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節水創建交流材料

時間:2022-01-31 03:05:00

導語:水利局節水創建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水利局節水創建交流材料

為落實中央提出的“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制度,根據省水利廳的安排部署,市開展了“節水型社會”、“節水型灌區”、“節水型企業”等一系列節水創建活動。創建活動開展幾年來,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為了更深入廣泛地開展節水創建活動,筆者做了一些思考。

一、開展節水創建活動的必要性

1、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成為制約市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瓶頸。隨著市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量大幅增加,2008年全市的用水總量為20.97億方,2009年為24.4億方,2010年為27.23億方,呈逐年增長的態勢。根據市的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將由2010年的800.7億元,上升為1600億元,年均增長14%。根據現有的用水量增長幅度,到2015年,市的用水總量將突破37億方。而市的水資源總量卻是時空分布不均、枯豐年份不均,多年的平均水資源總量為38.14億方,居全省第10位,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854方,居全省第16位,資源性缺水、水質性缺水及工程型缺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2、工農業用水效率不高。工農業生產單位作為耗水大戶,管理粗放,用水效率低下。2008年市的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277方,2009年為221方,湖北省2010年的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85方,全國的平均水平為118方。由此可見,市的工業節水還有待增強。農業方面市的灌區平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為0.3至0.4,遠遠低于國家0.55的標準。

3、加速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用水效率是一項重要的衡量指標。水是生產之要,提高用水效能的同時,就是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由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集約型的發展方式,由“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產業變為“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產業,走出一條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路子。

4、有助于“三條紅線”的落實。在總量控制、用水效率和限制納污這三條紅線中,抓住用水效率這個“牛鼻子”,就會提綱挈領,綱舉目張。先進的管理模式和節水技術的投入應用,提高用水效益的同時,用水總量自然會下降;隨著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和中水回收利用率的提高,污水的排放標準會逐步提高,排放量會逐漸減少,甚至實現零排放。

二、開展節水創建活動的成功經驗

2010年12月,孝昌縣被省水利廳授予“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縣”稱號,目前正在積極努力,爭取國家級的節水型社會榮譽稱號;我市的徐家河灌區和孝昌觀音巖灌區申報了全省的“節水型灌區”,應城雙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應城雙環)和英博金龍泉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泉公司)申報了全省的“節水型企業”,目前申報和復核工作已經完成,處于評審階段。上述單位開展創建活動以來,取得了明顯的社會成效和經濟效益。究其成功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領導高度重視。領導者的思想高度決定了單位的高度,主要領導對水資源工作高度重視,從可持續發展和未來戰略資源的儲備的高度來認識水資源的重要性,為開展好創建活動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有力保障。孝昌縣為了開展好創建活動,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并成立了縣節約用水管理辦公室,增人增編;應城雙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應城雙環)為開展節水型企業創建活動,成立了以總經理為組長,各相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高規格的領導小組。這些都為創建活動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

2、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節約用水需要每個社會成員的參與,只有不斷的宣傳才能激發每個人的積極性,讓節約用水成為社會風尚,成為每個人的工作習慣和生活方式。金龍泉啤酒公司(以下簡稱金龍泉公司)利用3·22“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發放宣傳資料,在廠區懸掛節水橫幅;同時利用專題會議、職工大會等機會,宣傳節水的理念,教育員工節約用水,鼓勵員工開展各類實用、新型的節水小發明,在全廠營造了濃厚的節水氛圍。

3、精細化的管理模式。節約用水需要在工業生產的每個環節都進行控制,轉變以往粗放的管理模式,建立各個環節的耗水臺賬,并實行實時監控,才能實現用水總量的節約和用水效率的提高。應城雙環就構建了一套完備的管理制度,制定各個事業部的用水定額,并層層簽訂責任狀,完善了考核和獎懲制度;同時制定了完整的用水設備采購管理標準、用水設備保修檢修管理制度、培訓制度和循環水管理制度等。管理模式的轉變使節約用水從理念變成了現實。金龍泉公司專門設立了水務官,負責公司的水平衡測試、耗水分析等一系列涉水事務。

孝昌觀音巖灌區修改補充了防汛預案、運行制度、工程管理制度,建立了灌區用水制度、水情記錄制度、計量收費制度等,保障了灌區的高效有序運行。

4、一定的資金投入。要實現用水量的減少和生產效能的提高同步進行,需要改進落后的生產技術,投入一定的技改資金;同時做好水平衡測試、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管網鋪設、計量設施的安裝等都需要一定資金的投入。應城雙環投入1600余萬元用于節水技術改造,實現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97.5%,萬元產值耗水量降低14.8%,年節水量1364萬噸。

觀音巖灌區利用國家的水庫除險加固項目,整合資金787萬元,完成了渠道硬化5000米,險工險段整治22處,加固水閘15座,使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35提高至0.5。

三、下一步開展節水創建活動的建議

伴隨著全省和市的跨越式發展,水資源作為一項戰略資源,其重要性會日益凸顯。為了更好地落實“三條紅線”,將打造成一個生態宜居、水資源高效利用的城市,需要更好地開展節水創建活動。筆者結合實際,就下一步如何開展節水創建活動,提出一些建議。

1、加大經費投入。節約用水要在全社會鋪開來實行,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除了創建“節水型企業”、“節水型灌區”外,還要創建“節水型學?!?、“節水型機關”、“節水型社區”等。建議市政府安排專項資金或是從返還的水資源費中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節水創建活動,對優秀的創建單位予以一定的經濟獎勵,以資鼓勵;對于工業企業,在政策上對優秀的創建單位予以一定的稅收優惠,以激勵更多的企業投入更大的精力進行節能改造和技術革新。

2、加大宣傳力度。目前,接受水資源是一項重要的戰略資源這種理念的人還不多,對水資源的危機程度、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對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必要性認識不足。為了轉變全社會的觀念,需要加大宣傳,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雜志、網絡等各類媒體,進行水資源方面的報道,提高全社會的水憂患意識;進行節水技能、節水理念的宣傳教育,讓更多的企業、灌區、學校等單位加入到節水隊伍中來,實現從“要我節水”到“我要節水”的轉變。

3、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執法檢查是開展雙創活動的重要保障。對于違法、違規取水和排水的單位進行查處,認真執行計劃用水管理制度,對于超計劃用水的單位嚴格落實累進加價收費制度,維護正常的水事秩序。

4、加大水資源管理隊伍建設。節約用水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需要專業人員和專業隊伍。節水創建活動面對的單位眾多,行業也眾多,需要對水資源管理隊伍加以充實;條件允許的話,可以優先引進具有水資源方面的專業人才;加強對現有水資源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其盡快熟悉并掌握“三條紅線”的內容,不斷提高其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