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淡貸款訴訟時效與不良貸款的清收保全

時間:2022-09-22 08:11:00

導語:淺淡貸款訴訟時效與不良貸款的清收保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淡貸款訴訟時效與不良貸款的清收保全

當前,部分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前減后增,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意識淡薄,法律內控機制尚未建立,不善于依法管貸和維權,從而導致訴訟時效喪失,貸款形成風險。因此,農村信用社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內控機制,使信貸資金始終處于嚴格的法律監控之下,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

一、積極主張權利,確保貸款的訴訟時效期

在信貸管理中,面對貸款訴訟時效即將屆滿,由于債務人信用淡薄、惡意逃債,農村信用社在主張權利的過程中困難重重,遇到的第一個攔路虎就是貸款訴訟時效的確認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可以采取多種自救措施,使訴訟時效中斷后重新計算,以充分實現信用社的債權。

具體說來,農村信用社一要及時發出貸款到、逾期催收通知書,要求債務人給予確認并寫出還款計劃;二要及時與債務人進行對帳,形成事實上債務人對債務的默認,訴訟時效就得以延續;三要及時組織、參與與債務人的清欠會談并參與起草和最終形成清欠會談紀要;四要及時督促、要求債務人提供擔保人,督促債務人在一定期限內還款,如果逾期不還,由擔保人償還,使訴訟時效重新計算;五要及時找出第三者來證明曾經向債務人主張過權利并形成的書面材料;六要注重保留為了催收不良貸款而出差的車票、住宿發票、信函、電報等書面證據,以此證明一直在主張權利;七要及時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起訴訟;八要取得和保存債務人同意履行義務的證據,如:債務人同意立字據、簽訂償還債務的協議或制作備忘錄;或者要求債務人去公證機關辦理清償債務的公證等。

從法律意義上講,債權人未能在訴訟時效內主張權利,其喪失的只是勝訴權,即失去了人民法院憑借國家強制力依法保護其權利的機會,而實體權利并不因此而消滅,只是無法通過訴訟手段來達到清償債務的目的。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得”的原則,最大限度地盤活、保全信貸資產。

二、多策并舉,努力做好依法收貸工作

首先,要認真進行訴訟效益分析,選準起訴對象。訴訟效益分析就是看要依法收回的每筆貸款在扣除其所需要的律師費、訴訟費及其它相關支出后,實際能夠收回多少貸款本息,能否實現收支平衡。要選擇那些訴訟收效大于訴訟支出,且有能力歸還貸款的債務人作為訴訟對象,依法向法院提起訴訟。

其次,要搞好調查取證工作,為案件的勝訴打下基礎。依法收貸,必須重視和收集相關證據,除借據、合同、抵押財產、公證書等證據外,其它如企業財務報表、納稅記錄等相關證據也必須確鑿,無懈可擊。在調查取證時,不僅要取回與本案相關的證據,而且還要取回債務人的其他有關債權人的證據。

第三,要督促抓好執行工作,確保勝訴成果的落實。為了防止勝訴后執行難,要抓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財產保全,通過人民法院對其財產進行查封、扣押,凍結其存款賬戶和采取其它方法來限制其財產外流,或者依靠司法部門,對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賴債戶采取強制性執行措施(包括采取搜查、扣押、查封和拍賣等),加大警示震懾作用;對逃廢債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農村信用社要和工商、稅務通力合作,工商、稅務機構不得為其登記變更和換發營業執照;農村信用社應會同其他金融機構要把逃廢債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列入無信用企業名單,實行不開立新帳戶、不發放新貸款、不辦理結算的“三不”聯合制裁方式。

第四,要講究策略,依靠黨委、政府營造守信環境。依法收貸也要講究策略,只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協調好各方面的關系,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在清理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不良貸款的過程中,要積極取得政府、企業主管部門和村委班子的支持和理解,特別是黨委政府的理解、支持和協調,積極營造當地“講法律、守信用”的社會環境,消化企業債務包袱,盤活銀行不良貸款,優化金融資源配置,促進社會經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