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實施方案

時間:2022-09-25 09:53:25

導語:鎮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鎮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體防控策略,進一步加強我鎮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有效防范疫情輸入傳播蔓延,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經鎮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決定,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主要工作任務及措施

(一)健全聯防聯控機制

1.建立鎮疫情防控領導組織,實行雙組長AB角工作模式,日常工作由鎮政府分管領導負責。各專項工作組及行政村、居民委均實行組長負責制,并將疫情防控納入日常工作,確保任何情況下,不影響常態化疫情防控。

責任人:黨委書記,黨委副書記、鎮長,黨委副書記,鎮政府分管疫情防控工作副鎮長,各專項工作組組長及成員單位主要領導

2.分級設置村屯疫情防控工作指導組,負責指導村屯防控工作,村屯負責各項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實。

責任人:各村村書記、村長;居民委委主任

3.壓實疫情防控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單位責任和個人責任。落實省政府“五個不漏一人”、“四個決不允許”要求,嚴格落實鄉鎮領導包行政村、村干部包戶、機關事業單位干部包居民小區、行業監管部門包行業的包保責任。嚴格按照要求,發放“五個一”工具包,做到“五個到位”。

責任人:各包村領導、各行政村村書記、村長、委主任、各站辦所負責人

4.各行業部門建立健全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機制,嚴格履行工作責任。衛生院負責做好統籌協調、督促指導、醫療救治、應急準備等工作;派出所負責利用大數據等先進手段,提供重點人員信息,依法打擊阻撓防控措施實施等行為,做好賓館、洗浴、出租屋等場所的排查管控工作;建房辦負責建筑施工企業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小學幼兒園負責本學校疫情防控等工作;文化站負責各類文體娛樂場所的疫情防控等工作;民政辦負責養老服務機構的疫情防控等工作。畜牧站、草原站、林業站要加強對轄區監管力度,嚴禁野生動物對外擴散和轉運販賣,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法違規交易。

責任人:衛生院、派出所、中小學幼兒園、站辦所負責人

5.動員衛生院以及村衛生室人員,在滿足居民其他疾病就診和購藥需求的同時,讓基層工作者、醫務人員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上。要開展以環境整治為主、藥物消殺為輔的病媒生物綜合防制,對居民小區和村屯進行衛生整治,處理垃圾污物,消除鼠、蟑、蚊、蠅等病媒生物孳生環境。

責任人:衛生院院長、各行政村村書記、村長、委主任

6.推進村屯網格化疫情防控管理,嚴格落實網格員、樓宇(單元)長負責制,推動防控力量向村屯下沉、向網格延伸,引導機關黨員干部進村屯、進網格,在疫情防控期間由村屯統一指揮、受村屯監督評價。發揮網格化服務管理的基礎作用,組織動員網格員履行好健康教育、政策宣傳、隨訪登記、信息核查、服務群眾、重點人員管理等職能。為網格員等一線工作人員合理安排任務,提供必要設施設備,按照標準做好防護。

責任人:各包村領導、各行政村村書記、村長、委主任

7.村屯和委建立以村屯“兩委”干部、網格員、村醫、包村民警、民兵為主體,農村黨員、派駐下沉人員、志愿者、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專兼職結合的防控工作隊伍。

責任人:各行政村村書記、村長、委主任

8.通過各類宣傳途徑及時報道肺炎疫情變化信息和疫情聯防聯控進展,積極正確引導輿論;加強輿情監測、跟蹤輿情,及時澄清事實;統籌做好網絡輿情管控和網上宣傳引導工作;擬定對外宣傳口徑;指導相關部門宣傳肺炎防病知識,提高人民群眾自我保護能力;及時搜集、整理報送輿情監測等相關信息。

責任人:鎮政府分管宣傳工作領導

9.群團組織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引導志愿者、大學生、退休人員、愛心企業人士等社會群體支持和參與疫情防控,凝聚防控工作合力。

責任人:分管群團工作領導

(二)強化居家隔離人員管控

10.各行政村、兩委、轄區內企業要對居家隔離人員實施單獨居家隔離,嚴格落實“四包一”“三公示”工作機制,把“人防”與“技防”有機結合起來,確保被隔離人員始終在視線之內、管控之中。

11.統一制作隔離人員公示單,分別張貼在家門、樓門和小區門口。標明隔離人員數量、居住房間、旅居地、隔離日期、包保人員等重要信息。對沒有視頻監控覆蓋的單元樓,在隔離人員的房門張貼封條。居住在平房區域的隔離人員,不允許出院落。

