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11-03 12:01:00
導語:平安創建工作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尊敬的各位領導:
很榮幸能夠代表xx鄉在全縣交流開展“平安鄉鎮”創建活動的經驗,在交流中有何不妥之處懇請在座的各位領導給予指正。下面,我就xx鄉組織開展“平安鄉鎮”創建活動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xx鄉地處哀牢山和xx山中部,位于大理、楚雄、思茅三地(州)的交界處,東接彌渡、南華兩縣,南連景東縣,是大理州的南大門。全鄉國土總面積252平方公里,轄13個村委會,222個自然村,290個村民小組。2005年末,全鄉共有居民9561戶,其中:農業戶8776戶;總人口35720人,其中:農業人口34799人,人口密度141.7人/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28148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0.81畝;農村經濟總收入8865.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14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35萬元,糧食總產量1138.46萬公斤,人均占有糧318公斤,是典型的山區農業貧困鄉,屬全省506個扶貧攻堅鄉之一。
xx鄉是一個人口眾多,交通閉塞,經濟落后的少數民族集居的山區鄉。由于貧窮落后,盜竊突出、傷害事件多發,形成了xx鄉的社會治安差的特點。在2005年全縣政法工作會議上,縣委、政府把xx鄉確定為創建“平安鄉鎮”的示范鄉。我鄉創建“平安xx”活動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縣政法委、綜治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按照“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的創建要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牢牢把握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以加快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主線,以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為重點,以基層平安創建活動為核心,穩步推進“平安鄉鎮”和“平安村社”創建活動。積極開展生產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法律服務、法制教育、為民服務等活動,認真落實責任、扎實工作,深入開展“平安xx”創建活動。
一、基本情況
xx鄉開展“平安xx”創建活動從2005年3月開始,到10月底基本結束。創建工作分兩批進行,第一批(試點):馬街村委會和鄉級機關19個單位,參加的農戶有462戶;第二批(全面鋪開):12個村委會和2個企業,參加的農戶有9049戶。在創安活動中全鄉共涉及9526戶。
二、主要做法
(一)抓基層基礎工作
1、加強治安隊伍建設。結合“云嶺先鋒”工程的深入開展,抓實“三培養”工作(把遵紀守法的模范青年培養成為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為遵紀守法的模范,把黨員中遵紀守法的模范培養成為治安隊伍中的骨干),以開展創建“平安xx”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加強治安隊伍建設,形成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為基礎,基層綜治機構為骨干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網絡,組建了調解、治保、民兵、信訪、治安巡邏、應急救援、消防、處突共八支隊伍。針對以往維穩信息的滯后性、信息報送存在隱瞞性,及時在全鄉13個村委會和19個單位中挑選了324名信息員,組建了一支信息報送隊伍,一旦發現維穩信息可直接報送,保障信息渠道的暢通,有效監控了社會治安的動態,提高了維穩工作的前瞻性、預見性和準確性。
2、深入開展基層平安創建活動。按照“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突出村社、分步推進的原則”,把創建“平安xx”與“平安單位”、“平安村”、“平安組”、“平安戶”、“平安校園”和“平安企業”創建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不斷鞏固和擴大創建成果,實現“平安xx”。
(二)健全和完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
把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作為創建活動的一項重點工作,以“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處置得好”為目標,加快建立完善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的五個機制。
