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建設方案

時間:2022-02-18 10:33:49

導語: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建設方案

為提升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水平,美化、凈化村屯,改善村容村貌,保持村屯干凈整潔,確保農村生活垃圾轉運工作取得實效,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鄉村振興戰略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具體部署,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總體要求,以補足設施短板、構建長效機制為重點,落實地方政府主體責任,保障經費穩定投入,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廣泛動員人民群眾,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進一步建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長效機制,不斷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加快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底,實現全縣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全覆蓋,基本完成農村非正規垃圾點排查整治任務,基本建成一整套支持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和處置體系。

三、轉運方式

(一)各鄉(鎮)、村、屯垃圾轉運工作由政府統一購買服務方式運行。購買服務單位負責對全縣農村村屯垃圾轉運至所在鄉(鎮)的垃圾轉運站。

(二)縣住建局環衛中心負責將鄉(鎮)垃圾轉運站的垃圾轉運至縣生活垃圾處理廠。

(三)各場(站)的垃圾轉運工作,由其自行負責,轉運至最近的鄉(鎮)垃圾轉運站。

(四)垃圾轉運購買服務的前段保潔工作,由所在鄉鎮按原渠道組織開展。

四、責任分工

(一)各鄉(鎮)場按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關于《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及生活垃圾治理實施辦法》和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的《關于縣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及轉運的指導意見》的規定要求,負責指導本行政區域內村屯垃的圾治理和分類工作。(二)在垃圾收集轉運的前段,鄉鎮(村屯)要組織村民對自家的垃圾進行初分,村保潔隊伍要對桶內垃圾進行二次細分;可回收的垃圾由鄉鎮(村屯)組織回收;可降解、易腐的垃圾由鄉鎮(村屯)組織進行降解還田,可填埋的垃圾由鄉鎮(村屯)組織定點填埋處理,剩余需轉運的垃圾由保潔隊伍統一運放至指定地點,由購買服務轉運隊伍負責將需轉運垃圾轉運至所在鄉鎮垃圾中轉站。

(三)政府購買垃圾轉運隊伍要按照省、市行業部門的垃圾轉運操作規范進行轉運,轉運過程中要采取防護措施,轉運垃圾不準丟棄,揚撒,不得有遺失、散落,避免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購買服務垃圾轉運隊伍的轉運車輛設備要符合行業要求、符合村屯實際,特種作業車輛要持證上崗,不得違規操作。轉運車輛要有明顯標示、標識,隨時保持車輛外觀整潔。

(五)各鄉鎮要結合保潔工作的開展,做好村屯內外屯旁、渠旁、溝旁、林旁以及行政區域交界處的散落垃圾清理收集工作,特別要徹底清理整治村屯非正規垃圾點,絕不允許出現非正規垃圾點。

(六)各鄉(鎮)要做好垃圾中轉站的維修和維護工作,保證中轉站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和規范運轉,保證正常接收購買服務隊伍運送的垃圾。

(七)縣住建局環衛中心要對鄉(鎮)垃圾中轉站的垃圾進行及時清運轉場,不得擠壓和延緩轉運,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

(八)行業主管部門要監督檢查垃圾轉運隊伍和轉運體系的運行工作,確保轉運工作高效運轉,體系建設科學合理。

五、保障措施

(一)強化部門協作。各鄉(鎮)場各司其責,齊抓共管,統籌推進,形成分工明確、高效有力的工作機制,確保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到位,全力推進農村垃圾治理工作有序開展。

(二)廣泛宣傳教育。廣泛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的宣傳教育工作,以“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為主題的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農村居民增強環保意識、文明意識和社會公德意識。

(三)強化管理體系。各牽頭部門、鄉(鎮)場,要按照責任分工指導建立本行政區域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生活垃圾管理運行體系的建設工作,全面完成人居環境三年治理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