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行政工作交流材料

時間:2022-05-11 09:16:00

導語:民政局行政工作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行政工作交流材料

民政局圍繞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意見》,著眼構建扶貧濟困的長效機制,努力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依法保障了人民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權益?;拘纬闪艘猿青l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以醫療、教育、住房、養老等專項救助為輔助,以社會互助為補充,有較好法律制度為保障,政府責任明確的社會救助體系。僅去年,就有近130萬人(次)的各類困難居民得到不同程度救助,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我們的做法是:

一、強化法制理念,重視制度建設

市民政局高度重視社會救助法律法規的培訓和相關制度建設工作,不斷增強依法做好社會救助工作的自覺性。全系統干部職工牢固樹立起兩個觀念:一是責任法定的觀念。構建社會救助體系,完善社會救助政策,發展社會救助事業,是國家履行職責,保障公民生存權、發展權等各項權利最直接的體現,也是依法行政的最基本內容。政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開展社會救助的制度設定并組織實施,是貫徹落實憲法要求的一項基本職責,是法定的責任,絕不是對困難群眾的“施恩”和“恩賜”。二是權利法定的觀念。公民在遇到各種困難時,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這是憲法確定的公民享有的一項基本權利。任何歧視困難群眾申請、無視困難群眾要求的做法,都是與憲法格格不入的。

結合___地域特點,把原則性規定具體化,形成創造性的地方法規和規章,是我市社會救助工作依法行政的一大特點。兩年來,我們積極會同市法制辦對《___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進行修訂完善,更加合理可行地計算家庭收入,突出分類救助,施行漸退制度等,并對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參加公益性社會服務等做出詳細規定,既強調了權利義務對等,又倡導了尊重勞動的風尚,得到了社會各方的肯定。去年9月,市政府還出臺了《___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辦法》,對全市農村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出了統一規范。與此同時,市政府還先后頒布實施了《___市特困居民重大疾病醫療救助暫行辦法》、《關于完善我市特困居民重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的通知》等規章和規范性文件,連同《___市城鎮廉租住房管理辦法》等其他已有的規章制度,基本覆蓋了全市困難群眾的醫療、住房、教育、養老等救助內容。

對立法條件尚不成熟,或者一時難有上位法作為依據的,我們力求以文件來規范,先后下發了《___市市內四區特困居民突發性救助暫行辦法》、《關于進一步規范救助超市建設的意見》等文件。這些文件嚴格按程序制發,出臺前經過充分醞釀,堅持民主科學決策,廣泛聽取專家學者、基層干部、困難群眾的意見,征詢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建議,集中了各方智慧,實行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創新管理體制,建設“救助平臺”

著力創新管理體制,建設“救助平臺”,是我市推進社會救助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舉措。第一個平臺是在市政府建立了特困居民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這一平臺重在研究社會救助政策,協調社會救助行動,互通救助工作信息,指導推動救助工作。小組各成員單位在發揮作用時,有分有合,既強調部門職能,依法履行自己的職責,又強調互相銜接,各項政策配套。第二個平臺是在鄉鎮(街道)和社區明確專門工作人員。這一平臺主要是依法直接為困難群眾辦理各項社會救助事務,告知政策法律依據、救助標準和辦事程序,提供優質服務,匯總救助信息。在這兩個平臺上運行的社會救助體系,較好地貫徹了法治原則。救助對象面向全體城鄉困難群眾,實現了公民受助權利的平等;既解決困難群眾吃、穿、住等基本生活,又幫助解決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特殊困難,體現了權利的廣泛;救助資金以財政為主承擔,體現了政府的責任;救助的落實在基層,體現了便民利民的原則。

做好行政復議工作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方面。我們確定了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印發了相應的文書格式,并要求各地予以重視,為困難群眾提供行政救濟。

三、虛心接受監督,依法履行職責

虛心接受監督,實行陽光救助,是我們依法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的又一重要措施。一方面,我們虛心接受人大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近年來,各級人大和政協高度關注社會救助工作,市一級涉及社會救助的建議提案每年都有10余件,視察調研每年有三四次。我們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做到上門聽取意見,能辦即辦,一時難以實現的做好解釋工作。對其中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建議,及時吸納到立法建議和各項政策文件中。同時,我們自覺接受審計監督。根據審計機構提出的整改意見,迅速進行整改。另一方面,我們勇于接受社會監督,確保社會救助工作在陽光下運行。一是通過規范審批和發放程序接受監督。鄉鎮、村(社區)審批低保對象均實行公示,救災款物和捐贈款物的發放都按國家規定進行公示,并發放《災民救助卡》接受群眾監督。二是通過做好信訪工作接受監督。妥善辦理社會救助的來信來訪,對符合政策規定的對象,督促當地盡快解決;對過高的要求,耐心進行解釋;對舉報虛報冒領的,認真核查,據實處理。三是通過信息公開接受監督。將社會救助的法律、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編印成冊下發,并在民政局網站上予以公布。

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和諧___”的總體規劃,進一步提升社會救助依法行政水平。一是加強民政執法隊伍建設。加強法制教育培訓,增進干部對法律和社會救助法規的掌握。增加法制工作經費投入,引進法律專業人才,充分發揮其對行政執法的規范、指引、提醒作用。二是加強執法檢查。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規范執法程序,完善過錯責任追究制,以法律的強制性來推進涉及全市城鄉困難居民、需要較多資金支持的社會救助制度。三是積極完善社會救助領域的法規。對目前還無法可依的社會救助工作要積極展開調研,為市人大、市政府早日立法創造條件。四是完善依法行政平臺。督促縣以上各級政府社會救助工作有效運轉,鄉鎮(街道)和社區的社會救助工作人員實現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解決好有人辦事、有錢辦事、有地方辦事的問題,夯實社會救助工作依法行政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