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審批項目,努力優化投資環境

時間:2022-02-11 11:30:00

導語:實施審批項目,努力優化投資環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實施審批項目,努力優化投資環境

各位領導、同志們:

針對企業審批難、審批繁的實際,我鎮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審批項目全程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F簡要匯報如下:

一、主要做法

鎮黨委政府下發了《余起鎮關于推行審批項目制的實施意見》,成立了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抽調1名大辦副主任和3名的機關干部成立了審批項目全程辦公室,安裝了服務熱線電話,鎮有關部門、站所和相關的單位確定一名業務骨干為具體承辦人。(同時逐步探索村級以村為單位設點,會計任員的模式。)辦公室上聯市聯批中心,下聯企業群眾,橫聯有關部門、單位、站所,形成了上下聯通、左右聯動的審批項目全程工作機制。這樣,需到市級和市級以上機關和部門辦理的項目,經對材料審核,由辦公室直接到市聯批中心代為辦理,極大地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辦事。為方便辦事,提高效率,我鎮還給辦公室配備了車輛,經費由鎮財政負擔,實報實銷,保證了服務工作的正常運轉。

我鎮確定了“企業用地”、“企業技改”等10余個項目為全程項目,印發了《余起鎮審批項目服務指南》,各申辦事項的內容、需提報的材料、辦理程序、責任單位、承諾時限、收費標準、申報人的權利和監督投訴辦法,一目了然,明明白白。

辦理服務的辦事程序主要包括受理、承辦、回復三個環節。如在企業規劃用地審批前,我們采取并聯方式,要求經發辦進行項目可行性報告論證及立項,土管所同步聯系勘察設計,村鎮辦出具定位選址意見及相關技術參數,從而加快審批速度。原先由于審批程序繁瑣,有些企業在投資建設時,往往存在未批先建房的違規現象。工作開展后,我鎮50多家企業聞訊趕來,先后到辦公室補辦了有關手續,從而杜絕了這種違規現象的再次發生。

為了使審批項目全程工作正常開展,我們出臺了《余起鎮審批項目工作考核實施細則》,考核結果嚴格與干部的福利、獎金和使用掛鉤。凡刁難群眾有事不辦、工作拖拉、辦事不力的,一經發現,嚴肅查處,并嚴格按考核辦法予以兌現。

二、初步效果

我們開展審批項目工作近一年來,由于領導重視,組織得力,工作扎實,取得了初步成效。

通過推行審批項目制,切實加強了機關干部思想作風建設,避免了企業跑多家門、辦一件事的現象,變多次辦為一次辦,變群眾跑為干部跑,把麻煩留給了干部,把方便讓給了群眾。

通過服務公開承諾制,規范了辦事程序,變隨意辦事為規范辦事,通過代辦,使申辦人與承辦人之間隔起了一道“防火墻”,避免了辦人情事現象,從而有效地遏制了腐敗現象的發生。

審批項目制的推行,變“企業有事找政府”為“政府上門搞服務”,有憂排憂,有難解難。企業與政府之間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實現了以情招商和以商招商,極大地優化了投資環境。

到目前為止,我鎮共受理事項200余件,已辦結180件,在辦20件,事項回訪滿意率達到96%以上。

三、存在問題

審批項目是一項牽涉面廣、量大、事難辦的工作,由于鄉鎮的工作職能所限,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審批事項過于繁瑣。從撰寫可行性報告到可以動工建設,要辦理環評、選址、各類許可證等近10個事項。二是時間過長。由于幾個部門不能同步進行辦理,辦結時間往往過長。三是收費項目依然過多。到各部門辦理事項時,都要收取各類費用,有些費用相對較高。這些問題都有待于上級有關部門研究解決。

四、下步努力方向

審批項目的重要特征就是從企業和群眾自辦轉變為政府代辦,推進工作程序的創新,減少職責交叉和推委扯皮,其指導思想就是要突破界限管理,提高政府綜合行政能力,我們將積極探索“有限政府”、“便民政府”和“效率政府”的運作模式。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為此,我鎮將考慮把行政標準化作為服務的落腳點,探索如何把建立行政標準化落到實處,通過各種形式告知群眾服務的方式方法、需要的各種材料、完成的步驟,實現行政標準“一目了然”,解決群眾與政府的地位不平等的問題,達到群眾與政府的“信息對稱”,從而以全新的理念,創造優質服務,努力提高企業、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