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中小學五項管理工作方案
時間:2022-11-29 04:34:46
導語:加強中小學五項管理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和省關于中小學“五項管理”(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我縣各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結合實際,制定縣加強中小學“五項管理”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教育部關于中小學生作業管理、睡眠管理、手機管理、讀物管理、體質管理工作的相關通知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教育規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育人方式改革,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規范學校辦學行為,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引導全社會樹立科學教育質量觀和人才培養觀,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任務目標
聚焦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健康“五項管理”領域薄弱環節,強化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責任,建立長效監督管理機制,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負擔,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具體措施
(一)嚴格作業管理
1.嚴格選用教輔材料。各學校要嚴格執行《省教育廳等四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省中小學教輔材料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教〔1〕號)規定,規范選用程序,堅持“五限原則”,減輕學生負擔。
2.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各學校要確保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可在校內安排適當鞏固練習;小學其他年級每周由班級各科教師協調,嚴格控制好每天書面家庭作業總量,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0分鐘。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總量。
3.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堅持“精選、先做、全批、講評”原則,精心設計學生作業;分類管理、因材施教,分層布置學生作業;嚴格控制學生完成作業時間和作業量,杜絕機械、重復的無效作業;提倡學校結合學情選編、改編、創編作業,重視學生糾錯,提高作業效率;加強學校雙常規管理、檢查與考核;不使用手機布置作業,不給家長布置作業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提高作業設計質量。
(二)加強睡眠管理
1.保障學生睡眠時間。各學校通過主題班會、健康知識講座、家長會等多種途徑,積極向教師、家長、學生宣傳健康睡眠和就寢時間要求,并引導家長、學生嚴格按要求落實。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小時,初中生應達到小時,高中生應達到8小時。要求教師科學適量布置書面作業,避免因學生回家完成作業時間太長,擠占睡眠時間。
2.嚴格學校作息時間。小學和初中冬季到校時間不得早于7:、高中不得早于7:30,夏季可相應提前15分鐘到校;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中學一般不早于8:00;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學生,學校應提前開門、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課間休息和下午上課時間,有條件的學校應保障學生必要的午休時間。寄宿制學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確保學生達到規定睡眠時間要求。
3.合理安排就寢時間。中小學校要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宣傳引導,指導家長和學生科學制訂周內、周末、節假日和寒暑假作息時間表。在保證學生睡眠時間要求前提下,結合學生個體睡眠狀況、午休時間等實際,合理確定學生晚上就寢時間,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規律作息、按時就寢。小學生就寢時間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學校和教師應告知家長,個別學生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家長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教師應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加強學業輔導,提出改進策略,如有必要可適當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寄宿學生由學校按要求落實就寢時間管理。
4.培養良好作息習慣。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團隊活動、科普講座以及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于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極端重要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引導家長重視做好孩子睡眠管理,指導家長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就寢環境,確保學生身心放松、按時安靜就寢。家校合力逐步培養學生良好作息習慣,避免學校減負、家庭增負。
5.建立睡眠管理長效機制。各學校通過調查問卷、統計分析等形式,對學生就寢時間、睡眠時長、影響睡眠的因素等方面做充分了解,客觀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本校學生睡眠管理措施。
(三)加強手機管理
1.加強教育引導。各學校要通過國旗下講話、班團隊會、辯論會、板報、演講、心理輔導、校規校紀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讓學生充分客觀認識到手機對自身健康、學習、生活的利弊,引導每位同學從自身做起,提高信息素養和自我管理能力,科學理性對待并合理使用手機。
2.細化管理措施。各學校將手機管理納入學校日常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本校學生手機管理具體辦法,明確統一保管的場所、方式、責任人,提供必要保管裝置。在收繳手機過程中,如出現學生不予配合的,視情節輕重通知家長到校配合教育,避免簡單粗暴管理行為。教師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
3.加強家校溝通。各學校利用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等多種形式,把手機管理工作的相關要求告知家長,宣傳過度使用手機的危害性和加強管理的必要性。引導家長履行教育職責,加強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督促管理,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
