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方案2篇

時間:2022-10-13 10:05:46

導語: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方案2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方案2篇

第一篇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縣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加快城鄉統籌發展,進一步鞏固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成果,持續推進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根據縣委、縣政府《關于全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結合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及建設標準

2014年度,全面完成43個村硬化、30個村凈化和30個村美化任務,提前完成凈化、美化全覆蓋任務。全面建立落實長效機制,實現整治成效長期保持。各村要選定并高標準、高質量打造觀摩路線。堅持早整治、早驗收、早獎補政策,加快整治進程,確保8月底各整治村基本完成年度任務。

(一)村莊硬化。繼續實施農村公路“三通”工程,確保觀摩路線內連村路、村內路、街巷胡同及房前屋后全部硬化,并配套建設排水設施。房前屋后鋪磚要平整,避免顛簸起伏不平。房前屋后鋪磚工作,要堅持因地制宜、節約有效的原則,避免全部鋪磚造成浪費問題,鋪設寬度必須小于3米,其余部分可以通過綠化等方式進行填充,營造整體美觀效果。

(二)村莊凈化。加大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全面清除村莊衛生死角。加強鎮村環衛機構和環衛隊伍建設,完善環衛基礎設施,逐步實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清運處置模式。每村至少配備1名保潔員,保潔人員工資從各村“一事一議”資金中列出。積極做好垃圾填埋場建設,完善垃圾箱等環衛設施并提升利用率。

(三)村莊美化。按照因村制宜、適地適樹、喬灌結合的原則,整修小型花池,提升綠化檔次。整治“空心村”,盤活空閑地、廢棄地,配套建設健身廣場。實施亮化工程,確保觀摩路線內全部安裝路燈,方便群眾出行。全面清除殘墻斷壁,完成部分墻面刷漆工程。實施文化家園項目,配套建設文化長廊、文化墻、宣傳欄等。開辟文化大院、農家書屋等村級公共文化服務場所。實施農村體育惠民工程,建設文體廣場,安裝健身設施,豐富農村體育文化。

二、工作重點

(一)科學編制整治規劃。各整治村要以全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總體規劃為基礎,分類科學編制“三化”規劃,詳細列出整治項目、工程量及投資概算,由村鎮辦匯總上報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鎮將以村規劃為依據進行督導考核。突出做好觀摩路線的設定規劃,為后期督導考核創造條件。

(二)合力破解資金瓶頸。在整治資金籌措上,堅持“政策爭取一塊、財政補貼一塊、村莊自籌一塊、社會捐助一塊”,實現資金的多元化投入。

要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在充分利用農村公路網化工程政策補貼外,要積極爭取農房建設改造、安全飲水、電網改造、清潔能源、扶貧開發、社區建設等項目補貼資金。要充分發揮幫扶部門優勢,積極主動上門尋求幫助,最大限度爭取幫扶資金。

鎮財政將繼續加大獎補力度(獎補細則附后),尤其是對于基礎條件差的村,集中幫扶部門和鎮村力量,打好“組合拳”,重點攻堅。

村莊積極自籌,切實增強建設主體意識,切實用足用好村莊“一事一議”資金。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資源,為綜合整治融通資金。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渠道,形成整治資金的持續來源。

積極動員社會捐資捐助,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支持,鼓勵引導企業通過捐款捐物、提供施工機械等方式支持農村環境整治。充分挖掘民間力量,發動群眾、富戶、鄉賢捐款捐物,出工出力,齊心協力建設美好家園。

(三)確保環境整治質量。強化項目管理,嚴控工程質量,真正顯現整治成效。對部分整治工程,實行鎮統一招標和村自行招標兩種方式,投標單位必須達到施工資質。在鎮指導下,村和施工單位簽訂施工合同并報鎮備案,付款方式由雙方自行決定。對質量不合格、達不到驗收標準的工程,要堅決整改,由于村班子主觀原因造成工程質量問題無法通過驗收的,鎮將不予補貼,并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四)突出連片整治,打造示范區。堅持“連片整治、共建共享、整建制打造”原則,集中攻堅,高標準打造崔什、五營兩個社區連片整治示范區。其余社區、村莊可自行協商,積極推行集中連片整治模式。

