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實施方案
時間:2022-10-26 05:22:14
導語:耕地和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六嚴禁”和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八不準”政策,實現對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管理,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中發〔2017〕4號)、《中共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深化制度創新強化耕地保護的意見》(魯辦發電〔2020〕133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的通知》(政辦發明電〔2021〕15號)等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總書記關于耕地保護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全覆蓋為目標,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加強我縣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充分調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積極性,凝聚耕地保護合力,牢牢守住耕地紅線、生態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嚴保嚴管。強化耕地保護意識,嚴格控制非農建設占用耕地,保護好各類耕地資源,對已經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不得違法違規建設、占用、破壞。
(二)堅持屬地管理。按照行政管轄和土地權屬,壓實屬地責任,構建“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和村民小組(生產隊)等多級田長制,真正實現全覆蓋、無死角,全面落實好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
(三)堅持統籌協同。充分調動基層政府、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好保護耕地第一責任人作用,實行激勵約束機制并舉,建立完善監管評價制度;縣政府有關部門要做好政策性支持及業務指導。全縣各級各部門統籌協同、上下聯動,形成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合力。
三、總體目標
到2021年年底前,全面建立和實施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6月底前,完成田長制試點工作;8月底前,全縣不少于50%的鄉鎮(街道)建立和實施“田長制”;12月底前,全縣所有鄉鎮(街道)全面建立和實施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實現“塊塊有田長、月月有巡查、件件能報告、事事有落實”的工作模式,確保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數量穩定、質量不降。
四、工作安排
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建立和實施工作分四個階段開展。
(一)宣傳動員階段
1、縣政府召開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動員會,統一思想、壓實責任,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2、各鄉鎮(街道)召開專題會議,確定建立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領導小組人員及各級田長人員名單、編制實施方案、考核獎懲制度,將相關文件資料上報縣自然資源局。
3、縣自然資源局做好信息收集匯總建檔等工作。
(二)實施階段
1.各鄉鎮(街道)聘請技術單位完成圖斑提取、數據處理、公示牌設計工作。公示牌標明保護面積范圍、示意圖、責任人、舉報電話、各級田長名單及職責、保護耕地相關政策等內容,同時增設二維碼,通過微信掃碼獲取該區域耕地、永久基本農田范圍、面積及負責人相關信息。
2、各鄉鎮(街道)在國、省、縣、鄉公路沿線醒目位置分別設立一、二、三級“田長制”公示牌,每個鄉鎮(街道)原則上不少于10個。同時在村委活動場所做好制度牌上墻、張貼宣傳標語工作。
3、各鄉鎮(街道)壓實責任,各級田長層層簽訂責任書。責任書明確保護責任范圍、保護原則、本級田長責任及懲獎措施,由責任人簽字并加蓋公章。
4、各鄉鎮(街道)建立田長巡查制度,一級田長每月至少進行一次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巡查,二級田長每半月至少進行一次巡查,三級田長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對責任區域內地塊的巡查,各級田長對巡查情況做好記錄,形成臺賬。
5、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提高監管水平。各鄉鎮(街道)出資租賃鐵塔設備,給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安裝“天眼”,適時開發“田長制”app,建立智能監測平臺,對轄區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進行實時監控,一經發現破壞耕地等違法行為,及時進行預警并把違法位置等信息通過“田長制”app實時發送至各級田長。
(三)檢查督導階段
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與縣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組成聯合督導組,深入各鄉鎮(街道)進行督導,督導結果直接上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對進度緩慢的鄉鎮(街道)進行通報。
(四)總結驗收階段(
各鄉鎮(街道)將“田長制”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存檔,由縣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等相關單位組織驗收??h自然資源局負責建立田長數據庫,并實時更新,同時對已安裝的公示牌進行測量定位,對各級田長在日常巡查中建立的巡查臺賬進行抽查、檢查。
五、田長設置及職責
(一)分級設立田長
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分層設置農田網格,建立以行政村為基本單位的網格化管理機制,實行分級負責制,各級田長對本轄區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質量負責。全縣設立總田長1名,由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各鄉鎮(街道)設立一級田長1名,由鄉(鎮)長、街道辦事處主任擔任;各鄉鎮(街道)管區設立二級田長1名,由管區負責同志擔任;各村(社區)設立三級田長1名,由村(社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有條件的村(社區)可進一步細化責任,設立四級田長。
(二)明確田長職責
1.總田長??偺镩L負責落實本轄區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制定本轄區田長制實施辦法和考核獎懲辦法;指導、協調、督促轄區內一級田長做好相關工作;負責組織宣傳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相關政策;定期向上級政府報送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情況;對下一級田長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情況組織開展年度考核;及時依法查處轄區內各類違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行為,并監督整改到位。
2.一級田長。一級田長負責本鄉鎮(街道)范圍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分解落實轄區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制定本鄉鎮(街道)田長制實施辦法和考核獎懲辦法,確保下級田長落實到位;在本鄉鎮(街道)范圍內宣傳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相關政策,認真落實上級工作部署;定期巡查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情況;定期召集下級田長開會部署相關工作,針對下級田長組織開展耕地保護政策培訓;定期向縣政府報告相關工作情況。
3.二級田長。二級田長負責轄區范圍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分解落實轄區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確定三級田長人員;在轄區范圍內宣傳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相關政策,認真落實上級工作部署;定期巡查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情況;定期向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報告相關工作情況。
4.三級田長。三級田長是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的實施者和直接責任人,對責任區域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負總責。負責對責任區域定期巡查,對非法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建房、建廠、建窯、挖砂、取土、養殖、造湖造景、堆放固體物以及排放、傾倒污染物等行為依法依規予以勸阻,無法阻止的,及時向上級田長報告;發現轄區內出現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撂荒或“非農化”“非糧化”現象,要及時對承包戶進行教育引導,必要時向上級田長報告,確保耕地恢復種植;定期向上級田長報告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情況,緊急情況及時報告;協助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有關部門對耕地生產配套設施實施管護,負責維護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和田長制公示牌;負責對責任區域內各地塊承包人做好宣傳教育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h自然資源局負責統籌推進全縣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各項工作,縣政府有關部門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高度重視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田長制”建立和實施工作,主要負責同志擔負起第一責任人責任,加強督導,壓實責任,定期調度所轄區域內田長制具體工作落實情況,真正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
(二)建立聯動機制。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逐級落實田長責任制,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落實責任,夯實任務。下級田長定期向上級田長匯報本轄區內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情況,提出存在問題及工作建議。上級田長及時將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和任務傳達落實給下級田長,對下級田長反映的問題,及時解決或上報上一級田長,不定期檢查田長制工作執行情況,形成“上報下查”上下聯動機制。
(三)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新聞媒體、互聯網等平臺,加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糧食安全政策宣傳工作,提高群眾耕地保護意識。向社會公開田長職責范圍及監督電話等有關信息,各鄉鎮(街道)、村(社區)至少要設立20塊田長制保護標志牌,標明保護面積范圍、保護措施、示意圖、責任人、田長及舉報電話,對舉報屬實準確的予以獎勵,形成全社會關注、公眾參與、齊抓共管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良好局面。
(四)完善考核獎懲機制。要強化田長制工作資金保障,各鄉鎮(街道)負責統籌安排本區域內的工作經費,確保工作開展經費、激勵資金等落到實處。加大對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的督導考核力度,各級田長都要對轄區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質量負總責。“田長制”工作納入鄉鎮(街道)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對年度履職情況進行通報。對履職到位、表現突出的田長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的進行約談問責。
- 上一篇:工業標準地出讓實現拿地即開工實施辦法
- 下一篇: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示范縣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