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層聯系服務群眾活動方案
時間:2022-05-18 03:36:52
導語:干部下基層聯系服務群眾活動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切實改進干部隊伍作風,增強服務群眾的能力,特制訂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中央“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和省委、市委、縣委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這一主線,通過強化意識、完善服務機制、提升服務水平,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優化發展環境,為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二、活動對象和時間
鎮機關全體干部職工。聯系服務群眾工作是新常態下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每年四月份為全鎮“干部下基層集中開展群眾工作月”,其余時間可靈活安排。
三、主要內容
(一)抓好宣傳。一是宣傳黨的政策。通過各類會議、入戶講解、知識手冊、板報標語等方式,組織群眾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大力宣傳縣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各項具體的惠民政策。二是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緊扣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的薄弱環節,以深入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進農村(社區)為主線,協助村狠抓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大力開展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大力開展“星級文明戶”“身邊好人”“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引導群眾分清是與非、丑與惡、榮與恥,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凝聚干群同心、崇德守法、苦干實干、創新創造的正能量。三是宣傳科普知識。指導農村黨員干部抓好現代遠程教育站點建設和管理工作,大力宣傳農村科普知識,積極為群眾提供科技致富信息,協助村“兩委”開展村民科技知識培訓。積極組織動員貧困群眾參與技能培訓,拓寬就業渠道。四是宣傳法律法規。協助村(社區)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實施好《村(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制定完善《村(居)規民約》。以“法律七進”開展為契機,組織開展普法教育,增強群眾法治意識,充分引導群眾知法、懂法、學法、用法,形成“無理不能鬧,有理也不鬧”的尊法尚法意識。
(二)抓好發展。立足我鎮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積極尋找發展的新亮點,探索發展的新途徑。一是指導編制實施扶貧規劃。指導聯系村立足當地實際,分
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理清發展思路,明確幫扶責任,落實幫扶措施;按照“規劃到村、幫扶到戶”原則,幫助村“兩委”科學制定并組織實施扶貧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完善創新扶貧對象識別辦法和標準,精準識別貧困戶,建檔立卡,健全貧困人口信息動態管理系統,為貧困戶量身定制精準扶貧方案。二是協調銜接落實項目。在積極動員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同時,要根據貧困村的實際和需要,積極聯系有關部門(單位)、社會組織、在外創業成功人士等,爭取發展資金,落實幫扶項目,動員和引導群眾參與規劃制定、項目實施和工程監管。三是指導產業發展。積極組織動員貧困群眾參加技能培訓,不斷加大致富帶頭人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加快所駐村特色產業發展,增加農戶收入,壯大集體經濟,如期實現脫貧目標。積極幫助村“兩委”推進“八權一股”產權制度改革,探索農用地、林地整村流轉、股份合作等流轉模式,為產業發展提供用地保障。
(三)抓好民生。一是依托“十個一”、“十結合”活動,建立民情工作室,推行“四辦一跟蹤”服務,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協助村“兩委”推動“1+6”扶貧工程實施,完成貧困農戶危房改造;加快村組道路建設、安全飲水工程建設、病險塘庫整治;按照“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麗新村的發展要求,大力推進以“巴山新居”為重點的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加強村小學校建設和教師隊伍建設,加強村衛生室建設和醫生職業技能培訓;著力解決群眾“四難”問題,不斷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二是特別關注困難老黨員、特困群眾、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認真開展結對幫扶。整合各方面資源,大力發展惠及廣大村民的民生工程,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三是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水、電、路、網的升級維護,積極配套文化廣場、村圖書館、娛樂室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要加強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結合“五創”聯動契機,探索建立長效機制為重點,改善人居環境。要把服務民生作為聯系群眾工作的重點,要督促村(社區)年初就本年度民生工程實施計劃向全體村民進行公開承諾,年末要就公開承諾事項向全體村民進行述職報告。鎮黨委、政府將會把公開承諾完成情況進行評估,并作為考核的重要指標。
