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工作方案
時間:2022-04-15 09:48:33
導語: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推進我省旱作節水農業建設工作,逐步提高旱作節水農業綜合能力,提高水分生產力,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促進我省旱區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按照項目建設要求,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關于做好2020年省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通知》要求,為確保政策落實和項目精準實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結合區產業發展實際需要,現制定《2020年區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精神,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落實《國家節水行動方案》,以鞏固提升干旱少雨的區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資源利用效率為目標,以項目帶動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加大支持力度,加快示范區建設,創新技術模式,提高抗旱減災能力,促進我區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二、目標任務
(一)實施范圍。綜合區的生產實際情況,旱作節水技術具體落實在我區六個鄉鎮。
(二)項目目標。推廣實施面積15.99萬畝。建立1個高標準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區,核心示范區面積12萬畝,按照核心示范區和輻射推廣區1:3的比例,輻射帶動旱作節水技術大面積推廣面積40萬畝,示范推廣和輻射帶動全區11個鄉鎮,項目區農作物水分生產力提高10%以上。
(三)技術模式。以水肥一體化、淺埋滴灌、抗旱抗逆、地膜減量增效、抗旱坐水種為主推技術模式。
三、實施內容
以鎮四合村為主體建立1個高標準旱作節水農業示范區,核心示范區面積12萬畝。主推以下技術措施:
(一)淺埋滴灌和水肥一體化技術。選擇農田基礎設施較好、有灌溉條件、管護條件好、有一定水肥一體化實施基礎、可持續應用的區域和實施主體,推廣水肥一體化0.15萬畝、淺埋滴灌技術模式面積0.015萬畝,以玉米、花生旱田作物為主,分布在鎮、鎮兩個鄉鎮。合理配置、補充高效灌溉、精準注肥,實現水肥資源高效利用。
(二)抗旱抗逆技術。選擇我區具備實施條件的代表性作物,我區以示范推廣保水劑技術為主,結合抗旱品種、鎮壓保墑、保水劑拌肥、探墑播種、長效肥等技術措施,改善土壤保水性能,提高作物抗旱能力,促進水肥耦合。在施肥時與抗旱劑充分混拌施入,實施作物為玉米、花生等旱田作物,實施面積0.37萬畝。每畝在施肥時接拌入抗旱劑15-20公斤/公頃。每畝補貼100元,補貼采用購買抗旱保水劑,以物資形式發放。實施地點主要分布在我區六個鄉鎮。
(三)地膜減量增效技術。以示范推廣全降解地膜替代傳統地膜為主,輔以土壤保水替代地膜覆蓋技術模式,配套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緩控釋肥等技術,控制傳統地膜使用量,從源頭上減少地膜使用和殘膜污染,促進農業綠色生產。實施作物以花生、玉米旱田作物為主,實施面積0.45萬畝,每畝補貼100元,補貼資金以采購全降解地膜的形式發放。以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油料作物為主,主要分布在我區六個鄉鎮。
(四)抗旱坐水種技術。在播種的同時,結合墑情監測,在鄉、鎮、鎮、鎮、鄉、鎮指導農戶實施抗旱坐水種,在播種處澆灌少量的水,助其出苗,確保節水、保苗。鄉、鎮、鎮、鎮各2萬畝,鄉4萬畝、鎮3萬畝,六個鄉鎮抗旱坐水種面積15萬畝。
(五)墑情監測。利用已建成自動墑情監測站和人工監測點,推進墑情監測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應用,結合人工監測,提升監測效率和服務能力,全面服務于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
四、資金使用方式及支持內容
按照各項技術補貼上限使用資金,遵照有關項目資金管理規定和方法規范使用,補助對象為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包括種植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規模經營主體、抗旱節水物資廠家、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單位等。用于技術指導、宣傳培訓、現場觀摩等資金額度不得超過項目資金5%。
(一)淺埋滴灌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每畝各補貼500元,補貼以物資形式發放,主要采購滴灌管、自動監測設備等。采購形式為政府采購公開招標。
(二)抗旱抗逆技術。每畝補貼100元,補貼采用購買抗旱保水劑,以物資形式發放。采購形式為政府采購公開招標。
(三)地膜減量增效技術。每畝補貼100元,以補貼采購全降解地膜形式對農戶進行補貼。采購形式為政府采購公開招標。
五、進度安排
(一)項目準備階段:2019年12月—2020年4月,我區根據任務目標和資金額度,擬定項目資金分配建議,確定項目目標任務、資金分配內容、績效考核任務等。開展項目實施區域摸底調查、確定實施區域,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和技術方案。同時組織開展項目實施物資的采購調運,保證春耕前下發使用。
(二)項目實施階段:2020年4月—2020年10月,組織我單位土肥技術人員開展項目實施技術指導和作物田間管理,結合關鍵農時,開展宣傳培訓、示范觀摩、組織專家田間測產等活動。
(三)項目驗收階段:2020年11月-12月,按照項目實施方案和農業項目管理有關規定,對任務目標總體完成情況、資金到位及使用情況進行全面總結,形成項目驗收報告。
六、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管理。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和技術指導小組,同時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總站)。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和管理。技術指導組,主要負責實施方案的制定、技術研究指導、技術培訓和項目效果評估等。農業農村局和財政局建立聯動機制,定期會商,聯合檢查,確保項目資金專賬管理、專款專用。
1.項目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2.技術指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二)強化宣傳培訓。一是開展培訓,加強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模式和關鍵操作環節的培訓,提高鄉鎮技術人員技術服務能力。依托新型農民培訓、冬春科技培訓、測土配方等項目培訓工作進行旱作節水技術培訓。在全區11個鄉鎮舉辦旱作節水技術培訓班,通過發放技術資料和明白紙等廣泛宣傳“旱作節水”的技術模式。二是加強示范引領,在六個鄉鎮各確立典型示范戶,對每個技術環節和技術要領,通過示范戶的現場說法影響帶動其他農戶,做到以點帶面,大規模開展此項技術。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展示、現場觀摩活動,提高核心示范區輻射帶動作用,提高農民參與旱作節水技術應用積極性。在鎮四合村核心示范區中心位置樹立“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示范縣”標牌,明示關鍵技術,全面宣傳展示。在關鍵農時積極組織現場觀摩、技術模式成效展示、經驗交流等活動,發揮示范樣板典型效應,提高技術服務到位率和輻射率。通過媒體全方位報道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推廣示范工作動態,提高全社會對旱作節水農業工作認知度。
(三)強化技術指導。區農業站組織專家因地制宜編制旱作節水農業技術方案,確保技術推廣規范化,加快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的示范推廣,為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提供全程技術服務,在推廣示范中探索提煉有效技術模式。在節水農業技術推廣關鍵農時,農業技術人員要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查看作業標準和質量,進行技術指導。
(四)加強資金監管。嚴格按照資金管理要求,加強資金監管,規范使用行為,確保??顚S?,會計科目設置嚴格按財務規定執行。要根據工作內容和目標要求,監督和指導資金合理合規使用,按項目進度要求及時撥付資金,防止資金滯留,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防止出現擠占、截留、挪用資金的情況,確保項目資金安全使用。要建立圖、表、冊等檔案資料,設立標識牌;核心示范區中至少要示范5項以上技術內容,并設立永久標識牌;補貼對象及數額要進行公示;嚴格按照驗收標準組織驗收檢查。要積極推進項目整合,將高標準農田、測土配方施肥、深松整地等相關項目進行整合,配套實施。
- 上一篇:農資市場春季綠色護農行動方案
- 下一篇:金融業疫情排查管控工作方案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