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鄉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工作方案

時間:2022-03-16 10:10:53

導語:全鄉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鄉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工作方案

為推進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嚴防風險演變、隱患升級導致生產安全事故發生,進一步鞏固安全生產行動成果,深入推進平安和平建設,現就構建安全生產風險查找、研判、預警、防范、處置和責任等“六項機制”,強化安全生產風險管控,特制訂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將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特別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準確把握安全生產的特點和規律,堅持風險預控、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堅持分級管控、分類實施、屬地管理,堅持源頭防范、系統治理、專項整治相結合,強化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增強安全防范治理能力,消除風險隱患,把風險管控挺在隱患前面,把隱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切實解決“認不清”“想不到”“管不到”等問題,有效防范較大事故,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全面提升安全生產工作水平。

二、主要任務

(一)建立風險查找機制,全面排查安全風險

1.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沉,明確風險點查找、辨識工作的范圍和工作要求,全面分析可能發生事故的領域、部位和關鍵環節,找準、找全安全生產風險點。

2.各村、有關單位,要組織本轄區、責任區、監管行業領域制定完善安全風險點查找指導手冊,明確安全風險查找的具體依據和標準,并作為基層單位組織開展風險點查找的依據,解決“查什么”“怎么查”等問題,提高發現安全風險的能力。

3.各村、有關單位,要依據安全風險點查找指導手冊和有關標準規范,組織本轄區、責任區及監管生產經營單位全面深入徹底地排查各類安全風險特別是重大安全風險,確保不留死角和盲區,切實查清風險點的分布情況,摸清各類風險點的底數,并建立完整臺賬。鼓勵運用第三方專業力量參與安全風險排查,為安全風險管控工作提供技術支撐。

4.各村、有關單位,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風險點信息采集、審核、報送機制,并負責匯總編制本地的安全風險點清單,錄入風險點管理信息系統。各單位要認真篩選、確認提交的風險點信息,并根據風險點變化情況,做好動態實時更新。

(二)建立風險研判機制,科學應對安全風險

1.建立健全安全風險評估分級標準體系。各村、有關單位,要對查找出的風險點進行科學評估,綜合考慮起因物、誘導性原因、致害物、傷害方式等,合理進行風險分類,分析風險引發事故的概率和后果,并結合本地區、責任區、監管行業領域實際,研究制定區域性、行業性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分級標準,為開展風險分級管控提供依據。安全風險評估過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關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險源、勞動密集型場所、高危作業和受影響的人群規模等。

2.加強安全風險研判常識教育培訓。各村、有關單位,要經常性組織開展安全風險研判常識培訓,提高風險研判工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指導安全風險管控工作。

3.建立安全風險管控數據庫。各村、有關單位,要在風險點信息采集、分類分級基礎上,建立每一處風險點的分布、狀態、現場管理和監管責任單位、責任人等風險管控數據清單。依托全省統一的風險點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安全風險狀況的實時分析和動態管理,繪制風險點空間分布、安全風險等級分布電子圖。

(三)建立風險預警機制,增強風險防控的主動性

1.加強安全風險預測預警工作。充分運用先進信息技術,對發現的風險點和安全隱患,加強安全管理,加強預測預警,做到早預警、早干預,及時督促整治,增強風險管控的主動性和預見性。

2.建立安全風險預機制??茖W實行預警分級,按照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將安全風險預警由高到低分為Ⅰ、Ⅱ、Ⅲ、Ⅳ四個等級,依次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表示,定期對紅色、橙色安全風險進行分析、評估、預警。

3.建立安全生產風險公告制度。對各類風險點特別是高等級風險點,要在醒目位置和重點區域設置安全風險公告欄,制作安全風險告知卡等,標明主要安全風險、危害因素、風險預防、事故后果、應急措施及報告方式等內容。落實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崗位責任,建立企業安全風險公告、崗位安全風險確認和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

4.建立健全安全風險信息通報機制。各村、有關單位,要定期進行安全生產形勢分析,及時安全風險預警信息。根據風險發展變化,實時調整預警級別,明確解除預警的條件。

(四)構建風險處置機制,確保風險可防可控

1.針對不同風險點可能發生的后果,采取科學有效措施,實行風險差異化處置。突出加強對高等級風險點的監管力度和檢查頻率,認真分析風險產生的原因,提出風險防控措施,落實隱患整改,有效降低安全風險。

2.制定事故初期處置的程序和基本步驟,強化一線人員在事故初期第一時間化解險情和自救互救的能力。堅持搶早搶小,加強事故初期處置,防止事故擴大和次生事故發生。

3.針對不同類型風險點和可能發生的情況,制定科學周密的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有針對性的應急演練、技能競賽和人員避險自救培訓,提升應急救援技戰術水平和科學救援能力。

4.按照預案和響應等級,統籌調度救援力量,準確應對險情,科學組織施救,并妥善處理善后工作,加強輿情引導,回應社會關切。

5.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建設。落實應急必備的物資、裝備、器材;加強專業化應急隊伍建設,經常性組織應急演練專業化培訓,提高風險處置的保障能力。結合全鎮高危行業分布情況,采取政企共建、企業聯合等模式,建設骨干應急救援隊伍,提升基層專業救援隊伍專業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村、有關單位,要把構建“六項機制”強化安全生產風險管控作為推進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抓手,列入重要議事議程,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分工和責任,推進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村、有關單位,要定期研究部署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工作,推動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工作制度化、常態化。

(二)強化宣傳培訓。各村、有關單位,要圍繞安全風險點查找、研判、預警、防范和處置,分層級、分行業領域組織培訓,提升安全生產風險管控的能力。要加強輿論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大力宣傳構建“六項機制”的內涵,提高全社會對安全生產風險管控重要性的認識,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三)強化工作保障。鎮政府統籌各類安全生產專項資金用于構建“六項機制”;要加強安全生產風險點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管理,實現數據及時更新,為強化安全生產風險管控提供技術支撐;要配齊配強技術裝備,提升發現、防范、處置風險的能力。

(四)強化激勵考核。加大政策引導力度,綜合運用經濟和行政等手段,推動構建“六項機制”。將構建“六項機制”、強化安全生產風險管控納入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考核內容,發揮考核引導作用,促進工作責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