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文明學校經驗材料
時間:2022-02-08 06:07:00
導語:創建文明學校經驗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991年天橋街道市民文明學校建立,經過十年的發展,目前共有學校26所,其中包括地區黨校、老年學校、下崗職工再就業學校、人口與計劃生育學校、外來人口學校、少兒學校、居委會分校等,在冊固定學員4653名,專兼職教員231名。十年來,我們以“學雷鋒精神、做文明市民、創文明單位、建文明天橋”為目標,遵照文明市民學校章程,力爭將學校辦成一所雷鋒式學校,努力培養社區居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雷鋒式的公民。我地區共涌現出近3000名優秀學雷鋒積極分子,產生出2000名最佳文明市民,成為地區學雷鋒標兵。1998年天橋街道作為全國學雷鋒先進集體受到總書記的接見。李金明、范進卯、許靜瑛等還被評為全國勞模、市級志愿者之星。文明市民學校成為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互助激勵的最好載體,而這些生活在普通市民身邊的先進人物的事跡也成為文明市民學校最好的教材,通過文明市民學校在群眾中廣泛傳播,成為群眾學習的榜樣。
一、抓特色,樹典型,以創新的思路開展市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動天橋是北京的老城區,天橋的居民大多都是老北京人,這是天橋地區的特點。在這種條件下,產生了以范進卯為代表的一批先進人物,成為天橋平民文化的閃光點。在文明市民學校日常工作中我們意識到榜樣一種積極的、向上的、前進的力量,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感染力和激勵作用。能夠及時發現、培養、宣傳生活在普通市民身邊的不同層欠、不同群體、不同職業中的先進典型,并且運用榜樣激勵方式,校正人們的道德行為,是文明市民教育的有效方式。因此,多年來我們堅持將雷鋒精神作為文明市民學校想道德教育鮮明的主題,充分挖掘天橋地區先進模范人員豐富的資源優勢,將典型的帶動與群眾廣泛性的學習與參與密切的結合起來,成為天橋文明市民學校對群眾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徑。文明市民學校從學雷鋒,樹典型入手,挖掘平凡市民生活中的閃光點,成為文明市民學校有特色的德育教材。全國十杰工人范進卯是我們文明市民學校樹立的第一批先進典型,他用自己檢修煤氣灶具的技術,在業余時間走遍天橋千家萬戶,他和自己的徒弟為地區138名工作在居委會第一線的老主任檢修煤氣灶的動人事跡,唱響了天橋街道鄰里互助的贊歌,掀起了鄰里之間互相幫助的熱潮。天橋房管所的高海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水暖工,被社區居民譽為”北京的徐虎”。天橋文明市民學校連續10年開地區學雷鋒表彰大會,樹立了為民排憂解難無私奉獻的全國十杰工人范進卯、全國勞模李金明、市級見義勇為好市民育才學校學生龐彬、逆境成才的182中學生安雷、優秀教師于憲敏等先進典型,評選出的”最佳文明市民”中有拼搏不息、愛心永存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友誼院著名放射專家李鐵一、有把心交給祖國把愛南給人民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獲得都北京熱帶醫學研究堝李桓英、有年逾80高齡的宣武中醫院老中醫梁宗翰、熱心幫助群眾解難的天橋房管所水暖工高海宏、致富不忘孤老堅持每月向光明里3戶貧困孤老戶捐資的科容公司總經理黃山等等。我們每年將選出的學雷鋒先進個人和”最佳文明市民”的先進事跡匯編成冊,作為文明市民學校的教材,成立先進模范人物報告團,深入社區宣傳文明理念,使他們的事跡家喻戶曉,成為市民學習的榜樣。愛國歸僑許靜瑛在巡回演講中曾談到多年無償贊助一個孤兒上學的事跡之后,有一名個體經營者在會后來到街道精神文明辦公室,要求每月對孤兒提供贊助,后來她成為學雷鋒先進個人,北京市十佳信得過個體戶。十余年堅持不懈的思想道德教育,天橋市民學校樹立的”小巷雷鋒”越來越多,在他們的帶動下,社區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逐步提高,助人為樂、講求奉獻已蔚然成風。每月一次的虎坊路大街學雷鋒活動已成為天橋文明市民學校展示榜樣力量,帶動地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活廣告,我們的文明市民學校也被群眾稱為雷鋒學校。
