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水域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09-15 03:16:03
導語:街道水域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扎實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效果,有效解決我街道水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現制定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貫徹落實全省總河長會議精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科學治理、系統長效的工作方針,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在全街道全面實行水域環境綜合整治,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管理保護體系,為維護水生態環境、實現水功能永續利用提供保障。
二、實施范圍
全街道范圍內所有河流、湖泊、水庫、塘壩、溝渠及其他水域。
三、目標任務
(一)工作目標
按照系統治理、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的要求,深入推進水域環境綜合整治。重點實施“治理污水、整治四亂、生態提升、依法監管”四大措施,實現水資源、環境、生態功能明顯提升,水質有效改善,管護水平明顯增強。全面消除黑臭水體和河湖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四亂”現象,通過持續不斷努力,使水環境得到根本改善,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水生態實現良性循環,最終實現建設“河暢水清、岸潔堤固、河湖秀美、生態西董”的總目標。
(二)主要任務
1.加強入河排污綜合整治。嚴格水功能區監督管理,配合縣級職能部門從嚴核定水域納污能力,嚴格入河排污口設置審批。摸清排污口現狀,分類采取入河排污整治措施,加大入河排污的綜合整治力度。切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禁止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設置排污口,保障飲用水水源安全。
2.全面治理城鄉生活污染,防治工業污染。結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清理全街道水域岸線范圍內的生活垃圾,提升村居治理效果。嚴格環境準入,提高工業企業污染治理水平。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改造等重點工程,加強配套管網建設和改造,實行雨污分流,推進污泥安全處置。
3.防治畜禽養殖污染。持續加大禁養區和限養區的管控力度,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小區)和養殖專業戶。加強規?;笄蒺B殖場治理,配套建設糞便雨污分流及污水貯存、處理、資源化設施,堅決杜絕糞污清理不及時、直排入河湖和形成黑臭水體。
4.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在河湖管理保護和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區域,引導和鼓勵農民調整種植結構,減少面源污染。全面推廣低毒、低殘留農藥,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嚴格控制主要糧食產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
5.持續整治河湖“四亂”。按照河長制關于岸線管理及河湖管護要求,嚴厲打擊涉河湖庫塘違法行為,集中清理亂占、亂采、亂堆、亂建“四亂”行為,維護河湖庫塘管理保護良好秩序。
6.生態提升行動。實施河道綜合整治,堅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統籌兼顧,開展河道水毀修復、清淤疏浚、建壩蓄水、岸線綠化,提高河道行洪排澇和調水蓄水能力,廣泛采取生態護坡工程、建設沿河林帶、水景觀及生態親水岸線、創建水利風景區等措施,打造生態水系。
7.加強執法監管,突出長效治理。以水利、環保部門為主導,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加大對重點水域岸線的保護管理,充分發揮各部門涉及河湖管理保護的執法職能,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現有河湖庫塘管理制度,確保工作規范有序、有章可循。建立實時、公開的工作臺賬,及時掌握日常巡查、問題通報、責任落實等信息,實行動態監管,確保取得長效。
四、保障措施
1.強化組織領導,凝聚工作合力。街道成立水域環境綜合治理工作小組,辦事處主任擔任組長,分管水利、環保工作的副主任擔任副組長,成員單位包括水利站、環保所、綜治信訪辦、宣傳辦、財政所、村建辦、農技站、經濟發展辦、文體旅游辦和各管理區黨總支。
2.明確職責,壓實責任。堅持“屬地負責、對口整改”原則,各管理區和所轄村莊全面落實好村居范圍內的主體責任;各成員單位履行行業職責,協同推進問題整改。水利站負責河湖“四亂”、水庫和水閘運行、安全度汛隱患、河道建筑物管護、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等問題整改;環保所負責水污染防治以及非法排污、農村生活污水等問題整治;村建辦負責城鎮排水網絡雨污分流等基礎設施建設與監管,傾倒建筑垃圾等問題的整治;農技站、畜牧獸醫站要負責好農業面源污染、畜禽養殖污染等鏈條,提供治污技術支持,確保治理方案取得實效。
3.以推進河(湖)長制為抓手,形成長效機制。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各項制度,鎮村級河湖長要切實履職盡責,履行河湖長制工作第一責任人責任,主動深入河湖一線,對排查出的河湖問題要加強督導檢查,推動問題整改。
4.宣傳引導。各單位要廣泛宣傳水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有效發揮媒體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用,增強保護意識。著力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自覺防污治污,大力發展綠色循環經濟;鼓勵引導“民間河長”、志愿者服務隊參與水域環境綜合整治,進一步增強城市鄉村、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各界對水域保護的責任意識,積極營造共同關心、支持、參與監督生態環境保護的良好氛圍。
- 上一篇:市農業農村局工作要點
- 下一篇:科技局機關創建行動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