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局工業扶貧工作方案
時間:2022-04-15 08:02:47
導語:發改局工業扶貧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了貫徹落實《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精神,大力推動產業扶貧工作的發展,培育各具特色的扶貧支柱產業,拓寬貧困群眾穩定增收渠道,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按照政府指導、政策引導、企業主體、市場主導的原則,充分利用我縣貧困地區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特色原材料優勢,采取財政、稅收、土地等優惠扶持政策,引導企業進入我縣貧困村投資興業,帶動貧困群眾致富。
二、實施原則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成立工業產業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做好我縣工業產業扶貧工作。扶貧工作計劃。根據縣委、政府對扶貧工作的要求和扶貧的實際情況,對扶貧工作分階段召開專題研究會。同時嚴格按照縣委、政府要求及時上報扶貧工作情況匯報、總結等材料。
(二)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向上級相關部門申請專項資金,扶持新引進且帶動貧困戶增收的勞動密集型、農林產品初加工和產業鏈配套等中小微企業發展,提供基礎設施建設補貼、貸款貼息和信用擔保等支持。
(三)突出重點,區別對待的原則。突出扶貧效應,瞄準貧困人口,精準識別,精準分類,精準施策,制定差別化扶貧政策,集中各類資金和資源向扶貧對象傾斜,向貧困人口產業發展集中,努力解決好制約貧困人口致富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增強貧困人口自我發展的能力。
(四)政府引導,貧困戶為主的原則。充分發揮政府投入在扶貧開發中的主體引導作用,加大產業扶貧資金投入力度,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扶貧開發,拓寬扶貧融資渠道,充分發揮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的主體地位,調動貧困戶積極性,引導貧困戶根據自身條件和能力自主選擇發展產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
(五)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立足當地條件、資源狀況和氣候特點,因地制宜地選擇效益好、見效快、覆蓋面廣能帶動貧困農戶致富的優勢產業,科學客觀分析產業現狀,找準發展重點和突破口,做大做強扶貧產業。已有的主導產業,繼續擴大產業規模,完善產業鏈,構建產業發展體系。正在培育的產業,注重技術培訓和市場開拓。
(六)市場導向,效益優先的原則。發展扶貧產業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扶持市場競爭力強的優勢產業優先發展,科學客觀分析資源承載能力和市場發展空間,合理確定產業發展規模。立足市場需求,突出扶貧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扶持對象
全縣54個貧困村,輻射帶動貧困戶明顯的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能人大戶,村級集體組織實施的貧困戶參與程度高的產業基地項目。
四、扶持產業
(一)2016年度計劃。一是加快培育中藏藥產業、農產品深加工企業,重點支持發展潛力大、帶動性強的工業產業項目。配合農牧部門完成藥材種植1000畝,中藏藥業獸性產值0.5億元,實現農產品加工業產值0.18億元,二是組織企業管理者專業人員進行1-2期培訓,三是配合州通管辦加快推進22個貧困村的通信網絡覆蓋,協助州教育局開展8所學校校園網項目建設。
(二)2017年-2020年的規劃
1.加快產業發展。加快培育中藏藥產業、特色林果、農產品深加工、高原畜禽、藏豬標準化養殖小區等產業項目,重點支持發展潛力大、帶動性強的工業產業項目。
2.加快產業園區建設方面。加強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向上級部門爭取項目和資金,加快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加快編制園區規劃,按規劃迅速完善園區道路、電力、供水、通訊、等為重點的公共基礎設施。
3.推進工業經濟全面發展。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同時還要突出重點,以誠招商,要降低門檻,吸引外商;二是要拓寬融資渠道,解決工業發展缺資金的問題。三是改善服務環境,解決工業發展缺保障的問題。要在政策創新上求突破,在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上有作為,在政務服務上有建樹。
4.加快民營經濟發展。一是要通過提供政策法律咨詢和服務,依法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為民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二是要積極探索助保金貸款、聯貸聯保等融資辦法,緩解民營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三是要加快推進簡政放權,開辟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為項目實施提供優質的環境。
五、扶持政策
(一)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幫助實現就業。對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可優先享受“財政惠農信貸通”政策。對帶動貧困戶20戶以上的農業產業組織,在符合項目申報條件的前提下優先安排,對帶動輻射貧困戶發展產業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龍頭企業,在用地、用電、用水、稅收等方面給予相關優惠政策;對獲得“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的,享受相關補助政策。
(三)積極鼓勵貧困戶以各種生產要素參與各種經營主體發展產業。鼓勵貧困農戶以土地、林地、產業發展資金入股農業企業。鼓勵貧困農戶組建、加入各種農民合作社。鼓勵有條件的貧困戶創辦家庭農(林)場。鼓勵貧困戶與其它農戶合作,實行聯戶經營。引導支持貧困農戶到農(林)企業就業。鼓勵貧困農戶與企業合作發展產業。
(三)貧困戶發展產業。對開發擴養殖、種殖等基地,具有一定種養規模,輻射帶動貧困戶較多的貧困村,傾斜安排項目資金用于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條件。
(四)在符合相關條件的基礎上,按照資金渠道不變、用途不變的原則,將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等涉農項目優先向貧困村、貧困戶安排。
- 上一篇:微課在農村幼兒教師培訓中的運用
- 下一篇:貫徹落實干部執行力建設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