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部門管理交流

時間:2022-11-25 03:05:00

導語:組織部門管理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組織部門管理交流

這幾年,人們對干部工作中出現的帶病提拔、邊升邊腐、邊腐邊升等現象議論很多,對組織部門在干部考察、干部管理和干部培養等方面出現的一些失誤,也頗有微辭。那么,是什么遮住了組織部門的慧眼,以至于他們在工作中出現了如此多的失誤呢?綜合警世教育及其它一些材料中披露的問題,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干部考察走過場。如今的考察,基本上都是“不提拔不考察”、“考察就意味著提拔”。而干部考察工作,在很多時候更多地體現為一些形式化的東西。即往往是上級派兩三個人在一個地方搞兩三天,開三五個座談會,接觸二三十個人,結果不同的人考察出來的結論也都大同小異,如果不看名字就根本判斷不出來這個人是誰。而不敢說真話、說實話的“好好”風氣,也常常使有問題的干部被放過去??疾旄刹糠矫娲嬖诘牟簧钊?、不全面,失真失實等情況,使干部考察的質量令人擔憂。

二是鑒定評語公式化。突出的表現就是干部鑒定評語千人一面,公式化。比如,談論干部的缺點,大都說“學習的自覺性、系統性不夠”、“個人理論修養、基礎還不夠扎實”、“調研上深入不夠”、“工作方法有時簡單”、“工作上有時有畏難情緒”等等。仔細想想,這些缺點,放到哪一個人的身上不適合呢?誰敢拍著胸脯說自己的理論修養、理論基礎很扎實?誰會說自己經常不斷地進行自覺的、系統的學習?誰又能說自己有獨到的工作方法?什么樣的調研才算深入?這些缺點不但大同小異,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差別,而且都避實就虛,不痛不癢、不著邊際,無懈可擊。人們根本不能從這個鑒定中,看出領導干部們一段時間來思想、工作、生活中的不足。

三是民主測評不公開。在一定的范圍內對干部進行民主測評,是干部工作中群眾路線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從測評的程序看,不僅給的時間短,讓參加測評的人無法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且填寫測評表格時,都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沒能充分考慮參與測評者的顧慮心態。更重要的是,民主測評時幾乎沒有一次公布測評結果的:如果不相信參與測評的人,那就不該向他們征求意見;如果相信測評者,卻又為什么不當場公布測評結果呢?替這個測評結果保密,究竟出于什么考慮?

四是干部公示空乏化。常見的公示內容,主要就是公示一下擬提拔干部的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職稱、現任職務、曾任職務、擬任什么級別的干部,公示期限,并告知如果對被公示對象有意見,個人或組織都可以用口頭或書面方式向某某部門反映,最后是電話號碼和聯系人等??梢哉f,這樣的公示,只能看作是公示對象的工作簡歷,它所提供的、能讓群眾比較、鑒別和監督的有用信息是很少的。從公示的內容中,誰也不知道公示對象的品德、能力,工作中的主要成績,個人的主要優點和缺點,性格、氣質、為人處世及被提拔的依據等等情況。面對這樣的公示內容,群眾能發現什么問題呢?

五是干部失察問責被虛置。隨著反腐敗斗爭力度的加大,這幾年許多腐敗分子不斷被查處。但是,提拔任用“腐敗干部”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承擔什么責任,受到什么追究,卻沒有操作性很強的制度和規定。當然有些干部是在提拔之后腐敗的,盡管如此,組織部門也應該為管理、教育、監督干部的失察負責。然而,追究到哪一層次,如何追究,往往無章可尋,難以把握。

干部的考核、管理、教育、培養、任用等等工作,無論是對國家、對事業、對群眾,還是對干部個人,都是一件大事。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干部個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水平、工作業績,思想道德境界,干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等等,對一個地方、一個部門工作的開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干部任用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都要嚴謹、細致、周到,經得起推敲和考驗。在目前監督機制還不健全的情況下,組織部門的工作更應該起著甄別優劣、辨別好壞的把關作用。這個關口如果出了瑕疵和問題,則必然影響到干部隊伍的建設。

清除業已存在的弊端,是組織部門刻不容緩的一件大事。組織部門的同志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