劃行動政策內容,通過宣傳了解民意,以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由市民生辦、縣(區)民生辦組織開展。
(五)編印民生工程政策問答。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普通百姓的視角,找準群眾的關注點,解答大眾疑惑,讓群眾知道民生工程為何實施,由誰實施,怎樣實施,有哪些權利和義務,增強群眾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明確自己承擔的應盡義務。由市民生辦負責編印。
(六)在《日報》開辟民生工程專欄。介紹我市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的實施概況、最新政策、實施方案、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可推廣的經驗辦法等?!度請蟆穼γ裆こ毯褪杖氡对龅男畔ⅲòㄐ侣劵驅n})要及時給予宣傳報道,各縣(區)要在《日報》上開設不少于一次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的專欄宣傳,報道本縣(區)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實施情況和成果。由市民生辦負責聯絡。
(七)組織收入倍增規劃宣傳培訓。適時組織各縣(區)及部分市直部門聯絡員開展培訓,宣傳學習居民收入倍增理論、“十二五”規劃內容、工作要點、制度設計等內容,加強倍增規劃工作隊伍建設。開展思路交流與業務指導,完善收入倍增規劃推進機制,形成實施工作合力。由市民生辦負責組織。
(八)開展牽頭項目對口宣傳。市直相關部門負責做好牽頭項目的宣傳工作。根據項目不同特點,以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圖片巡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對口宣傳。既宣傳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規劃組織實施情況,又要宣傳具體政策措施、建設內容及人民群眾受益情況,引導廣大群眾積極了解、參與和監督實施工作。由各成員單位負責組織。
(九)組織基層深度宣傳。各縣(區)民生辦負責開展當地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規劃日常宣傳、專題宣傳等活動。深入到社區、鄉村、農戶等第一線,以黑板報、一封信、明白紙等群眾易于理解的形式,加強政策公開和程序引導,突出面向弱勢群體、受益對象的宣傳,讓民生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溫暖民心。由縣(區)民生辦負責組織。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把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宣傳工作擺到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納入總體工作計劃。各單位一把手要對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宣傳工作負總責,主管領導要加強工作指導和監督,對重大宣傳活動要親自部署、親自安排、親自協調,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主動作為,做到有組織、有計劃、有措施、有落實。
(二)主動銜接溝通。要牢牢把握正面輿論導向,重視網絡言論的疏通引導,主動加強與黨委宣傳部門、新聞媒體的溝通與聯系,堅持多方協同,多措并舉,用足用好新聞資源。做到“請進來”,經常邀請新聞記者座談,協助新聞記者找準新聞報道的切入點,并且及時提供新聞采訪線索,磋商報道重點和具體意見;做到“走出去”,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深入到基層一線和群眾中去,把惠民政策闡釋好,把先進典型事跡宣傳好,把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回應好,形成社會持續關注、多方共同推進的良好局面。
(三)把握宣傳節奏。要善于搶抓有利時機,結合階段性工作重點,精心策劃重大宣傳主題和重大宣傳活動,集中開展專題性,連續性的宣傳報道。4月份以前,重點宣傳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規劃的政策措施和動員部署情況。5-9月份,重點宣傳工作推進措施和工程實施進度。10-12月份,重點宣傳推進典型和實施成效。
(四)完善長效機制。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利用各種宣傳力量,整合各類宣傳資源,探索做好宣傳工作的新形式、新手段和新方法,不斷健全完善民生宣傳長效機制。始終堅持將民生宣傳與民生工程和收入倍增規劃實施結合起來,共同部署,同步落實,相得益彰,努力營造社會持續關注、多方合力推進民生工作的積極氛圍。
- 上一篇:國內食品貿易競爭力狀況
- 下一篇:財政局收入征繳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