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監督機制的交流材料

時間:2022-05-27 04:54:00

導語:干部監督機制的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干部監督機制的交流材料

黨的*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設同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一起確定為黨的建設的基本任務,而干部監督工作作為反腐倡廉建設的一項治本之策,責任重大。我們組織專題調研課題組,針對當前干部監督工作存在的對思想教育重視不夠、權力運行過程缺乏有效制衡、對“一把手”的監督乏力、自覺監督與接受監督的意識薄弱、民主集中制執行不力等問題,分別進行了深層次思考,并就創新完善干部監督機制提出了一些對策。

初步設想是,要進一步放開視野,敞開思路,置身更高的層面、更大的空間、更寬的領域,積極探索創新完善干部監督工作機制,形成結構合理、配置科學、程序嚴密、制約有力的監督網絡,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的監督體系。

一、以轉換思想觀念為重點,認清新形勢對干部監督工作的新要求,不斷拓寬干部監督工作的新思路

首先,干部監督的運行方式要從封閉式監督向開放式監督轉變,擴大“大監督”的效應。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封閉導致落后,開放推動創新、促進發展。干部監督工作如何創新、發展?在監督的途徑上,應由組織監督向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不斷拓展,形成立體式、全方位的監督網絡,做到干部工作開展到哪里,干部的權力行使到哪里,領導活動延伸到哪里,干部監督工作就實施到哪里。在監督的范圍上,應從工作圈向其生活圈、社交圈延伸,不斷擴大有效監督的范圍。在監督的形式上,也應由相對“單線條”監督,向考察預告、專項調查、談話誡勉、來信回復等多形式監督轉化,暢通民意表達渠道,讓更多的群眾參與干部監督工作,在更廣泛的社會空間內“透視”干部。

其次,干部監督的運行程序要由事后監督向事前、事中監督轉變,營造“大監督”的氛圍。要加強黨性鍛煉和自身修養,在思想深處繃緊監督弦;要通過觀看反面典型案例資料片、實地參觀走訪、請思想悔過自新的違紀違法人員做報告等形式,進行經常性警示教育;要在任職前開展勤政廉政集體談話、任期內適時進行個別談話,做到警鐘長鳴;要規范領導干部正確運用手中權力,實施權力制約;要加大案件查處力度,遏制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等行為,強化組織監督;要增強權力運行透明度,引進群眾監督;要進一步改進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辦法,堅持任期審計與離任審計、定期審計與隨機審計相結合,防止和克服干部“在任虛假繁榮,離任留下窟窿”的現象。通過對干部行為的全方位規范和約束,化被動、消極監督為主動、積極監督,起到超前防范性監督的作用。

第三,監督渠道要由單一型監督向復合型監督延伸,形成“大監督”格局。要采取自我監督與紀律監督并重,制度監督與立法監督并用,公開監督與明察暗訪等隱形監督并施,組織監督與社會監督并行,審計監督與考察監督并舉等措施,逐步實現干部監督工作系統化、科學化。

二、以開展正面引導為重點,著力激發內在活力、規范外在行為,不斷賦予干部監督工作新內容

監督內容的創新,是干部監督工作創新的著力點,是增強干部監督工作生機與活力的關鍵所在。

一是加強干部學習教育的監督。針對目前干部學習教育管理剛性不足的問題,應從實際出發,確定各級各類領導干部崗位知識的儲備目標,明確要達到的知識水平,并定期組織述學、評學和考學,檢驗其學以致用的能力,把學習成績作為提拔使用的依據之一。

二是加強干部工作績效的監督?,F實中,干部只要安分守紀,即使工作業績差點,也能進入稱職行列;班子只要不出亂子,政績略遜,也能進入理想格次。久而久之,使一些干部不思進取,使一些班子求穩怕亂。因此,必須將干部績效監督當作新時期干部監督工作的新使命。要注重把握考核內容的科學性,不僅監督干部的平時操行,還監督干部任期目標任務的完成情況,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的情況;要注重把握考核手段的靈活性,對照目標要求,運用定性與定量、考察與考核、評議與審計等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綜合考核;要注重把握考核標準的可比性,堅持分級分類原則,細化量化標準,對在不同層次、不同地區、不同基礎條件下所創造的工作業績進行對照比較,主要看位次、看水平、看發展。

