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方案

時間:2022-08-06 04:46:29

導語: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方案

根據《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關于印發省2021年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皖農市〔2021〕74號)精神,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持續提高農民收入提供有力支撐。全面推進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實現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能力明顯提升,產后損耗顯著下降,產銷對接更加順暢,特制定本方案。

一、思路目標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注重需求側管理,堅持“農有、農用、農享”的原則,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圍繞鮮活產品,聚焦新型主體,相對集中布局,標準規范引領,農民自愿自建,政府以獎代補,助力降損增效,全面推進我省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推動產地冷藏保鮮能力、商品化處理能力和服務帶動能力顯著提升,促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加快實施、農產品產銷對接更加順暢、小農戶與大市場有效銜接,更好滿足城鄉居民需求。

二、建設內容及任務

(一)建設內容。

1.通風貯藏庫。在耐貯型農產品主產區,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因地制宜建設地下、半地下貯藏窖或地上通風貯藏庫,采用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相結合的方式保持適宜貯藏溫度。

2.機械冷庫。根據貯藏規模、自然氣候和地質條件等,采用土建式或組裝式建筑結構,配備機械制冷設備,新建保溫隔熱性能良好、低溫環境適宜的冷庫和果蔬速凍庫;也可對閑置的房屋、廠房等進行保溫隔熱改造,安裝制冷設備,改建為機械冷庫。

3.氣調貯藏庫。在呼吸躍變型農產品主產區,建設氣密性較高、可調節氣體濃度和組分的氣調貯藏庫,配備有關專用氣調設備,對商品附加值較高的產品進行氣調貯藏。

4.預冷及配套設施設備。根據產品特性、市場發展和儲運加工的實際需要,可建設或配套建設強制通風預冷、差壓預冷或真空預冷等預冷庫或預冷設施,配備必要的稱量、清洗、分級、檢測、信息采集等設備以及新建貯藏設施專用的供配電設備。

(二)建設任務。

2021年,支持一批新建或改擴建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

三、資金支持

(一)支持對象。

依托縣級以上示范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及已登記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下簡稱“建設主體”)實施。

(二)補助標準。

根據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有關要求,采取“雙限”適當支持。按照不超過建設設施總造價的30%進行補貼,單個主體補貼規模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改擴建及第二次申報冷庫設施建設要嚴格區分已建、已有設施與改擴建、新建投資,以改擴建、新建投資作為補貼測算基數。建設主體與企業聯合建設的冷庫群要產權明晰,投資主體明確,企業投資不得計入補貼測算基數。建設主體投資的冷庫設施與企業投資的冷庫設施在物理上要能分割清晰。對農民合作社獲得的財政直接補助形成的資產要量化到全體成員并記載在成員賬戶中;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獲得的財政直接補助形成的資產要量化為集體成員持有的股份。

四、進度安排

各建設主體要準確把握政策,完善工作流程,按照自愿申報、自主建設、定額補助、先建后補的程序,實行申請、審核、公示到補助發放全過程線上管理,確保公開公平公正。

(一)組織立項申報。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7月20日前啟動立項申報工作,并于申報工作啟動前10個工作日向社會公布本地實施方案、補助控制標準、申報方式、舉報電話等重點信息和相關事宜,指導相關建設主體下載農業農村部重點農產品市場信息平臺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信息系統APP或農業農村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息直報系統APP,開展申報工作。堅持建設主體自愿申報,按規定提交申請資料,對真實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負責,并承擔相關法律責任。8月20日前,建設主體完成線上申報工作。9月10日前,區農業農村局完成立項審核,公示通過審核的建設主體及建設內容等信息,未通過審核的主體及時給予反饋。

(三)自主開展建設。建設主體要按照農業農村部和省制定的參考技術方案要求,自主選擇具有專業資質和良好信譽的施工單位開展建設、采購符合標準的設施設備。建設主體對建設和采購的設施設備擁有所有權,同時承擔安全建設運營的主要責任。建設主體應于11月10日前完成設施建設,并向區農業農村局提出驗收申請。

(四)及時組織核驗。建設主體提出驗收申請后,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會同相關部門,對設施建設的規范性、申報內容的一致性、技術方案的符合性等開展核驗,有條件的可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驗收。驗收工作應于驗收申請提出后15個工作日內完成并及時公示。探索將合法收據、普通發票和完整建設記錄等納入核驗憑據范圍。核驗工作應于12月1日前完成。對不符合驗收要求的,及時通知建設主體進行整改。

(五)兌付補助資金。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按照職責分工和時限要求,于12月10日前向通過驗收的建設主體發放補助資金,并公示補助發放情況。對享受補助的冷藏保鮮設施,應設立專門的標識和編號。

(六)開展總結和績效自評。區農業農村局、區財政局組織建設主體開展工作總結和績效自評,于12月20日前向省農業農村廳、財政廳報送整體建設情況總結、及其績效自評報告。

五、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農業農村局、財政局要高度重視,明確職責分工,密切溝通配合,健全工作機制,科學確定實施區域,強化信息手段運用,加強全過程管理。每月底開展一次建設進度調度,適時開展現場抽查。要加大對任務實施經營主體督導調度力度,確保設施建設任務規范、序時完成。要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聯合工作機制,成立工作專班,負責項目建設申報、審批、公示、實施、驗收等工作。鼓勵開展“一站式”服務,保證工作方向不偏,資金規范使用,建設取得實效。

(二)加大政策支持。要統籌用好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支持開展設施建設。要主動協調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充分發揮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鼓勵創設冷藏保鮮設施建設專屬信貸產品。要加強與發改、自然資源等部門溝通,按照《省發展改革委關于階段性降低涉農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等有關事項的通知》(皖發改價格函﹝2020﹞88號)、《省自然資源廳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服務鄉村振興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皖自然資規〔2020〕1號)等文件要求,對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用地納入農業設施用地管理。鼓勵通過入股、租用等方式將村集體閑置房屋、廢棄廠房或經營性建設用地等用于設施建設。在明確設施產權歸建設主體所有、合理確定合作方式和收益分配的基礎上,鼓勵與批發市場、郵政快遞、電商平臺等企業開展合作,試點示范支持一批田頭公益市場。

(三)高效使用資金。財政部門要會同農業農村部門切實加強資金監管,按程序和標準及時兌付補助資金。要加強與中央財政及省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管理支持項目的銜接,區分重點、統籌安排,避免交叉重復。

(四)嚴格風險防控。要建立設施建設內部控制規程,規范業務流程,強化監督制約,開展廉政教育。要制定核驗標準、嚴格核驗程序,壓實建設主體責任,確保設施質量。農業農村部門要公布舉報電話,受理農民群眾舉報,對舉報線索進行核查。對倒賣補助指標、套取補助資金、搭車收費等嚴重違規行為,要堅決查處。

(五)加強宣傳示范。要通過發放明白紙、張貼宣傳畫、現場教學和建設樣板庫等方式,開展專業化、全程化、實用化培訓,提升政策實施效果。鼓勵結合實際探索開展市場信息數據采集,加強與郵政、快遞、電商等企業合作,促進區域內設施資源整合,實現上游產品和下游服務高效對接,拓展延伸產業鏈供應鏈。要及時總結先進經驗,綜合運用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渠道強化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