(五)強化長效機制建設。堅持管護和整治并重,加強農村環境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各整治村要設立專職衛生保潔員,設立垃圾填埋場,確保村莊垃圾日清日運、集中存放。突出農村道路管護,充實道路管護隊伍,嚴控超重車輛碾壓村級道路,定期整修道路坑槽,延長道路使用壽命。發揮村規民約約束作用,規范村民行為。強化輿論宣傳,引導村民自覺維護村莊衛生。發揮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示范帶頭作用,落實分片管理責任,鞏固整治成效。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為村級組織運轉、環境衛生管理、道路設施維護等提供經費保障。堅持將農村環境衛生納入村干部目標管理,對整治后衛生反彈嚴重村,取消干部年終評優資格。

三、具體任務

按照分類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將全鎮整治村分為6個類型。

凈化任務主要為村內垃圾清理和衛生保持,美化任務包括綠化、亮化、文體廣場、文體設施等。以上6類村任務為基本任務,各村要遵循量力而行的原則,在按時保質完成基本任務的基礎上,加快其他工程建設。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一把手”工程地位,堅持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任常務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充實骨干力量,細化“硬化”、“美化”、“凈化”工作組職責,形成一把手抓全盤、分管領導具體抓、全員參與建設的工作格局。全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組織實施、督導考核等各項工作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進行,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凝聚合力,扎實推進整治工程。理順工作職責,堅持村建設主體地位,形成鎮統籌、村為主的工作體系。

(二)強化督導考核。堅持周調度、月督導工作機制,每周以《工作簡報》形式公布整治工作進度。凡工作不到位、行動不積極、效果不明顯的,責令限期改進,經督辦仍無改進的,將在全鎮予以通報批評,并對相關責任人誡勉談話。整治完成村要突出整治成果鞏固,對衛生反彈嚴重村,將予以通報批評并嚴肅追責。

(三)加大宣教力度。要廣泛動員宣傳,在全鎮營造濃厚氛圍,引導廣大村民參與農村環境整治工作。要做好整治各個階段影像資料搜集保存,便于效果對比和留存檔案。要大力宣傳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工作經驗和工作動態,挖掘宣傳涌現的典型村、典型人、典型企業,發揮其示范帶頭作用,引導更多力量參與整治工作。

(四)做好結合文章。堅持同步結合、同步發展,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作為生態文明鄉村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突破口,放大帶動效應,提升綜合效益。努力做到“六個結合”:把整治工作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和林水會戰相結合,和小城鎮建設、農村社區建設相結合,和鄉村文明行動、“四德”工程、計生文化建設、愛國文化衛生運動相結合,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相結合。

第二篇

為進一步鞏固全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成果,持續推進全鎮生態文明鄉村建設,根據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和《全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結合當前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一)村莊硬化。完成23個村莊、49.648公里的農村道路硬化任務。其中,辦事處完成5個,辦事處完成4個,道口辦事處完成2個,辦事處完成4個,辦事處完成1個,辦事處完成4個,辦事處完成3個。需修進村路15.224公里、硬化村內街道34.424公里、硬化路肩109.296公里、硬化胡同80.556公里(291695㎡)。

(二)村莊凈化。完成22個村居的凈化任務,實現全覆蓋。其中,辦事處完成3個,辦事處完成2個,道口辦事處完成3個,辦事處完成2個,辦事處完成5個,辦事處完成5個,辦事處完成2個。

(三)村莊美化。完成22個村居的美化任務。其中,辦事處完成3個,辦事處完成2個,道口辦事處完成3個,辦事處完成2個,辦事處完成5個,辦事處完成5個,辦事處完成2個。

二、工作重點

(一)科學制定規劃。在今年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總體工作規劃確定的基礎上,做好每個整治村的具體規劃編制工作,做到定時間、定步驟、定標準、定獎補,為實施綜合整治提供科學指導。各村的整治方案、投資概算要清清楚楚、一村一策、裝訂成冊。

