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心得體會
時間:2022-08-07 11:00:00
導語: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心得體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全國政法工作會議部署,2006年要對全體政法干警進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這一重大舉措非常必要、非常及時,必將對實際工作產生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這里,我結合工作實際,對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談幾點心得體會:
一、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非常必要
當前,我國正處于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時又處于“矛盾凸顯時期”,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既有有利條件,原創:又面臨繁重任務;新形勢下,黨和人民及社會各界對法治建設尤其是對執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檢察機關的執法理念、執法能力面臨新的考驗,使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成為緊迫任務。
第一,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在法治建設和檢察機關執法工作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其前提和根基是將執法為民、公平正義、保障人權等符合和體現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法治理念信仰化,成為指導執法行為的自覺意識,保證執法工作正確發展方向。因此,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實質上是用科學發展觀統一執法思想的過程,是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執法工作的必然要求。開展法治理念教育,能夠促進檢察機關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按照民主法治要求加強執法工作,加大執法力度,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能夠促進檢察機關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做到公正執法,為構建和諧社會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能夠促進檢察機關自覺規范執法行為,減少自身引發的社會不和諧問題,實現執法和諧,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第二,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明的必然要求。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既需要在建立法律制度、推動法律實施上著力,又要從樹立法治理念上著手,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促進法治思想的普及和深入。只有把人民主權、保障權利、制約權力、法制統一、公正司法、依法辦事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貫穿到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的全過程,才能保證黨的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和依法執政,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只有在檢察機關乃至全社會樹立符合時代要求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才能為司法改革創造良好的思想基礎和社會氛圍,保證改革的正確方向和各項改革措施積極穩妥地推進;同時,法治理念教育能夠極大地促進司法理論創新,進而推動司法工作體制創新、機制創新,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文明、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
第三,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實踐執法為民思想,推動政法工作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日益開放,隨著民主法治建設的深入推進,人民眾的民主意識、權利意識、法律意識不斷增強,對檢察機關的執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檢察機關必須順應形勢發展的要求,適應人民群眾的要求,不斷端正執法思想、更新執法觀念,自覺樹立和落實崇尚法治、平等保護、司法文明、程序正義等現代法治理念,推動執法觀念創新和工作創新,推動各項執法工作健康深入發展。同時,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將執法為民、保障人權等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現代法治理念貫徹落實到執法辦案的各個環節,使執法工作更加符合黨和人民的要求,更加符合法治建設的規律,確保檢察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
第四,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強檢察隊伍建設,提高檢察機關執法能力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通過持續開展教育整頓活動,檢察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執法能力不斷增強,但有的檢察干警執法不規范、不嚴格、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潔的問題仍有發生。剖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很多都與執法思想不端正、執法觀念落后密切相關。如有的干警“重打擊輕保護”、“重實體輕程序”、“重口供輕證據”、“重配合輕制約”、“重就案辦案輕司法服務”等一些錯誤觀念根深蒂固,習慣于老辦法、老套路,結果導致執法不嚴格、不公正甚至刑訊逼供等問題和冤假錯案的發生。因此,推進檢察隊伍建設,提高執法能力,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促進廣大干警自覺端正執法思想、更新執法觀念、牢固法律信念,從源頭上防止和減少執法問題的發生,做到為民執法、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廉潔執法。
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和內涵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法治思想領域的具體反映,也是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在法治思想領域的具體反映。
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內涵概括為:建立在社會主義制度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由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所決定的,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基本規律和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根本特征的,關于法律現象的思想、觀念、知識和心理的總稱。它具有四個鮮明特征:
1、它具有人民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由我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本質所決定,是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人民,依法治國是人民治國、民主治國,立法和執法都要服從人民群眾根本意愿、服務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主體地位。因此,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核心是執法為民思想,是人民主權思想在法律意識形態領域的集中體現。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牢固樹立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意識,自覺克服“法律工具主義”、“以法治民”思想。
2、它具有政治性。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具有鮮明的政治性,反映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根本特征,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基本規律。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必須高度警惕和自覺抵制司法工作“非黨化”、“非政治化”、“政治中立”等錯誤思想。
3、它具有法律性。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法律現象為意識客體,既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與政治意識、道德觀念區別開來,原創:又要將法治理念教育與政治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緊密結合、相互促進,防止和克服“法律虛無主義”、權大于法、以情代法等錯誤認識和做法。
4、它具有先進性。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既是一個堅定社會主義法治信念、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法律觀的過程,又是一個促進法律觀念更新、推動執法工作創新發展的過程。
三、檢察機關應著重提倡十大法治理念
當前,檢察機關要牢固樹立符合“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要求和現代法治精神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
一要樹立執法為民理念。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真正在思想上解決“為誰執法、靠誰執法、怎樣執法”的重大問題,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意識,把執法崗位作為為人民服務的平臺,把執法活動作為保護和實現人民利益的途徑,真正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執法,本著對群眾利益高度負責的精神辦案,通過執法,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眾的主權主體地位。
二要樹立崇尚法律理念。自覺遵守法律規則,學習法律知識,認同法律價值,保護法律秩序,維護法律權威,捍衛法律尊嚴,追求法律理想,嚴格執行法律,始終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三要樹立司法公正理念。既全面履行司法職責,依法懲治各種犯罪,監督糾正司法不公;又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偏不倚,不枉不縱,切實做到有罪追究、無罪保護,嚴格依法、客觀公正,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
四要樹立保障人權理念。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規定,堅持打擊、保護、監督、服務并重,既依法履行執法司法職責,保護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又依法保障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家屬、證人、申訴人、被申訴人等在內的所有訴訟參與人的合法權益。
五要樹立法律平等理念。不分貧富、不分地域、不分職業、不分國有民營、不分內資外資,平等地對待每一個案件當事人,平等地保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一視同仁地提供法律服務。依法保護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會的勞動,平等保護一切合法的勞動收入和合法的非勞動收入,促進人們和諧相處、社會和諧發展。
六要樹立司法效率理念。自覺消除執法中的官僚主義、拖拉作風,努力提高執法效率,降低訴訟成本,嚴守辦案時限,杜絕超期羈押,保障當事人合法權利,維護涉案單位正常秩序。強化司法管理意識,運用先進理論、科學方法、規范制度加強對司法活動的質量管理、過程控制和動態監督,提高司法效率。
七要樹立程序正義理念。嚴格按照法定程序辦事,堅持實體與程序并重原則,自覺破除程序法只是為實體法服務的、程序規定礙手礙腳、按程序辦事麻煩的思想,自覺防止和糾正法外程序、省略程序、違反程序等訴訟問題,充分保障當事人知情權、辯護權、申訴權等訴訟權利,實現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的有機統一。
八要樹立司法公開理念。堅持以公開促公正,不斷完善執法司法公開的內容,豐富執法司法公開的手段和形式,增強執法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對執法司法活動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實現執法和諧。
九要樹立司法文明理念。堅持法治與德治并重,自覺克服態度粗蠻、方法簡單、居高臨下的做法,以人道的、人性化的方式對待案件當事人,充分體現法治的人文精神和執法司法的人文關懷。堅持寬嚴相濟、區別處理,加強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積極化解矛盾糾紛,實現執法的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