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機制推動農村基層服務實施方案

時間:2022-11-20 08:50:28

導語:三聯機制推動農村基層服務實施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三聯機制推動農村基層服務實施方案

為切實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關于“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要求,進一步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基層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水平,推動全鎮農村黨建工作取得新成效、創出新特色。根據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有關部署和要求,現就建立“三聯”工作機制,推動農村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大力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優化組織體系、完善服務功能、做好群眾工作,進一步推動農村基層組織和社會管理創新,不斷提高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為我縣大力實施“三年倍增計劃”,躋身全國五十強縣市、建設現代化綜合新城增添新活力、凝聚正能量。

二、目標任務

整合基層工作資源,建立“三聯”工作機制,強化服務群眾功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創新社會管理、服務基層群眾的作用,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群眾工作水平。

進一步融洽黨群干群關系。以經常性聯系服務群眾和民情家訪活動抓手,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干部下基層活動,解決一批群眾所盼、所需、所難的實際問題,在為群眾排憂解難中轉作風、強素質、樹形象,不斷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營造和諧穩定環境。

進一步提升服務群眾水平。從收集社情民意、代辦群眾事務等基本服務入手,組織和引導基層干部為群眾辦實事好事,為群眾生產生活提供便利,提升基層干部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的能力。

進一步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完善村民自治的基層組織體系,通過在村小組建立村民理事會,引導群眾依靠自己的力量管理好自己的事務、發展好本地的經濟、建設好自己的家園,更好地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

三、主要內容

(一)民情聯訪疏導

1、工作載體

在村級組織探索建立“民情驛站”,暢通民情民意收集疏導渠道,架起黨群干群的“連心橋”。建立健全黨員干部經常性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機制,深入開展黨員干部“四訪四問四幫”民情家訪活動,聽民聲、聚民意、解民憂。

2、工作制度

建立健全“民情驛站”值班接訪、民情登記、服務承諾等工作制度和民情處理工作流程,推動“民情驛站”有序、規范運轉。建立健全鎮機關領導干部掛點聯戶、定時家訪、包案接訪等制度,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著力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建立健全民情收集、民情梳理、民情辦理、民情反饋、民情追蹤等工作制度,推動“民情家訪”活動深入開展,有序、高效地辦結群眾反映的問題。

3、工作措施

依托村級“民情驛站”向群眾發放“民情連心卡”,設置“民情信箱”,做好民情民意登記,保證民情渠道持續暢通。采取上門家訪、定點接訪、重點約訪等方式,全方面了解掌握群眾訴求,并認真記好“民情日志”,轉達社情民意。依托縣“民情家訪”理事會,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建立動態檔案,按照群眾訴求的難易程度不同,分別采取現場集中辦、職能部門協調辦和重大問題上報辦等方式進行定向定時辦結,同時每季度集中進行一次民情追蹤、督導問效,確保群眾反映的問題都得到有效反饋。

(二)民事聯責代辦

1、工作載體

依托鎮便民惠民服務中心和電子政務平臺,延伸便民服務網絡,在村級組織普遍建立民事代辦站,為群眾提供各類代辦服務,并定期組織開展“送服務進村”活動。

2、工作制度

建立民事代辦員制度,由蹲點干部、村組干部、大學生村官等擔任村級民事代辦員,明確代辦員工作職責。建立輪流坐班和首問負責制度,民事代辦站每天安排專人坐班,接待來訪群眾,并按照“誰接訪、誰負責”的原則實行訪辦一體工作責任制。建立公開督辦制度,及時公開各個代辦事項的進展情況,接受鎮黨委的督查和群眾的監督,確保村民事務得到便捷、高效辦理。

3、工作措施

制作發放“民事代辦”服務卡,方便群眾咨詢代辦事項,了解代辦情況。開展民事代辦員專項培訓,每年至少對代辦員進行一次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的學習培訓,提高代辦人員的辦事能力。鎮里成立民事代辦流動服務隊,定期組織有關業務部門開展“進村入戶送服務”活動,為群眾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務。建立目標考核機制,將各村民事代辦情況納入村級綜合目標考評的重要內容,考核結果與評優評先相掛鉤。

(三)村務聯理共管

1、工作載體

拓展村民自治的廣度和深度,延伸村級組織工作觸角,在村小組普遍建立村民理事會,并依托村民理事會組建農村黨員志愿者隊伍和各類農村協會組織,逐步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管、民事民辦”。

2、工作制度

制定村民理事會章程,對理事會人員組成、工作職責、工作規程等進行明確,確保村民理事會規范有序運轉。建立村民理事會議事制度,明確議事規則及程序,做到“一事一議”、民主決策。建立聯系服務群眾、矛盾糾紛調處、環境衛生管理等工作制度,充分依靠本地群眾的力量調處好各項事務。

3、工作措施

建立公推優選機制,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按程序重點從本組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入黨積極分子和致富帶頭人中推選政治素質好、熱心公益、辦事公道、群眾公認的村民擔任理事會成員。建立培訓教育機制,各級黨組織要適時對理事會成員進行培訓教育,提高他們的政策理論水平和依法辦事能力。建立參與監督機制,村民理事會應積極參與村級事務決策和執行,協商解決村組在社會穩定、產業發展、環境整治等方面的突出問題,代表本組村民對村級事務進行有效監督。建立指導協調機制,村“兩委”要定期指導村民理事會工作,經常聽取理事會的意見和建議,幫助解決村組自治中無法解決的難點問題。

四、有關要求

1、強化組織領導。各村黨組織要充分認識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意義,把服務群眾、做好群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推動工作落實。鎮、村兩級干部要明確任務,帶頭參與,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2、科學安排部署。各村要結合實際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舉措,確保此項工作扎實有序推進。要注意整合工作資源和工作力量,科學安排,切實提高服務群眾、處理問題的工作效率。

3、加強督促指導。把建立“三聯”工作機制納入對各村績效考核的范圍,作為考評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方面?;鶎渔傸h委加強對村級組織的督促指導和工作調度,協調解決問題,強化保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機制得到有效落實。

4、務求工作實效。要立足當地實際,突出實踐特色,充分發揮“三聯”工作機制的作用,真心實意為基層和群眾服務,要堅決防止形式主義,不給基層增加負擔,不影響基層工作秩序,確保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有力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