二、抓載體,促活動,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居民文明素質十幾年來的市民教育工作使我們認識到,文明市民教育只有與活動相配合,寓教于樂,才能發揮巨大能量。因此我們通過創造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使文明市民學校成為傳播雷鋒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載體。為支持申奧,南緯路分校開辦英語學習班,請來80多歲的歸國華僑、地區學雷鋒先進個人許靜瑛老師授課,老人自己出資為20名學員購置課本,每周2次風雨無阻認真教學?,F在學員們已經能用英語表演大段對話,會唱《你好歌》、《字母歌》等數首英文歌,許靜瑛老人表示只要還能上講臺,市民英語課就要堅持上到2008年,學員們則自信地說2008年我們就是稱的東道主;70多歲的康紹彝、張學凱老師為萬明路分校辦起了少兒書法繪畫班,他們每周六義務為孩子們豐課,教授水墨畫和書法,孩子們的作品掛滿了教室,老師們每次上課的第一句話是:“寫字作畫如做人”;虎坊路分校把課堂搬到了建單位熱盆景餐廳,餐廳師傅每周教做一個菜,使居民學會營養配餐,自己也能做出可口的飯菜;鷂兒得同分校美食班在端牛節舉辦了包粽子講座,居民和大師傅將自己包好的粽子,送到軍營慰問解放軍,不僅學到了本領,還密切了軍民關系;友誼醫院分校316戶開展了美化居室活動,請養花高手做老師,義務培訓大家養花技術,提高大家的生活品位;壽長街分校與徐悲鴻中學心理咨詢熱線共同開辦針對青少年的心理知識講座,隨時義務為學員提供心理咨詢,成為社區居民教育子女的好老師;留學路分校的手工編織課是殘疾人張蘭敏辦起來的,分校曾號召全地區為她患病的孩子捐款治病,義務任教是她回報社會的心愿,在編織感謝里,她教下崗職工學技術,使他們從新鼓起生活的勇氣;中心校與88中聯合開辦了無土栽培課程,吸引了愛好栽花種草同志積極參與,目前無土栽培養花戶已有2132戶,他們通過中心校的無土栽培推廣,享受到了科學清潔的綠色環境。特色課堂聚集了更多的社區居民,教師們的奉獻精神,課程本身是對人們生活品位、思想情操的陶冶,從另一側面增強了文明市民學校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促進了文明市民學校達到市民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使雷鋒精神通過文明市民學校廣泛傳播。我們進行市民思想道德教育,還結合不同時期的中心工作,通過動員市民參與公益活動,促進居民道德素質的提高。中心校結合春節、元旦慰問特困戶工作,三月份學雷鋒活動掀高潮及奧、整治衛生環境等活動,不失時機地開展不同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思想教育與時俱進。在文明市民學校這所大學校中,我們注意教育群眾的廣泛性,吸引更多居民參與到文明市民學校教育活動中來。春節送溫暖,我們開展熱愛共產黨,做人民公仆教育,困難戶和送溫暖的同志以及旁觀者都受到感染。在人人動手美化家園的活動中,我們不僅宣傳北京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性,要注意動員群眾投身到美化家園的活動中去,在虎坊路小區環境整治中,社區單位、小區居民積極參與,群眾熱烈歡迎交口稱贊,形成了“人人保護環境、爭當文明北京人”的氛圍。通過系列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我們大力弘揚雷鋒精神,注意激發更多居民身上的閃光點,從而帶動更多的人參與到學先進的熱潮中。總之,通過教學實踐使我們認識到,在社會生活多樣化情況下,堅持思想道德教育,要建立適合天橋人民生活特色的文明市民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將思想道德建設融入生活,寓教于樂,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文明市民學校思想道德建設的優勢,鞏固思想戰線的堅強陣地。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三、整合社區教育資源,建立市民教育基地和高層次市民教育教師隊伍,形成共享共育文明市民學校教育新機制。文明市民學校自身的教育資源及其有限,整合社區教育資源,使文明市民學校天地廣闊。我們積極開發社區內的教育資源,從師資力量、場地施、教育內容等多方面為文明市民教育創造條件。幾年來,我們逐步建立了7個市民教育基地,組成了由光明日報社編輯記者、友誼醫院專家教授、古建筑博物館館員、戲曲博物館館員、京劇團演員、榮寶齋退休畫螬、先農壇體工大隊教練、中學科普教師等高級人才組成的文明市民學校教師隊伍。中心校、分校開設多種內容高雅、針對性強的專題講座,古建博物館、戲曲博物館、天文臺定期對文明市民學校學員開放,市民學校借助社區資源已初步構建了大教育框架,形成了以基地和研究會為社區資源,以專家傳授知識灰中心的文明市民學校教學模式,使文明市民學校成為文化交流和人際溝通的新場所,提升了教育的層次,滿足社區居民文化需要。多年來,我們堅持用雷鋒精神辦校、育人,用楷模的力量、豐富多彩的特色活動傳播、弘揚雷鋒精神,逐步建立完善了地區市民教育體系,同時,帶動了地區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今后,我們天橋地區文明市民學校以《公民道德建設施綱要》作為思想道德建設指南,發揮傳統優勢,不斷開拓市民教育有效載體,使地區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再上新水平,推動天橋社區建設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