三是加強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監督。可采取公開考察、回訪考察、審計考察、走訪考察、民主測評、問卷調查等方式,對領導干部“三圈”進行綜合考察,進一步拓寬考察渠道,更全面、更深入、更準確地了解干部的整體情況。

三、以強化干部監督效能為重點,整合監督資源,不斷探索構建與多元化的干部選拔任用機制相適應的干部監督新機制

一是完善組織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組織部門在干部監督工作中的主體作用。要緊緊抓住干部工作的主要環節,實施有效的監督。積極推行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等方式,把好“入口關”,把那些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年輕干部選拔出來。建立領導干部預警教育制度,定期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情況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質狀況進行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對那些群眾反映較大的干部進行重點談話誡免,力爭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同時,建立黨委議事制度,定期召開黨委會,專題研究干部監督工作,總結經驗,分析問題,研究對策。對干部監督工作不力的單位可進行黃牌警告,限期整改。堅決克服重提拔使用輕監督管理的現象,切實解決好不愿監督、不敢監督和不會監督的問題,特別是要研究解決好對“一把手”實施有效監督的問題。

二是健全黨內部督機制,強化班子內部監督。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完善重大問題民主決策制度,實行重要事務通報制。凡屬重大決策必須經集體討論,切實做到“集體領導、民主集中、個別醞釀、會議決定”,有效避免和防止一把手個人獨斷專行,使班子成員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動上合拍。要嚴格黨內民主生活,會前做好民意調查、征求意見、交心談話等準備工作,科學選定議題;會中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在班子內部實現有效監督,形成“思想交流不設防、工作研究不繞彎、遇到矛盾不推諉、利益面前不伸手”的良好局面;會后敢于承擔責任,扎實進行整改督查,不斷提高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質量。同時,要積極推行黨務公開,堅持黨員主體地位,為黨員正確行使民主權利、黨的代表大會代表發揮監督作用創造條件,著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民主氛圍。

三是建立干部監督的群眾參與機制,擴大群眾參與干部監督工作的范圍,著力提高干部監督工作的透明度。要嚴格選拔干部的民主推薦制度,凡未按程序進行民主推薦,組織部門一律不予考察,黨組織一律不予討論和審批。要不斷完善民主測評和民意調查制度,積極探索調查問卷、與服務對象座談等新形式,在更大的范圍內廣泛聽取群眾意見。要積極推行黨務政務公開,以公開敏感問題求公正,以公開重大問題求共識,以公開干部選任求公認,充分發揮民主監督的作用。要完善領導干部接訪、社會舉報制度,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干部監督。

四是建立橫向聯動機制,形成干部監督工作的合力。組織部門要加強與相關監督管理部門的協調和溝通,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由組織部門牽頭,定期與紀檢、監察、公檢法、審計等執紀執法部門聯系,綜合分析干部隊伍中出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解剖分析案例,研究相關對策,制定防范措施。與紀檢(監察)部門的聯合,便于實施對干部的全面監督,及時發現干部廉政方面的問題;與宣傳部門聯合,認真聽取輿論反映;與人大、司法、審計等部門聯合,互通情況、交流信息、研究對策;同時,對重要的或涉及面比較廣的案件,特別是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案件組織聯合調查組進行調查,共同提出處理意見和建議,避免發生干部“查用脫節”的現象。

五是建立干部監督工作責任追究機制,增強干部監督工作“剛性”。根據管人和管事相結合的原則,明確一級對一級的監督責任,上級要及時了解下級的思想和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下級存在的問題不聞不問,釀成嚴重錯誤,并造成重大損失的,應追究有關領導的失察之責。干部監督工作人員應認真履行職責,在上級黨委的領導下,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真正把干部監督工作的責任落到實處。同時,要為那些在干部監督工作中事業心強、工作力度大、得罪了不少人的干部撐腰壯膽,形成干部監督工作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