12.包保工作人員采用電話、視頻方式,每日進行兩次健康隨訪。若隔離人員拒絕配合,由采取一級防護的醫務人員入戶測溫,檢查身體健康狀況,所產生費用由隔離人員承擔。

13.幫助隔離人員代購生活必需品,通過微信支付等措施收取墊付費用,將代購物品放置其居住房間門口,避免與被隔離人員直接接觸。

14.加強心理援助和社區工作服務,指導隔離人員做好科學防護、飲食用藥、日常衛生等事項,必要時幫助聯系心理醫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

15.規范處理生活垃圾,統一發放專門的垃圾收集袋,督促隔離人員把生活垃圾特別是污染的一次性物品(紙巾、口罩、手套等)放置在垃圾袋內,做好對垃圾的消毒滅菌工作,并綁緊袋口。由包保工作人員定時收集,送至集中投放點。

16.加強對返回家中治愈患者的跟蹤服務管理,每日進行2次身體健康狀況監測。幫助治愈患者盡早融入社會,做好其共同生活的社區(村屯)居民思想工作;及時制止和引導消除針對他們的歧視性言行。

17.暢通投訴舉報渠道,繼續推行有獎舉報制度,鼓勵群眾參與監督,形成群防群控良好局面。

18.公安機關對不遵守單獨居家隔離要求擅自脫離管控的人員,采取強制措施,進行集中隔離,所產生費用由被隔離人員承擔。

責任人:分管宣傳、公安、衛生工作的副職領導,各行政村村書記、村長、委主任

(三)做好重點人群安全轉運

19.精準掌握境外及重點地區來(返)人員健康狀況,認真做好人員排查、體溫檢測等各項工作,由專人專車嚴格按操作規范進行轉運,做到“無接觸轉運”“全封閉管理”“點對點對接”。

20.強化全流程服務管理,形成人員對接、交通運輸、目的地送達、集中管控的完整閉環。

21.加大防疫物資保障力度,按照一級防護標準做好轉運工作人員安全防護,每日對轉運車輛和分流點環境進行消殺,杜絕出現交叉感染。

責任人:分管公安、衛生工作副職領導

(四)全面提升流調工作質量

22.配合縣疾控中心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和個案調查工作,及時向社會公布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癥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等重點人員行程信息,把流行病學調查工作抓實抓好。

責任人:分管公安、衛生工作副職領導、各行政村村書記、村長、委主任

(五)持續加大核酸檢測力度

23.對4月1日以來,所有來自境外和高風險區、中風險區、重點地區來(返)人員、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一般接觸者(即次次密切接觸者)全部進行核酸檢測。

24.擴大檢測范圍,對密切接觸者、境外入境人員、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社會福利養老機構工作人員等重點人群做到“應檢盡檢”,對社區防控人員、母嬰服務人員、復學學生等重點人員“適時抽檢”,其他人群實行“愿檢盡檢”。

責任人:分管公安、衛生工作的副職領導

(六)穩妥推進校園復學復課

25.對于復課師生,要組織學校每月開展2次健康宣傳教育活動,抓好防控制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嚴格執行師生健康情況“日報告”“零報告”和晨(午)檢制度,對因病缺課(勤)師生做好病因追查和登記工作。教室、宿舍、圖書館、體育活動場所、餐廳、教師辦公室、洗手間等要加強環境消殺和通風換氣,每天定期消毒并記錄,通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除體育課外,師生在校期間要隨時佩戴口罩。

26.組織學校設立臨時隔離室,位置相對獨立,若人員出現發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癥狀時,立即進行暫時隔離,并撥打120急救電話,避免私自乘坐公交車、出租車等公共交通工具赴醫院就診。指定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師生或學生家長聯系,掌握其健康狀況。

27.實行錯峰入學,不組織大型師生集體活動;加強防控物資儲備,確保師生口罩4小時更換一個,洗手液、手消毒劑、手套、消毒液等消殺用品滿足使用需求;強化師生飲食安全管理,開展錯時、分批就餐,餐(飲)具要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議師生自帶餐具。

28.嚴格落實師生手衛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觸垃圾后、外出歸來、使用體育器材和學校電腦等公用物品后、接觸動物后、觸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觸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

29.做好其他年級復學復課準備,按照省里最新的規范流程,進一步優化開學方案和應急預案,定期開展應急演練。開學前要對學校進行徹底清潔,消除校園內所有堆積物和垃圾,對物體表面進行預防性消毒處理,所有教室開窗通風。