1、建立和完善預警機制。以村、組、戶為重點,大力加強農村基層治安隊伍建設,筑牢維護社會穩定的第一道防線,及時發現可能影響社會穩定尤其是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對群體性事件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
2、建立完善人民內部矛盾排查調處機制。堅持鄉每月、組每半月定期開展一次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對排查出的問題,堅持“誰主管、誰負責”和“五個一”的要求,采取領導包辦或督辦等形式,限時解決,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做到了“組織建設走在工作前,預測工作走在預防前,預防工作走在調解前,調解工作走在激化前”,并切實落實好“一個矛盾糾紛,一個調處班子,一個調處責任人,一個調處方案”。
3、建立和完善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機制。經常性地開展影響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防止因民族問題引發大規模的群體性事件。
4、建立健全統一指揮處置工作機制。深入研究群體性事件發生的特點和規律,不斷完善處置機制和方法。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明確和細化處理群體性事件的職責。認真把握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原則,始終堅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激”的工作規律。
5、建立信訪工作機制。以暢通信訪渠道為主線,以解決群眾信訪突出問題為核心,以基層信訪工作為重點,依法規范信訪行為和群眾上訪接待。完善信訪工作責任制,有效遏制了重復訪、越級訪、集體訪上升的趨勢。
(三)深入開展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
以“四五”普法為契機,以建設“民主法制村”為載體,深入開展以憲法為核心,以現代法治精神為重點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全民的法制意識和法律素質。采取靈活多樣的手段和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普法宣傳,在農村積極開展“送法下鄉”、“民主法制示范村”、“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戶”等活動,提高基層群眾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四)構建社會治安十大防控體系
建立完善了社會面流動犯罪防范體系、重點部位治安防范體系、社區治安防范體系、內部單位治安防范體系、農村“四級”治安防范體系、行政區域和邊際協作治安防范體系、矛盾糾紛排查調處體系、公路護路聯防體系、信息反饋體系、健全和完善處置突發事件體系。并認真落實群防群治工作方針,在全鄉設立鄉村110報警點20處;建立健全五類派出所基礎臺帳;確定重點單位、重點部位六處;單位內部按要求落實安全生產、消防和治安安全責任;認真排查調處社會治安“熱、難”點,預防各類群體事件的發生,并做好處置預案;全鄉十三個村分六個責任區,按責任到人開展工作。
(五)堅持開展“嚴打”整治
堅持從重從快的“嚴打”方針,對農村各種黑惡勢力團伙及其成員,進行全面及時的打擊,徹底摧毀農村黑惡勢力犯罪分子及其殘余分子。xx當年立刑事案件33起,破17起,與前三年平均發案數相比下降11起,破案率達52%,與前三年平均值同比上升4.33%;當年刑事案件發33件的增幅低于本鄉近3年平均發44件的平均增幅,破案率當年52%超過本鄉近3年的47.67%平均破案率;當年發生1起殺人、傷害命案,破獲1起,火災事故2起,交通事故1起,傷亡2人。通過保持高壓態勢,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保證了社會政治穩定有序,保證了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六)抓實農村禁賭、禁毒
農村賭博屢禁不止是xx鄉治安的一大頑疾。加大賭博整治力度是有效遏制農村賭博蔓延勢頭的有效方式。全年共查獲賭博案件20起,打擊違法人員68人次,其中行政拘留2人次,行政罰款63人次,其他處理3人次,實現了“打擊了一小片,教育了一大片”的目的,農村賭博現象明顯下降。按照預防為主的工作方針,在全鄉中、小學、人群密集場所等廣泛宣傳防毒反毒知識。全年共鏟除零星大麻2400余株,并在紅星村小石巖組鏟除成片大麻500余株。
三、采取的措施
(一)周密部署,加強領導
把創建“平安xx”作為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的重要載體和內容,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實行目標管理,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認真規劃,統籌考慮,統一部署。鄉黨委、政府及時成立了由鄉黨委書記任組長的“平安xx”創建工作領導組,并抽調了專門工作班子,負責創建“平安xx”的日常工作。切實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領導。充實和完善綜治工作領導機構,調整綜治工作人員,真正使創建工作有組織、有機構、有人抓、有人管。
