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專家下基層工作方案
時間:2022-12-04 10:10:04
導語:科技專家下基層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積極探索全市人才隊伍建設的新途徑,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以發揮專家作用、服務基層發展為中心,以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為重點,堅持以用為本、政府主導、注重實效,充分調動部門、地方、單位、專家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積極引導和支持專家深入基層、深入一線,創新人才流動機制,健全專家服務基層長效機制,為我市災后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工作目標
根據“4.20”地震災后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市專家下基層行動工作目標分為短期目標和中長期目標。
短期目標:緊緊圍繞“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體跨越、七年同步小康”重建目標要求,引進專家為災后重建項目提供智力支持,培養、培訓災后重建亟需緊缺的專業人才。
中長期目標:結合資源和產業優勢,深入開展專家下基層活動,促進我市重點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助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推動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
三、方式任務
根據災后重建和經濟社會發展及人才隊伍建設需要,按照長期服務與短期派駐相結合、集中統一組織與分散組織相結合、大規模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的原則,采取組織專家服務團(隊)、建設專家服務基地(示范點)、對口支援、選派科技(含文化、社會工作等社會科學)特派員、簽訂合作協議和智力服務合同等多種方式,引導和支持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專家、高層次人才和其他急需緊缺人才,到基層單位、農村鄉鎮、城鎮社區、中小學校、中小企業等基層一線,開展多種形式的服務活動。從2014年起,全市服務基層的專家常年保持50名左右。通過專家下基層行動,破解一批基層發展關鍵技術難題,培養一批基層急需緊缺人才,轉化推廣一批應用前景良好的科技成果,開展一批服務基層社會事業公益性活動。
四、重點工程
(一)教育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由市教育局組織實施。配合省教育廳組織實施的“教育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活動,以實施《市推進教育現代化五年行動計劃》為載體,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沉下去”的方式,邀請省內外教育專家來雅講學,組織開展異地訪學、送教下鄉、支教下鄉、專題培訓、現場觀摩等活動,對校(園)長、學科教師、班主任、教育行政干部等進行培訓,培養基層急需緊缺教育人才,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二)科技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由市科技局會同市發改委、市經信委、市科協和高校組織實施。著眼于增強企業自主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提升知識、技術轉移轉化能力和規模產業化能力,服務企業產業項目,提高縣域經濟的科技支撐能力和整體發展水平。通過加強各類產業園區建設、增派科技特派員,建設農業產業技術服務中心,扶持科技專家領辦創辦高新企業,幫助基層破解企業特別是微小企業發展中的一些關鍵性技術難題,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產業項目,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向基層推廣、向現實生產力和產業項目轉化;通過組織科技專家開展技術指導、信息咨詢、項目論證、聯合攻關,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制;通過依托“科技活動周”、“科普活動月”和“科普大集”等活動載體,鼓勵和支持專家幫助基層培育科技示范企業,推動科技專家與基層一線對接,拓展科技成果轉化渠道。
(三)社會工作、司法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由市民政局會同市司法局、社科聯和有關高校組織實施。著眼于構建和諧社會和提高基層社會工作服務水平,以“助人自助”為宗旨,組織社會工作、司法專家深入基層,大力開展基層社工人員、司法人員工作指導和專業培訓,開展社會工作實務,著力為有需要的社會成員提供系列的職業活動,努力滿足基層民眾的社工、司法需求。通過組織社工、司法專家下基層,幫助民眾特別是困難群體提供困難救助、矛盾調處、人文關懷、心理疏導、行為矯治、關系調適、法律援助等服務,努力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
(四)農業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由市農業局會同市水務局、市林業局、市科技局和農業大學組織實施。著眼于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提升農業技術推廣應用能力,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致富,組織農業專家針對基層實際需求,深入鄉村農技推廣機構、農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戶,解決技術難題、培養實用人才、開發產業項目,在保障農業生產各環節中提供技術人才支撐、發揮中堅骨干作用。組織農業專家尤其是種植養殖、水產、林業、農機等方面專家深入農戶和田間地頭,采取典型示范、現場指導和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等形式開展服務;通過農業專家大院和組織專家服務團(隊)下基層、專家網上答疑、下派科技特派員等形式,分層次、多渠道培訓種植養殖示范戶、基層農技人員,普及農業先進實用技術,幫助基層推進農業技術創新。
(五)城鄉建設、旅游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由市住建局會同市旅游局、市環保局組織實施。著眼于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幫助基層解決農村城鎮規劃、鄉村規劃、旅游宣傳策劃及市場推廣等人才短缺的問題,大力開展新農村建設人才、旅游實用人才培訓,加強鄉鎮企業建筑規劃管理人員培養,深入推進基層統籌城鄉建設。通過組織城鄉規劃設計、旅游專家下基層,幫助基層規劃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旅游,著力打造個性化的旅游項目,使我市鄉村旅游更具民族和文化特色,豐富農民“錢袋子”。
