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管理經驗交流材料
時間:2022-06-21 03:48:00
導語:人事管理經驗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年以來,市人事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于人事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做到以人才戰略為根本點,以人事制度改革為突破點,以服務經濟建設為落腳點,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奮力拼搏,不斷開創XX人事人才工作新局面,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得到了上級人事部門和XX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以及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許。
一、堅持人事工作在大局中定位,在大局中行動,努力提高服務經濟的水平
準確把握人事工作的定位是做好人事工作的基礎和前提。局領導班子明確地提出,經濟工作是大局,是全黨工作的中心,人事工作必須在大局中定位,在大局中行動,必須毫不動搖地服務這個大局。幾年來,我們努力做好“服務”這篇文章,積極圍繞XX經濟工作的新要求、新變化,及時調整工作重心,把人事工作同XX經濟建設的要求緊密結合起來。一是強化服務意識。為統一全局干部的思想,近年來,我局通過召開學習會議、專題討論、一把手作輔導和動員等形式,向全局干部強調人事工作服務經濟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要求廣大干部要在服務人才、服務用人單位、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并通過舉行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征文等多種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強化這一意識。
在今年開展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活動中,我們用一個月的時間,在全局組織了一場“爭先創優”口號大討論,經過集思廣益,形成了“一個口號,二個目標,三個服務,四個堅持,五個確保”的口號和工作要求,以局黨組文件下發,并在各科室置牌張掛,在各人的辦公桌面設立桌卡。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統一了大家的思想,強化了服務意識。二是推行服務承諾。從20*年開始,我們結合機關政務公開制度建設,制定和出臺了一系列服務承諾制度,包括辦事時限制、首問(辦)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二次終結制等,并制定了監督制度、失職追究制,對工作人員履行服務情況進行有效監督,對其工作失職提出具體的懲處辦法,有力地提升了廣大干部服務的自覺性和服務水平。三是積極探索新的服務方式,改進服務手段。近年來,我們在探索和改進服務經濟的方式和手段上下功夫,努力從單純的行政審批管理向提供全方位服務轉變,從傳統的手工作業和信息傳遞方式向網絡化、信息化運作轉變,大大提高了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
在進一步弱化行政審批職能、簡化行政審批手續的同時,我們根據企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發展的要求,及時為它們提供人事、檔案掛靠、流動黨員管理、人才培訓等服務;在工資審核、干部統計、人才統計、職稱考試等工作中,不斷提高信息化程度,實現了計算機管理,從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有利于數據的開發利用和資源共享;而網上人才市場的不斷發展和“手機求職”短信服務的推出,更使廣大求職者和用人單位足不出戶就享有擇業選才的個性化服務。四是主動拓展服務領域。為擴大對經濟工作的服務,近年來,我們按照新的人才觀的要求,在人事人才工作中努力做到“三個打破、三個拓展”,即打破人才服務的所有制界限,從服務公有制單位向服務非公有制單位拓展;打破人才服務的單位界限,從服務機關事業單位向服務企業和農村拓展;打破人才服務的身份界限,從原來服務干部向服務所有人才拓展。使人事工作在非公有制單位和在農村基層中不斷延伸,不但服務了經濟工作,也大大地拓展了人事工作業務。
二、堅持以人才戰略統領人事工作全局,為人事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人才工作是人事工作的永恒主題,是人事工作的生命線。這些年,我局始終堅持以人才戰略統攬人事工作的全局,做到以人才引得進、配置好、留得住為主線,帶動各項人事工作的開展,為我市人事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一是制定好的政策措施使人才引得進。XX經過前幾年兩個整治之后,近年來經濟逐步復蘇,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大,但對人才的吸引力仍然不大。為進一步提高引才競爭力,推動人才引進工作,我們采取了有效措施,一方面,努力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20*年,我局在認真調查研究、分析形勢的基礎上,著手起草了《關于引進優秀人才來汕工作的若干規定》,報經市政府討論同意并予頒布,成為市政府第一個公開向國內外引進優秀人才的規范性文件。20*年和20*年,我們又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兩次對《規定》進行了修改完善,進一步降低了優秀人才來汕工作門檻,擴大了優秀人才的范圍,提高了來汕工作的優秀人才住房安家和生活補貼標準。
《規定》在優秀人才入戶、子女入學、住房和安家補助費、生活津貼、研究經費等方面提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如優秀人才到XX工作,可不遷戶口,只須辦理《特聘人才居住證》,其本人及配偶、子女就可享受本市常駐戶口居民同等待遇;來汕工作的優秀人才,給予一定數額的住房和安家補助費等,為用人單位引才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起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工作效應。另一方面,主動請進來走出去,招徠人才。每年春節前夕,我們都召開部分高校應屆畢業生代表座談會,推介XX經濟建設情況和用人環境,歡迎畢業生到XX建功立業。20*年以來,我局先后三次組織用人單位到全國高校比較集中的城市招聘人才,現場為用人單位引進的人才辦理接收手續。近年來,我市引進人才年增速都在18%以上。
二是建立好的機制把人才配置好。人才配置科學與否是人才作用能否充分發揮的重要前提。近年來,我市在加大人才引進力度的同時,致力于建立良好的人才配置機制,通過加快人才市場的專業化、信息化和區域化發展步伐,充分發揮了人才市場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一是辦好常設型人才集市,提高市場的專業化程度。市場常年對外開放,每逢周三、周五為固定集市日,每年暑假和寒假期間舉辦大型人才交流會,并從我市主導產業、優勢產業人才需求出發,有針對性地舉辦一系列主題性、行業性、專業性人才招聘專場,有效地提高了用人單位和求職人員的對接程度,得到了用人單位和人才的歡迎。20*年以來,市人才智力市場共舉辦各類大型人才交流會7期,專場招聘會18場,人才集市487期,有25723家次用人單位進場招聘,接待各類人才75萬人次。
此外,為15710名人才辦理了人事,其中有123家單位集體委托。二是加快網上人才市場建設,提升市場配置水平。近年來,我市人才市場信息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年,建立了粵東地區第一個人才專業網站——XX人才網,并根據運行情況及時對人才網進行改版升級,研發了網絡招聘會等系統,使求職者和用人單位可通過互聯網,方便快捷地進行查詢、求職和招聘。XX人才網開辦至今,累計上網訪問數突破630萬人次,目前日均訪問量達5800人次。20*年2月舉辦首次“網絡招聘會”以來,已有5461家次用人單位通過網上委托招聘信息,提供職位7.3萬個次,網上人才中介服務已逐步發展成為我市人才交流的重要渠道。
20*年1月,我們又在全省較早推出了“手機求職”短信服務,為求職者和用人單位提供個性化服務,提高了人才供求信息的匹配率和市場成功率,到目前為止,已發送求職招聘信息36萬多條。三是加大人才市場輻射力度,拓展市場配置空間。我們充分發揮市中心人才市場的輻射效應,建設開通了“XX人才網服務大平臺”,將市人才市場的管理和服務延伸到各區縣,使“XX人才網”與各區縣人才網絡資源互通共享,管理規范有序,運作協同高效。目前,XX市人才市場的輻射范圍越來越廣、輻射力越來越強,周邊城市和廣州、深圳、福建等省市的企事業單位紛紛前來擺攤設點,招聘人才。我市人才市場的專業化、信息化、區域化發展,在大大提升了人才市場的服務手段、服務空間和服務水平的同時,對我市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 上一篇:合作醫療信息化交流材料
- 下一篇:教育局學校安全管理匯報材料
精品范文
9人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