4.建立學生與家長溝通渠道。學校要通過設立校內公共電話、建立班主任溝通熱線等措施,熱情做好服務,滿足學生與家長的通話需求。
(四)規范讀物管理
1.規范課外讀物管理和推薦。各校成立由校長牽頭,教導處、學科教研組長、骨干教師、圖書室管理員、家長代表組成的課外讀物管理工作組,負責本校學生課外讀物的管理和推薦工作。對于《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第六條規定的“十二種情形”的圖書,禁止進入校園或推薦選用為中小學生課外讀物。學校圖書室購買課外讀物按照《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有關規定執行。推薦進校園的課外讀物以教育部《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0年版)》(見附件)為主,必須堅持《辦法》第四條“方向性、全面性、適宜性、多樣性、適度性”原則,符合第五條“主題鮮明、內容積極、可讀性強、啟智增慧”四個標準內容,遵守第八條推薦程序。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在校園內通過舉辦講座、培訓等活動推薦、銷售課外讀物。各學校對于接受捐贈的讀物,要明確讀物來源,嚴格審查讀物內容,上報教體局進行審核把關。
2.定期清查學生課外讀物。各校對校園圖書室、閱覽室、班級圖書角、學生書包讀物對照《辦法》中“十二種情形”進行定期清查,發現問題讀物及時予以有效處置,消除不良影響。各學校要通過家長會、致家長一封信、家訪等方式,使廣大家長熟知教育部《辦法》中規定的“十二種情形”不宜讀物,并對家藏圖書進行排查,發現不符合要求的圖書應剔除,禁止學生閱讀,并指導家長按照“原則”和“標準”購買健康書籍。
3.發揮課外讀物育人功能。學校堅持倡導學生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各學校對現有圖書是否符合中小學生認知發展水平,滿足不同學段學生學習需求和閱讀興趣,圖書室、閱覽室借閱管理方式是否方便學生借閱等進行自查整改。各中小學堅持“五育”并舉,著眼學生全面發展,圍繞核心素養,緊密聯系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實際,滿足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閱讀需要,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4.加強學生電子讀物管理。各校要加強對學生電子產品使用的宣傳教育,引導學生理性對待各項電子、數字讀物閱讀活動,嚴防不良信息、文章、讀物對中小學生的毒害。
(五)加強體質健康管理
1.加強體質健康教育引導。各校通過家長會、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加強對學生體質健康重要性的宣傳,向家長和中小學生普及健康知識,宣傳運動在增強體質、促進健康、預防肥胖與近視、錘煉意志、健全人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強體質健康管理的意識和能力。
2.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各中小學校要落實《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政辦發〔6〕號))和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關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剛性要求。定期組織體育教師進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等內容的學習培訓,定期進行集中備課和教研,開展體育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提高體育教師業務技能,保質保量開齊上好體育課,確保不以任何理由擠占體育課和學生校園體育活動。
3.豐富校園體育活動。各校組織開好春季趣味運動會、秋季田徑運動會,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設計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體育品牌活動,做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組建各類體育運動社團,并定期開展活動,充分發揮各社團的積極帶動作用,以點帶面,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體育運動、積極參與體育鍛煉,讓每位學生在掌握基本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的基礎上,掌握1—2項專項運動技能,豐富課余生活,提高身體素質。
4.落實學生近視防控工作。各學校要把中小學生近視防控工作作為一項長期重點工作,作為學校健康教育重點內容,常抓不懈。定期給學生講解愛眼護眼相關知識,及時糾正不良讀寫姿勢和習慣,指導學生規范做好眼保健操,緩解用眼疲勞。落實一學期1次視力篩查并建檔,研判學校學生視力防控水平并做出針對性應對改善措施。
5.做好體質健康監測。各校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4年修訂)》《學生體質健康監測評價辦法》等系列文件要求,面向全體學生,認真落實。組織好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和健康體檢,規范檢測方法,確保檢測數據的客觀真實準確,及時上報檢測數據,向家長反饋檢測和體檢結果,加強對學生的測試及體檢結果數據分析和運用,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
6.夯實學校主體責任。各中小學校要將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學校的日常管理,建立副校長分管主抓、班主任負責制,定期召開會議進行體質健康管理、監測專題研究。通過多種途徑向學生和家長介紹疾病預防、營養均衡、預防肥胖等健康知識,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養成關注自身健康和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四、工作要求
(一)堅持問題導向,落實清單管理。各中小學進一步建好“三個清單”(具體內容見《縣教育體育局關于落實中小學“五項管理”規定的通知》)。一是在學校層面建立“問題清單”,對照“五項管理”文件要求,把準本校存在的突出問題和典型問題,確定1年重點推進解決的問題。二是在年級與處室建立“任務清單”。根據“問題清單”,綜合考慮本年度落實“五項管理”、“雙減”等工作,確立并分解下達本年度整改提升工作的重點任務。三是在教師層面建立“負面清單”。圍繞“任務清單”內容和文件要求,結合實際工作,建立“負面清單”,為一線工作建立行為紅線、保障正確方向。
(二)堅持定期自查,落實細化管理。各學校成立“五項管理”工作小組,研究并制定學校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管理細則,圍繞“三個清單”,定期開展自查工作,及時解決學?!拔屙椆芾怼敝写嬖诘膯栴}。設立“五項管理”監督電話,暢通家校溝通渠道,主動接受家長和學生的監督,細化管理,確保以務實的舉措落實落細“五項管理”工作要求,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堅持嚴格考核,落實督導問責??h教體局、縣政府教育督導辦將通過健康知識、體質監測和專項運動技能抽查,實地走訪、查閱資料、師生和家長問卷等多種形式,對各學?!拔屙椆芾怼甭鋵嵡闆r進行嚴格的督導檢查,并將此項工作納入日常工作檢查和學校年終考核,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學校及個人,按照相關要求嚴肅處理;對造成中小學生過重學業負擔的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通報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
- 上一篇:發展和改革局節約型機關創建工作方案
- 下一篇:生態環境局節能宣傳周活動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