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設“一把手”監督是關鍵
時間:2022-09-17 01:01:00
導語:廉政建設“一把手”監督是關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出臺,是一項反腐倡廉的戰略性措施,對于遏制日益嚴重的腐敗現象,從根本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調動了各方面的力量來和腐敗行為作斗爭。特別重要的是,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賦予了過去處于被動接受監督的“權利層”、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經濟建設與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一肩挑”的重大責任。從目前現實反映的情況來看,“一把手”是腐敗高危人群,一些人財物管理集中的部門出現“一把手”“前腐后繼”的現象,這說明我們的監督制度仍然存在問題,不是沒有監督,而是監督不到位。我們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切實采取措施,讓更多的人敢于監督,讓監督制度活起來,讓“一把手”們沒有腐敗的機會。
“一把手”監督難的根源
江蘇的程維高、周秀得,貴州的劉方仁,云南的李嘉廷等腐敗案,反映出“一把手”在一個地區、一個部門、一個班子處于核心地位,起著關鍵作用?!耙话咽帧钡臓顩r如何,對該地區、該部門、該班子的工作和風氣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切實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是黨內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開展反腐敗斗爭一刻也不能回避的重大課題。
監督難,對“一把手”的監督更難,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這些年,反腐敗工作可謂招式頻出,制度建設的力度不斷加強,雖然制度建設對領導干部約束力增強,但還是不斷出現主要領導違法違紀現象,說明對“一把手”的監督還不到位,原因有很多,關鍵一點在于“一把手”的特殊地位和享有的絕對權力,決定了他們往往處于監督的真空地帶。且不說“一把手”是否接受監督,即使能夠自覺接受監督,又有幾人敢監督他們?在領導面前誰敢說個“不”字,誰敢不言聽計從,誰敢不哪怕不情愿也得好好聽著?所以,“一把手”能否廉潔勤政,能否廉潔自律,更多地取決于自身的修養和自我約束。如果我們把法碼押在“一把手”的自身修養和自我約束上,這是靠不住的,也是十分危險的。
監督的有效辦法
一是考核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情況,要功過分明,敢于揭短亮丑。有好的責任制度,這只是搞好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嚴格、科學地進行考核,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另一關鍵環節??己斯ぷ鳑Q不能走過場、搞形式。責任制的考核工作對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具有重要的雙重作用。準確地評價一個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己恕⒃u價不準確,獎懲也就談不上準確,就會失去考核的本來意義,有害而無利??茖W、嚴格的考核工作,能使干部職工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有一種嚴肅感和信任感。有了這種嚴肅感和信任感,廉政建設工作才能有效地推進。如果走過場、搞形式,或者虎頭蛇尾,就會使善良的人們“看破紅塵”,使貪贓枉法者膽子更大。因此,黨風廉政建設的考核工作,一定要認真嚴肅,一定要嚴格準確,一定要善始善終。切勿走過場、搞形式。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考核的目的。
二是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要以《黨內監督條例》為依據,把有關制度規定切實落到實處。既要保障黨員依法依紀監督的權力。黨員是監督的基本主體,能否動員廣大黨員行動起來,積極投身監督工作,關系重大。要把他們的監督權不折不扣地交給他們,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截留、剝奪。又要保護監督主體的合法權益。腐敗最怕群眾,群眾的監督最有力,應加大群眾的監督力度。這是監督“一把手”能否順利進行的基礎。如果提點意見建議、說幾句逆耳的話,就可能遭到打擊報復,就可能受排擠,甚至生命財產受到威脅(這樣的事沒少出過),對“一把手”的監督就只能束之高閣,無人再敢問津。只有切實保護監督者的合法權益,監督者才能勇敢地站出來,對“一把手”說“不”。還要對監督者進行適當獎勵,當監督者遭受損失時給予相應補償,這對于調動監督主體的積極性大有好處。
三是要改變思路,把“只報喜不報憂”為“既報喜又報憂”。各單位存在的共性性問題之一是不敢自暴“家丑”,有問題不敢自己暴露,一旦暴露將成為上級考核成績的扣分要素,上級考核部門沒有從單位能正視“家丑”,解決“家丑”的結果如何來看待“家丑”問題,而是扭住他們的“家丑”不放,造成各單位把“家丑”越藏越深,問題越來越大,助長了歪風邪氣。因此,我認為,一個單位如果黨風廉政方面出現違法違紀案件,是屬于該單位的領導不認真履行責任制,該教育的沒有教育,該建立的管理制度沒有建立,該形成的制約機制沒有形成,該遵循的工作制度沒有遵循,或者用人嚴重失察,由此造成違法違紀案件的發生,應當追究領導責任。如果上述該做的工作都做了,下級仍出現問題。或問題存在于過去,暴露于現在,這就要客觀地看待和處理。特別是對那種具有開拓精神,管理嚴格的領導,他們不護短,不遮丑,敢于揭露和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對下屬的問題主動查處,主動整改,從而使本單位的管理和廉政建設得到加強,這樣的領導不但不應該追究責任,還應該視為其政績。
目前全國的“審計風暴”對反腐倡廉所起的巨大威懾力和良好效果,給我們一個啟示,黨風廉政建設考核以考核問題為主,也許所起的作用會更好。傳統的考核方法往往“以肯定成績為主”。其實,許多“成績”是一些共性的工作過程,肯定成績往往有許多是客套話。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浪費時間和精力,更主要的是淡化了對存在問題重視,使各單位領導不被考核單位容易產生“自我感覺良好”,不利于對問題的重視和整改。因此,考核、檢查工作應該改變思路,以發現問題為主,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應該說,對“一把手”的監督再難,我們始終也沒有放棄,還在不停地探索和求解,而且也出現了新的景象?!饵h內監督條例(試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的頒布實施,為加強黨內監督特別是對“一把手”的監督提供了制度保障,創造了新的機遇。我們要學好這個黨內法規,用好這個有力武器,把對“一把手”的監督提高到新的水平。把“一把手”監督好了,“一把手”不僅自身凈了,還能夠更好地擔負起反腐敗工作的領導責任,反腐倡廉工作還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