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11-03 11:38:00

導語:新農村建設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經驗交流材料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中央為破解“三農”難題而出臺的一項重大決策。2005年以來邾城街以“農村家園建設行動計劃”為載體,以章程、鐘楊兩村的試點為先導,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緊緊圍繞“四到家園”發展新產業、改造新村莊,培育新農民,塑造新風貌,使兩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在全街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初步探索了一條黨委政府引導,農民積極主動,社會大力支持,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路子。

一、加強學習,廣泛宣傳,切實提高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

新農村建設不是一個新提法,但是有新意。它不是簡單地村鎮建設,村莊改造,它是黨中央在免征農業稅之后,著眼于統籌城鄉發展,實施以工補農,以城帶鄉而作出的一個重大決策部署,是對農村、農業、農民實行脫胎換骨的重新塑造。街黨工委、辦事處深感試點責任重大。為了迅速統一思想,達成共識,形成合力,我街特別注重學習的深度,宣傳的廣度,讓干部群眾將政策精神吃透,宣傳上做到家喻戶曉。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3次組織街村兩級干部進行學習討論,對照家園建設行動的要求逐字逐句的學習,防止因思想認識的失之毫厘而造成行動效果的謬以千里;二是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充分發動群眾,提高農民的積極性。我街結合試點村的實際,制發了多份文件,印發了致農戶的一封信1200余份,工作專班還深入到農戶,利用晚上空閑時間,逐灣召開村民代表會,群眾座談會,走訪座談群眾,同他們面對面的交心談心,把家園建設的目的、意義、內容、政策、措施以及政府與農民的職責宣傳得明明白白,激發了村民的熱情;三是組織干部、部分群眾代表到外地學,先后兩次組織試點村的村干部和部分群眾代表到廣水、東西湖等地學習發展農村經濟的先進經驗,通過學習和宣傳,干群對家園建設有了全面的了解,避免了盲動性,增強了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成立專班,加強領導,切實增強主導力量

新農村建設,政府是主導。我街成立了由街辦事處主任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常務副組長,各有關職能部門為成員的家園建設試點領導小組,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和部門職責,并且將農村家園建設行動計劃作為全街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次召開黨工委擴大會,不同層次的專題會,進行部署落實,對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碰頭研究,對一些一時無法把握的事情及時請示區委、區政府和家園辦,街黨工委書記、主任多次到兩個試點村調查,同村組干部、群眾交談,了解工作進程,對一些具體困難,現場拍板解決;分管領導每天都要到兩個試點村去督導,職能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把握好每一個項目的實施細節和措施,確保標準和質量,宣傳部門及時宣傳報道工作進度和工作中的典型事例。兩個試點村也成立了工作專班,要兩委會一班人日夜戰斗在家園建設工程的第一線。全街上下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職責部門分工負責的齊抓共管局面,政府的主導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

三、科學規劃,突出重點,精心制定試點工作方案

規劃是龍頭,只有抓好規劃,工作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在區直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街因地制宜,引導試點村抓好規劃,兩村召開村民大會,設定了群眾認可的規劃,主要有4個方面的規劃,一是村級經濟發展規劃;二是基層設施建設規劃;三是社會事業發展規劃;四是村級組織建設規劃。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家園建設的突破口,2005年7月以來,兩村大力推進“四通四改一化一室一場”,至2006年3月共修通灣公路12.9公里,其中章程村6公里,鐘楊村6.9公里,改造排灌站6座(章程村4座,鐘楊村2座),改擴塘堰20口(章程村11口,鐘楊村9口),疏通渠道2.66公里(章程村1公里,鐘楊村落1.66公里),渠道清淤10000立方米,鋪設巷子排水管網10000米,挖大口井14口,打機井120口,改廁450座(章程村300座,鐘楊村150座),建多用途場13800平方米(章程村4000平方米,鐘楊村9800平方米),村民休閑活動場所10個(章程村7個,鐘楊村3個),村民活動室1000平方米(其中章程400平方米,鐘楊600平方米),衛生室150平方米。兩個村即將接受市級考評驗收。

四、因地制宜,創新機制,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

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在試點工作中,我們尊重農民的意愿,通過有效的宣傳,避免了上熱下冷現象。章程村在工作中成功引入了競爭機制,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章程村原計劃從2組開始,硬化巷子通道,2組的群眾認為這是試點的工作內容,非做不可,遲遲不愿投工投勞,章程村“兩委”迅速決定,哪個小組先投工投勞就先供應水泥、石料,結果6組農民率先行動,在全村第一個硬化了巷子通路。其它小組也迅速行動,2組最后也自覺組織投工投勞,硬化了巷子通道。鐘楊村通過村組干部的帶頭,群眾也積極參與到家園建設中,村民鐘水旺還主動拆除了影響規劃的任務,低保對象吳金梅,當起了義務關照員,每天數次提醒村民養成良好的習慣。

五、落實政策,保持穩定,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一是落實低保政策。本著符合條件一個不漏,不合條件的一個不增,經過嚴格調查,按規定程序上報審核。二是張榜公布,最大限度地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鐘楊、章程兩個試點村基本做到了應保盡保。三是五保工作卓有成效。試點村符合五保條件的對象都確保入院,真正做到五保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四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在試點村進展順利,確保農民參保率達到80%以上。

六、健全制度,倡導新風,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該是物質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和諧社會建設的協調發展,我街堅持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組織,深入開展爭創文明村、文明戶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科學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改變農村的各種生活陋習,努力創造一個農民群眾安居樂業、物質文化生活豐富多彩,人與人和諧相處的良好環境。一是通過制度來規范文明意識。兩村已向每個農戶印發了村民公約、文明守則,制定了畜禽圈養和種植制度,衛生檢查制度;公共設施管理制度,村民小組長職責,黨小組長職責等;二是通過教育來提高文明意識。利用文化活動中心、圖書室、文化長廊、科普宣傳園地、法制宣傳專欄,引導村民學習文化、學習科技、學習法律、督促村民遵守村規,遵守公德,遵守法紀。三是通過活動來深化文明意識,鐘楊村多次在村民活動室內里組織象棋賽,學習講座。四是通過表彰來鼓勵,2006年2月章程村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對先進村民小組、優秀老干部、先進個人、發展多種經營經濟帶頭人、貢獻突出農戶,“五好”文明家庭進行了表彰,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幾點啟示

通過近一年來的試點實踐,我們從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是農民群眾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體力量。在試點工作中,我們深刻感受到廣大農民群眾對建設新農村的高度熱情,以及對富裕、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強烈向往。開展新農村建設活動,順應群眾要求,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建設家鄉的積極性。實踐證明,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把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作為根本的力量源泉,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

二是科學規劃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本前提。好的規劃也是生產力。在試點工作中,我們堅持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因地制宜改造村灣,改出了一片新居、改出了一批產業、改出了一片景觀,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大亮點。由于基礎條件不同,情況千差萬別,制定規劃一定要立足實際,始終堅持“長遠不落后、眼前要領先”的原則,從改善最基礎的條件入手,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特別是制定好產業發展規劃,做到遠有目標,近有計劃。切忌脫離實際,跟風趕潮,這樣不但建設不好新農村,甚至會事與愿違。

三是加快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第一要務。沒有村級經濟的發展壯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就失去了基礎和支撐。

四是選準發展路子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途徑。

五是改善條件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基礎工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標志是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的顯著改善。去年以來,試點村通過“四通四改一化一室一場”,大大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農村面貌有了一個大的改變。

六是建好支部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根本保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能否實際,關鍵是要有一個好的村班子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