(二)破解資金瓶頸。2014年,鎮級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項資金列入預算,獎補資金不低于300萬元。各村積極籌措資金,加大綜合整治的投入。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中用量大的物資和單項投資額較大的工程,要以鎮(街道)為單位,組織實行集中招標,節省投資。切實加強對農業和涉農項目資金的整合,將農房建設改造、農村道路、安全飲水、電網改造、清潔能源、科學普及、文化體育、農家書屋、扶貧開發、環境建設、社區建設等項目資金,優先集中投向農村環境整治,形成綜合性、多元化投入格局。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采取BT等方式,積極穩妥地融資。廣泛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支持,鼓勵引導企業通過捐款捐物、提供施工機械設備等支持農村環境整治。充分挖掘民間的力量,用足用好農村“一事一議”政策,發動群眾、大戶、鄉賢捐款捐物,出工出力,齊心協力共建美好家園。盤活農村閑置資產、資源,為綜合整治融通資金。

(三)集中突破難點。積極突破鎮最困難、基礎條件最差的村,集中力量進行整治。采取鎮級領導包村、部門幫扶、企業贊助、派駐第一書記等辦法,打好“組合拳”,解決“老大難”。鎮垃圾中轉站年內確保正常運行,按照“村收、鎮運、縣處理”的垃圾運處體系建設要求,配足專業基礎設施,配強專業保潔隊伍,實現城鄉垃圾統一收集運輸處理全覆蓋。

(四)突出連片整治、整建制打造。結合全鎮綜合整治工作所處的階段,把“連片整治、共建共享、整建制打造”作為今年工作的重點。辦事處、辦事處、辦事處、道口辦事處整建制完成“三化”任務,其他辦事處也要打造幾個整治片。對整建制完成的辦事處將予以重點獎勵,發揮好示范引領作用。

(五)加強長效機制建設。堅持管護與整治并重,加強農村環境管理長效機制建設。建立農村環境管護隊伍,指導各整治村從實際出發,設立專兼職衛生保潔員、林木管護員、道路和設施器材管理員等,加強農村環境和公共設施的日常管理。指導村級組織制定村規民約,規范約束村民的行為。發揮村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的示范帶頭作用,落實分片管理責任,鞏固整治成效。鼓勵扶持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增加對經濟薄弱村的扶持幫助,為村級組織運轉、環境衛生管理、道路設施、樹木管護等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全鎮要將農村環境衛生納入村干部目標管理,對整治村進行檢查指導。

三、保障措施

(一)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作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進一步強化組織領導體系建設,確保整治工作扎實快速推進。各村要依照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的推進體系,本著上下對口、落實有力的原則,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抽調精干力量,落實各項任務,高質量完成今年整治任務。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三化”工作組及各有關部門單位要認真履行職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強化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二)進一步強化督導考核。實行周調度制度,每周一在《工作簡報》上公布各村工作進度。實行月督導制度,一月一集中督導,并通過簡報、手機短信等形式在全鎮通報,對相對落后的村進行重點督辦。實行明察暗訪制度,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對發現的各類問題隨時通報、隨時整改。改進考核辦法,實行半年驗收制度,每半年對自查合格申請驗收的村莊進行一次實地驗收,按照“提前完成提前獎、階段完成階段獎”的原則,兌現獎補資金。組織專業人員,加強對各村整治工作的技術指導和現場管理。

(三)進一步加大宣教力度。通過宣傳車、張貼標語等形式做好輿論宣傳,引導廣大群眾積極支持和參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及時曝光不文明現象及工作不力的單位,大力宣傳整治工作中涌現的先進典型,在全社會營造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濃厚氛圍。各村莊在整治前后要留下影像資料,便于整治前后的效果對比,也為村莊留存檔案資料。

(四)進一步做好結合文章。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作為生態文明村建設的重要載體和突破口,進一步做好結合文章,放大帶動效應,實現同步推進。具體工作中努力做到“六個結合”:把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與林水會戰相結合,與小城鎮建設和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相結合,與鄉村文明行動、“四德工程”、計生文化建設、愛國文化衛生運動相結合,與派駐“第一書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與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