(二)強化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召開會議、張貼標語、黑板報、墻報等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平安xx”創建活動,真正使“平安xx”創建活動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形成了全民參與、人人行動的強大合力,全面推進了“平安xx”創建活動的深入開展。
(三)加大投入,強化經費保障
在財政極為緊張的情況下,鄉政府將每年人均0.3元的綜合治理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及云發(2002)4號文件關于“多渠道地籌集群防群治隊伍建設所需的經費”精神,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來籌集經費,確保了創建工作的正常開展。
(四)齊抓共管,強化責任保障
“平安xx”創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鄉“創安”工作領導組切實加強對創建工作的組織、協調和領導,加大督促檢查力度,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堅持創建工作重心下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狠抓各項創建措施的落實,全面提高基層創安工作水平。堅持走群眾路線,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創建“平安xx”活動,形成了鄉黨委、政府統一組織領導,每個鄉黨委成員負責聯系1個以上村委會,每個村委會成員負責聯系2個以上村民小組,各成員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全鄉人民廣泛參與、大力支持,形成了各項工作協調發展、整體推進的良好局面。
四、取得的成效
堅持以“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完善了經常性“嚴打”機制、社會治安防控機制、維護社會穩定的領導責任機制、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和公共安全應急機制。突出創建xx鄉的平安鄉鎮、平安單位、平安村組戶、平安企業、平安校園的治安聯動防控體系,構筑起xx鄉防范層嚴密、點線面互動、巡查并舉、打防控一體化的防范機制。同時,確定了點上求輻射、線上求延伸、面上求覆蓋的工作思路,盡快把xx鄉建成社會更加穩定、民族更加和睦、治安更加良好、群眾更加安康的社會治安先進鄉。
(一)呈現“四個明顯下降”
1、刑事發案率明顯下降。2004年全年發生刑事案件39起,2005年全年發生33起,下降15%。
2、治安案件明顯下降。2004年全年發生68起,2005年全年發生51起,下降25%。
3、民間糾紛明顯下降。2004年全年發生143起,2005年全年發生121起,下降15%。
4、群體性上訪明顯下降。2004年全年發生6起,2005年全年沒有發生群體性上訪,下降100%。
(二)取得“三個提高”
1、化解矛盾糾紛和排查調處人民內部矛盾糾紛的工作明顯提高。2005年全鄉共發生糾紛121起,排查調處糾紛120起,調解成功率達99%。
2、社會治安整體防控能力明顯提高。通過防控體系建設,注重在聯字上下功夫,在動字上見成效,使防控能力得到提高,治安案件明顯減少。
3、人民群眾法制意識明顯提高。通過平安創建活動開展,大力宣傳法律法規,人民群眾學法、用法、守法的自覺性普遍增強,法律意識得到明顯提高。
(三)做到“兩個防止”
1、有效防止了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2004年全年發生安全事故14起,2005年全年沒有發生,下降100%。
2、有效防止了治安災害事故和火災事故的發生。2004年全年發生48起,2005年全年發生3起,下降93.75%。
(四)實現“一個滿意”
通過開展平安創建工作,人民群眾對全鄉社會治安表示滿意;在縣綜治辦組織的社會治安滿意度測評中,全鄉各級黨政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達98%以上。
五、取得的經驗
(一)加強領導,建立健全機構,是抓好平安創建工作的保障。
(二)強化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是抓好平安創建工作的前提。
(三)加大投入,精心組織,是抓好平安創建工作的基礎。
(四)明確職責,層層簽訂責任狀,是抓好平安創建工作重要保證。
(五)全民參與,群防群治,是實現平安的關鍵。
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部分干部群眾認識不到位,平安創建工作進展參差不齊。
二是經費投入不足,給平安創建工作開展帶來較大的困難。
三是鄉大面廣,治安狀況復雜,平安創建工作難度大,部分村、組、戶創建效果不明顯。
各位領導,雖然xx鄉已在2006年年初被縣委、政府命名為“平安鄉鎮”,但與其他縣的“平安鄉鎮”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會后,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進一步總結經驗,繼續抓實平安創建工作這一項長期任務。積極鞏固和擴大“創安”成果,努力為經濟建設創造出安定的環境,真正實現“社會秩序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的創建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