30.做好病例發生后,學校疫情處置工作,及時隔離密切接觸人員,做好環境消毒,并及時報告屬地疾控部門。配合當地政府做好防控工作。

責任人:鎮中小學幼兒園負責人

(七)嚴密實施重點部位管控

31.配合各行業部門加強重點場所日常監管,督促餐飲、賓館、商超、圖書館等場所,設立疫情防控專員,在經營場所門口對進入人員測量體溫,嚴格執行信息登記、掃描“行程碼”“吉祥碼”、定時通風消殺等舉措;在醒目位置張貼健康提示和肺炎防控知識宣傳頁,及時提醒進入人員佩戴口罩;合理控制人員流量,通過管控分流減少同時進入人數;停止存在明顯交叉感染風險的公眾聚集活動,暫?;蛲七t賽事、考試等大型聚集性活動;增設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并認真做好消毒清理;定期對空調進風口、出風口消毒,確保新風直接取自室外、進風口清潔、出風口通暢;保證廂式電梯排氣扇、地下車庫通風系統運轉正常。

32.規范衛生院日常診療。積極推廣分時段預約診療,醫療機構要設立預檢分診,做好就診人員的測溫、掃碼、登記等工作。嚴格執行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應在相對獨立區域設立臨時隔離留觀場所,用于發熱患者轉運至發熱門診前的隔離留觀。加強院內感染防控,保證20-40%的空床率,落實醫療機構分區管理要求,統籌做好過渡病房設置,對擬收治住院患者及其陪護進行核酸檢測,科學制定患者入院篩查流程,對新收入院的患者進行單間收治,待排除感染后再轉至常規病房進一步住院治療,嚴格住院患者及探視、陪護管理,降低潛在院內感染風險。加強工作人員的健康管理和監測,做到核酸檢測全覆蓋。發現疑似病例、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時,應當于2小時內進行網絡直報;疾控機構在接到報告后,應在2小時內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

33.督促養老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定期消毒并記錄,設立隔離觀察區域,每日至少開展1次人員健康狀況監測(接觸式體溫計要做到個人專用,若不能做到個人專用,則需徹底消毒后再用;非接觸式體溫槍要按照使用要求定期消毒),暫停疫情期間探視和往來活動,加強對后勤采購人員的健康安全管理,防范輸入性疫情發生。

34.對廣場等開放式活動場所,加大人員管控力度;開展廣場舞、體育健身等群體活動人員,相互之間保持1.5米以上距離。

35.組織開展對出租房屋、修配廠等場所的全面排查,層層壓實房主、業主、經營者的主體責任,嚴防死守、嚴密實施,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對于“無碼”“無證”人員,禁止進入公共場所,詳細了解具體情況,采取跟進措施,做到及時納控。

36.機關、站辦所、各村要建立健康監測制度,掌握外出工作人員去程、返程健康狀況,每日監測體溫,出現疑似癥狀及時報告并就醫,不得帶病上班;降低人員密度,減少共用物品、縮短交流時間,保持相互間距,建議每人辦公使用面積不小于2.5平方米;盡量減少人群聚集性活動,利用視頻、網絡、電話等手段召開會議;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日常以通風換氣和清潔衛生為主,對接觸較多的桌(臺)面、門把手、水龍頭、扶手等公用物品和部位進行預防性消毒。

責任人:各站辦所負責人、衛生院院長、各行政村村書記、村長、委主任

(八)著力強化防疫物資保障

37.村屯和居民委要為疫情防控一線人員采購充足的口罩、防護服、口罩、體溫槍等防疫物資,要引導群眾備置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資,如體溫計、口罩、消毒用品等。組織專人幫助做好孤寡獨居老人、監護缺失兒童、殘疾人等物資的采購與配送。

責任人:各行政村村書記、村長、委主任

二、工作要求

(一)強化思想認識,堅持長期作戰

各村、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疫情形勢的復雜性、艱巨性和反復性,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強化底線思維,增強風險意識,按照強調的防控措施和“絕對不能麻痹大意,絕對不能松懈,絕對不能前功盡棄”要求,以常態化的決心、常態化的舉措、常態化的要求,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

(二)加強督導檢查,推動工作落實

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帶頭落實包保責任,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實地開展檢查指導,對各項工作逐一核驗,推動防控措施落細落實。鎮里成立督導檢查組,開展經常性的明查暗訪,現場反饋問題,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漏洞。要強化督查結果運用,對防控不力、敷衍應付、推諉扯皮導致疫情傳播擴散的,依法依規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三)抓好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

各村、各部門要利用宣傳單、廣播、微信、顯示屏等手段,加強健康生活方式和個人防護知識的宣傳普及,引導公眾提高健康素養,科學佩戴口罩,不聚集、不聚餐、不聚會,加強通風消毒,讓健康生活習慣常態化。要突出工作重點,認真指導老年人、兒童、孕產婦、學生、醫務人員等16類重點人群做好個人防護。持續抓好輿情監管,及時、準確、客觀傳染病疫情及防控工作信息,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依法嚴厲打擊傳謠、造謠等行為,避免群眾產生恐慌情緒,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