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方案
時間:2022-10-08 03:42:09
導語:企業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和省委、省政府“人人持證、技能社會”的工作部署,根據市委、市政府辦公室印發的《“技能”建設工作方案》(辦發2021〕13號)精神,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目標任務
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及市屬國有企業開展全方位、大規模、多層次、高標準職業技能培訓。2021年10月底前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5萬人,其中持證技能人才3000人(含新增高技能人才300人)。各縣(市、區)培訓計劃任務見附件。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及市屬國有企業實施職工培訓
全覆蓋、安全技能培訓全覆蓋。高危行業企業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能培訓持證率達到100%、一線技術技能崗位職工,取得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或專業技術類證書。
二、強化組織實施,保障培訓實效
(一)培訓對象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職工(含在企業工作的勞務派遣人員)及市屬國有企業職工。參訓人員必須由企業提供工作證明或勞務證明。
(二)培訓專業
1.堅持需求導向。要緊扣企業持續向好發展的培訓需求,完善企業培訓需求信息收集、分析、研判的服務體系,動態掌握產業工人、企業職工相關行業培訓發展方向及個人培訓意愿的專業需求,為更加精準做好培訓服務提供有力信息支撐。
2.聚焦轉型發展。圍繞我市“十大產業集群”、“合(和)汽(氣)生材(財)”新興產業地標,緊扣企業轉型出雛形的目標任務,加大轉型緊缺技能專業培訓力度,為全市產業轉型搶占中高端、進入關鍵環提供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3.創新培訓內容。加強職業技能、通用職業素質等綜合性專業培訓,將職業道德、職業規范、工匠精神、質量意識、法律意識和相關法律法規、安全環保和健康衛生貫穿職業技能培訓全過程。加大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職業新技能的專業培訓力度。
4.完善專業設置。針對企業職工職業培訓人數多、專業雜的情況,及時與人社部門進行溝通,最大限度滿足開展培訓工作的專業需求。經工信部門同意后,即可全面開展職業培訓工作。
(三)培訓模式
企業具備條件的可自行開展培訓,凡是經人社部門認定具有技能培訓資質的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均可與企業加強合作,積極承擔培訓任務。合作開展培訓工作的企業需與培訓機構簽訂合作培訓協議,明確培訓工作保障措施等內容。
鼓勵企業自建培訓場地,設立職工培訓中心,組建專門培訓團隊。支持企業申報建設國家級、省級、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技能大師工作室。支持具備相應資質的培訓機構開展職工技能評價工作,提高企業職工持證率。
(四)培訓組織
各企業和培訓機構要堅持需求導向、聚焦轉型發展、創新培訓內容、完善專業設置的要求,廣泛組織開展崗前培訓、在崗培訓,大力開展職工職業技能培訓。鼓勵企業與參訓職工協商一致靈活調整工作時間及培訓時間,保障職工參訓期間應有的工資福利待遇。
各企業應建立健全培訓管理制度,制定培訓方案和培訓計劃,每期培訓班培訓計劃(含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方式、教學內容、考核方式、考核標準等)、課程安排(含具體時間、課時、教學場地、講師等)應于開班前兩周報屬地工信部門備案。培訓結束前培訓班負責人應提前聯系屬地工信部門組織培訓評價考核。培訓班結束一周后,企業應向屬地工信部門申報培訓情況報告
(五)培訓補貼
1.職工培訓。各企業職工參加崗前培訓、安全技能培訓、在崗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等綜合性培訓,參加職業資格或技能等級培訓,按規定給予職業培訓補貼(不含差旅費、交通費、食宿費、獲獎人員獎金和工雜等其它費用)。
補貼標準:各企業職工培訓符合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范圍的,培訓時間不少于3天,按照參加培訓人數給予企業每人300元的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與培訓機構合作開展職工培訓的企業,按照合作培訓協議將培訓補貼支付至培訓機構。
申報材料:企業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文件或培訓方案,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資金申請表(包括培訓時間、培訓方式、培訓內容、與實名制系統一致的培訓人數和取證人數、基本賬戶等)、企業法人簽字、加蓋公章承諾真實性。
2.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企業職工參加在崗培訓和崗前培訓中必須使用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通過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申領補貼。
申領步驟:
(1)企業在開展培訓前,需制定培訓工作(計劃)方案,經工信部門審核同意后到人社部門備案,企業填報《培訓機構錄入電子券系統備案表》,人社部門將企業信息錄入金保信系統,人社部門審核后開通企業應用電子券權限。各縣(市、區)人社部門同步將《培訓機構錄入電子券系統備案匯總表》上報市人社局備案。
(2)企業向人社部門申領電子培訓券,填報《定向發放電子券備案表》、《培訓人員花名冊》、《定向發放電子券承諾書》紙質版和電子版。人社部門定向制發企業職工電子培訓券,企業將職工“民生”APP上電子培訓券按培訓工種掃券。
(3)企業在開班培訓前,通過省人社廳網站-“網上辦事大廳”-“就業創業網上服務大廳”端口,自行注冊登錄,將參加培訓職工的電子培訓券和企業相關信息錄入實名制信息系統。
(4)企業按照培訓方案實施培訓。培訓完結后,企業按照規定將申請培訓補貼資料報送工信部門審核,報送人社、財政部門復核,經審核無誤后,財政部門按規定撥付培訓補貼資金。與培訓機構合作開展職工培訓的企業,按照合作培訓協議將培訓補貼支付至培訓機構。
以上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原則上實行屬地申請原則,企業、培訓機構等培訓主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補貼資金申請及發放等由所在地工信、人社、財政部門統籌管理。
三、強化組織保障,加強監管合力
(一)強化組織領導。各縣(市、區)工信部門與人社部門、財政部門要加強溝通對接,持續優化業務辦理流程,提高補貼審核發放效率,確保補貼資金發放到位。
(二)落實主體責任。企業是職工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的責任主體,企業主要負責人要提高認識,組織制定覆蓋全員的技能提升培訓計劃,著力提升職工基本技能水平能力。
(三)健全工作機制。各縣(市、區)工信部門與人社部門應建立全流程銜接配合機制,形成工作合力,對培訓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監管。要加強培訓過程的指導和抽查,培訓結束后的考核評價,確保培訓組織得力,取得實效。
(四)強化監督檢查。建立進展情況上報制度,各縣(市、區)工信部門要會同人社部門,定期將培訓實施情況上報市工信局和市人社局。各相關部門應強化監督檢查,確保政策落地見效,對不合規的培訓項目不予補貼,對以虛假培訓套取、騙取資金的單位和個人依法依紀嚴懲,列入失信名單,實行政府聯合懲戒。
- 上一篇:縣農村戶廁改造實施方案
- 下一篇:加強新時代文物保護利用工作意見
精品范文
10企業市場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