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勤政廉政工作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13 10:16:00

導語:做好勤政廉政工作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做好勤政廉政工作交流材料

勤而不廢,廉而不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政就是要忠于職守,勤奮敬業。具體的說就是要愛崗敬業,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善于學習、精于業務、甘于平淡、樂于奉獻。廉政就是要嚴格執行廉潔自律有關規定,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通俗地講勤政廉政就是指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我們質監系統各個崗位職責千差萬別,涉及的領域眾多,有人形象地說我們質監部門上管天,下管地,中間還要管空氣。不同的質監崗位,我們有著相同的勤政廉政要求。下面,我結合本局實情,就如何做好勤政廉政工作談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是對于領導干部要深謀遠慮,求真務實,切實起到勤政廉政的帶頭作用。要摒棄搞定就是安定,擺平就是水平,無事就是本事,妥協就是和諧的錯誤觀念,要腳踏實地去干,破解難題去闖,以身作則去帶,嚴格制度去管。要有知難而進的決心、鍥而不舍的精神、攻堅克難的魄力、切實可行的辦法、組織協調的本領,團結帶領廣大干職工謀事創業。具體工作中,要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選人用人影響著人心向背和事業成敗。選拔任用干部要按照副主席提出的“六個用人導向”要求,用那些敢于堅持原則,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清正廉潔,具有較高的道德風尚,心理、情趣健康,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的人;用那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注重實際、辦實事、求實效的人;用那些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勤奮敬業,忘我工作的人;用那些不圖安逸,具有憂患意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用那些思想解放有闖勁,作風扎實有韌勁,勇于創新有拼勁,銳意進取有鉆勁的人;用那些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心中想著人民,牽掛人民,時刻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事的人。決不能讓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干事、兢兢業業工作的老實人吃虧,決不能讓不講黨性、不重品行,為了個人私利和撈資本、做虛功、拉關系、搞奉迎的投機鉆營者得利。真正讓那些品德高尚、能力出色、實績突出、作風正派、群眾公認的職工受關注、受尊重、受重用;讓那些品德低下、能力平庸、不干實事、不敢負責、作風飄浮、群眾信不過的人沒有市場、沒有位置、沒有地位。

二是要強化政務公開。常言道:辦事不公開,必然懷鬼胎;辦事不透明,內幕有私情。實行政務公開是堅持標本兼治,深入開展反腐倡廉的現實需要。實行政務公開就是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哪些事能辦,哪些事不能辦,使職工一清二楚,事情該辦什么、怎么辦、由誰辦、收多少錢,一目了然,這樣就可以防止“暗箱操作”。要走出把政務公開看作是“負擔”或“緊箍咒”的誤區,從管好“權、錢、人”入手,在公開內容、形式、程序、時間、監督方式、考核獎懲等方面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要圍繞“人、財、物、事”等重點事項進行明確細化,凡是權利運行的關鍵部位、關鍵環節以及重點事項,只要不涉及秘密,都應公開。

三是要加強學習。作為領導干部不僅要自己學,還要帶動督促廣大職工一起學。不僅要學理論、學業務,還要加強其他知識的學習,領導干部要學習領導藝術、行政管理人員要加強行政能力知識的學習、執法人員要加強法律法規和辦案技巧的學習、技術人員要加強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的學習。要加強學習的督辦,切實把學習作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標,改變過去工作評價和學習評價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變兩手抓為一手抓,使學習在日常工作中不僅有“地位”而且有“位置”,不僅有計劃而且有落實,切實杜絕以工代學的局面。

四是要講感情加強團結。人是感情動物,感情是維系團結穩定局面的決定因素。一個沒有感情、沒有人情味的單位是冷冰冰的,這樣的單位不僅領導不舒心,職工也沒有幸福感,工作就變成了簡單的機械勞動,單位就沒有發展前景。團結是和諧,不是不講原則的妥協,更不是一團和氣。團結沒有界限,不是指抱團搞小團體主義,而是要求廣大干職工強化全局觀念和整體意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齊心協力做好工作,努力形成同心同德、誠心協作、相互支持、共同奮斗的生動局面。而對于班子各成員既要大膽負責地抓好分管工作,獨當一面,也要樹立全局意識,密切協作,互相學習、互相尊重、互相諒解、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始終保持一種合作共事的良好心態。對于各單位股室要在落實局黨組決策部署中,必須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發揚群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對需要協同作戰的工作,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絕不能推諉扯皮。對于個人講團結就是要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不對于個人得失斤斤計較,不要事事從自我出發,以我為中心,一味只想別人的不是,不找自己的不足,也不主動溝通,結果矛盾無法化解,情緒無法排解,小問題變成大問題,甚至變成積怨,最后影響心情,影響關系,影響情緒,影響工作。一定要珍惜共事之緣,有矛盾多從自身找原因,大事多協商,小事多諒解,主動解釋、主動溝通,共一時之事,結一生之緣;留一世情誼。真正使全局上下要形成心齊勁足、風正氣順、共謀發展的和諧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