(四)抓好穩定。一是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深入田間地頭、村落院戶,采取“人對人、面對面、心貼心”的走訪形式,掌握群眾思想動態,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全面了解群眾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積極做好分析研判,及時幫扶和解決。二是認真處理群眾來信來訪。認真開展黨員干部接訪下訪,暢通民意訴求表達渠道;落實領導干部包案化解突出信訪問題,及時有效就地解決問題力度,遏制信訪上行;加大法律法規宣傳,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氛圍,構建信訪法治良序。三是協助維護轄區穩定。積極構建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基層治理體系,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化管理,把城市社區的管理理念拓展、延伸、嫁接到農村。指導所駐村健全紅袖標治安巡邏隊伍,定期不定期開展治安巡邏,落實各項防范措施,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協助所駐村(社區)健全人民調解組織,定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尤其是涉及征地拆遷、勞動社保、工程欠款、農民工工資等涉及民生問題的矛盾糾紛、不穩定因素進行排查,分類建臺賬,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強化提升群眾自我管理意識,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和道路清掃制,確保房前屋后、鄉村道路干凈衛生整潔;制定完善維穩應急處突預案,及時處置防范涉穩事件,積極疏導民怨,引導轄區群眾依法維權,理性表達合理訴求,確保轄區內和諧穩定。
(五)抓好黨建。加強指導基層黨組織建設。協助上級黨委、政府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舉辦培訓班,提高村干部服務群眾能力;加強后備干部培養和新黨員發展工作,著力培育永不走的鄉村教師、永不走的鄉村醫生、永不走的科技帶頭人、永不走的群眾工作隊等“四支隊伍”;加強村級陣地建設。幫助制定完善建設規劃,積極協調、爭取建設資金,充分發揮陣地作用;制定、完善并落實村民議事制度、村規民約、“”、民主評議黨員等規章制度,深入推進黨務、村務公開;以志愿服務活動為抓手,經常組織開展機關黨組織和幫扶村黨組織互動聯誼的黨建活動,著力實現城鄉黨建統籌推進目標,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同時,服務黨員和對黨員的從嚴管理是相輔相成的,特別需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要加強對黨員的集中培訓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始終保持昂揚向上、苦干實干的精神狀態,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上級的決策部署,真心對群眾負責,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水平,堅持不懈地抓基層、打基礎、固堡壘,推動城鄉經濟社會科學發展。
四、工作要求
聯系服務群眾活動是加強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提高服務群眾能力的長效工作機制的有益探索,各基層黨組織要把開展好聯系服務群眾活動作為一項政治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根據活動方案要求,緊密結合自身實際,精心制定好本單位的活動細則,確?;顒拥母黜椧笠灰宦涞綄嵦?,無論何時,思想不能疲,勁頭不能松,措施不能軟。
(一)成立領導機構,落實工作責任。為確保活動扎實有序開展,成立鎮聯系服務群眾活動領導小組,負責活動的組織協調和落實。同時,實行領導責任制,各基層黨支部主要負責同志為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把聯系服務群眾活動緊緊抓在手上,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一心為民的情懷、堅定不移的決心,以身作則、帶頭示范,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為黨員、干部做好表率。
(二)加強過程監督、強化督促指導。在開展聯系服務群眾活動中,領導小組要適時對各單位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了解和反映活動進展情況,幫助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好包村干部、大學生村官、西部志愿者的作用,幫助基層黨組織開展好活動,做到每個黨組織都有人聯系指導;此次活動是在百姓家門口開展,必須堅持開門搞活動,注重發揮群眾積極性,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確保每個環節、每項工作都讓群眾參與,受群眾監督,請群眾評判。
(三)加大輿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要豐富宣傳內容,創新宣傳形式,同時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各種媒體集中宣傳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先進典型,擴大宣傳覆蓋面和影響力,努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確保聯系服務群眾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四)做好統籌兼顧、實現相互結合。搞好聯系服務群眾活動,要正確處理開展活動與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的關系,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把聯系服務群眾活動的成效體現在促進各項工作上,要嚴格執行作風紀律規定,嚴守各項規定,用一流的工作業績衡量和檢驗活動的成效,把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 上一篇:房屋建筑結構加固設計論文
- 下一篇:水庫除險加固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