(六)文化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由市文新廣局會同市文聯組織實施。著眼于加快推進基層文化事業發展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需要,幫助解決文化人才短缺、群眾性業余文化生活單一等問題,組織文化專家深入基層,培養文化創作人才,開展文化骨干輔導、文化活動指導等公益性服務活動,開展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文化產業基地建設,發掘我市具有本土特色的群眾文化,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推進文化事業發展。通過文化名家走基層、專業演出團隊巡回義演、文藝廣場等形式,組織文化專家深入基層開展系列群眾文化活動,送演出、送圖書、送楹聯、送展覽、送電影、送輔導、送數字文化資源,為基層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七)醫療衛生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由市衛生局會同市人口計生委、有關醫療單位和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實施。著眼于帶動提高我市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深入開展高層次醫療衛生專家對口支援基層醫院行動,支持基層醫院學科建設,推廣醫療衛生新技術新項目,進行疑難病例會診,培訓醫護人員。通過引進國內外醫學專家到我市開展技術指導和服務,推動我市衛生人才與發達地區之間的交流合作,培訓、培養我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學習國際、國內先進醫療技術和理念,提高我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醫療技術水平,促進我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推動醫師多點執業,培訓、培養基層衛生人才,帶動提高基層醫療技術水平,為百姓就醫提供便利條件。通過專家下基層服務,組建專家服務團(隊)、醫療小分隊等形式,組織醫療衛生專家開展巡回醫療、義診等活動,幫助基層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通過開展省、市、縣(區)醫院對口共建,推進市醫院對口支援縣級醫院、縣級醫院輻射帶動鄉鎮衛生院活動,為基層培養急需緊缺醫療衛生人才。
五、保障措施
(一)建設服務平臺。鼓勵各縣(區)、各單位(企業)申報省級專家服務基地。根據我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及戰略布局和經濟科技發展需要,在符合條件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工(農)業園區、企業、基層科研機構、行業協會、城鎮社區、農村村組設立專家服務基層示范點。從2014年起,每年建市級專家服務基層示范點1-3個,承接專家智力資源轉移。以基地、示范點為平臺引進省內外、國內外專家到我市進行項目研發、成果轉化推廣、合作攻關、培養人才、技術咨詢等。加強供需信息庫網建設,為專家服務基層提供信息保障,并做好專家智力供需項目的有效對接與實施工作。
(二)健全激勵機制。凡經單位或上級部門派遣的公益性智力轉化,受援者無償接受專家智力和技術服務,援助專家不得從中獲取經濟利益,派員單位或行業主管部門按因公出差報銷援助專家差旅費,有條件的單位可適當給予工作和生活補助。經組織派遣擔任科技特派員、對口支援、參加專家服務團(隊)的,原工作崗位、工資福利、獎金等保留不變,取得的工作業績作為晉升崗位等級、職稱評審、專家評選、崗位聘用的重要依據。
經單位同意或備案,以兼職方式開展市場化智力轉化的,原工作崗位、工資福利、獎金等保留不變;兼職的工作業績可按50-100%折合成在崗工作量,一并計算為年度工作總量,作為晉升崗位等級、職稱評審、專家評選、崗位聘用的重要依據;其智力轉化形成的個人專利和技術成果,按供需雙方事前協議或法律法規辦理。
對辭聘領(創、聯)辦企業進行智力轉化的,按規定參加當地社會保險,社會保險關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轉移接續,其原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年限可視為養老保險繳費年限。
專家在基層領(創、聯)辦高新技術企業、服務實體或合作組織等,符合條件的可享受國家有關高新技術、產業稅收、支農優惠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期權、股權激勵。
對在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對為基層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家及單位給予表彰,同等條件下優先納入省上和市級各類重點人才選拔培養獎勵資助項目等。
(三)提供經費保障。市級財政設立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專項資金,用于專家服務基層活動、博士后科研工作、引進國外智力、高層次人才工作、留學回國人員工作等項目經費開支。各縣(區)要為實施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提供適當的經費支持。各實施單位或部門要根據實際選派和服務情況,合理核定各項費用,將實施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的工作經費納入本單位或部門經費預算。有關部門原有項目納入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的,項目經費按原辦法繼續執行,可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標準。
六、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成立由市人社局及相關市級部門為成員單位的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人社局引智與專家職稱科負責日常工作。市人社局負責全市專家下基層行動工作的指導、考核、監督、綜合協調、情況匯總等工作。各縣(區)和市級主管部門要及時了解掌握專家下基層工作情況,定期開展工作情況自查,認真總結上報基層工作好經驗好做法。各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指導本縣(區)專家下基層行動工程的全面工作,農業、科技、教育、衛生、文化、住建、民政等部門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從2014年起,將專家下基層與專業技術人才智力轉化實施情況,納入對縣(區)、市級部門人才工作目標內容進行考核。市人社局會同市級有關部門適時對各縣、區開展專家下基層的情況進行督促和績效考核。
(二)切實創造良好條件。專家相對集中的部門、企事業單位或院校,要把專家服務基層工作列入重要議程,積極創造良好條件,大力支持專家服務基層;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市級專家、高層次人才要積極參加公益性的專家下基層服務活動,專家所在單位要明確專家每年下基層服務的時間;要制定細化的內部管理制度,妥善處理本職與兼職關系,明確職務成果與個人成果歸屬,切實保護知識產權;要在不損害國家和單位利益前提下,積極鼓勵和支持專家領辦、聯辦高新企業或以專家的成果、技術、智力入股,支持專家以兼職方式到縣、鄉、農戶、企業作智力顧問和星期天工程師。基層單位要選派得力助手或組建專門團隊,配備精干工作人員,確保專家在基層順利開展工作。
(三)切實加強輿論宣傳。各縣(區)、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新聞媒體,通過開辟???、專欄、專題等形式,大力宣傳專家下基層活動;要及時總結宣傳專家下基層行動的典型經驗和先進事跡,大力弘揚專家扎根基層、無私奉獻、心系群眾、勇于實踐的崇高精神,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專家服務基層的良好氛圍。
- 上一篇:農村飲水工程項目建設工作報告
- 下一篇:科技活動周開展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