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開發區推進集約發展交流材料

時間:2022-03-14 02:30:00

導語:經濟開發區推進集約發展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經濟開發區推進集約發展交流材料

近年來,經濟開發區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科技型、外向型、效益型的現代化工業園區,強力實施“工業立區、項目強區”發展戰略,開發區經濟社會實現了又好又快發展。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產業優勢逐步擴大,外向型經濟發展加快,全區出口企業發展到25家,取得進出口經營權企業20家,出口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全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27.63億元,同比增長32%;實現稅收收入2.65億元,同比增長76.67%。

一、堅持“項目強區,外向帶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一)轉變招商思路,嚴格標準“選”資。在工作思路上積極實現“四個轉變”,即在招商定位上,由“遍地開花”向重點突破轉變;在載體建設上,由“各自為陣”向園區承載轉變;在招商策略上,由“政策效應”向環境創新轉變;在工作考核上,由一般獎勵向科學考評轉變。成功引進一批規模型、財源型、外向型、環保型、科技型項目,成為市域經濟增長的有力支撐點。迅達可再生能源產業園、國際大酒店、華潤二期、禧瑞塑業、萬聯人造板、寶力鋼構等一批項目全部建成投產。

(二)創新工作機制,提升招商質量。注重產業招商,強化窗口招商,突出以商招商,推進中介招商,完善網絡招商,積極參加“浙商大會”、“湖北香港經貿洽談會”等系列招商活動,廣泛宣傳推介項目??偼顿Y9000萬元的浩博特裝飾材料項目順利落戶,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全部建成后可年增銷售收入2億元,實現稅金800萬元,安置就業200人,并將帶動相關產業配套跟進。

(三)瞄準國際市場,拓展發展空間。全力推進出口主體多元化,初步形成了本地生產企業、三資企業和外資企業三大出口主體支撐,奧美、世聯、大江3家企業年出口額超過300萬美元。全力推進出口產品多元化,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對接國際市場,出口產品110多個品種和規格。全力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美國、歐盟、澳洲及東南亞、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成為開發區出口企業的主要市場。

二、堅持“工業立區、扶優壯強”,著力增強工業經濟實力

(一)推進集群化發展,培植壯大優勢產業。立足優勢產業和核心企業,重點引進上下游產品項目,突出抓好支柱產業的延伸,不斷發展壯大產業鏈。圍繞食品釀造業的發展,以酒業、華潤啤酒為龍頭,發展包裝印刷、玻璃瓶藝等產業,集聚市內配套企業26家,全國協作企業96家。圍繞紡織產業的發展,以香港奧美、香港穩健、浙江旺家為龍頭,全區發展配套企業60多家,棉花加工規模達到30萬錠。以中石化湖北分公司、三寧、開元化工為龍頭,積極引進下游項目,加快發展化工產業群??偼顿Y14億元的川化集團二甲醚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稅收1億元。

(二)推進規模化發展,做大做強骨干企業。堅持“因企制宜、一企一策”的原則,對酒業、華潤啤酒、迅達科技、奧美紡織等重點骨干企業制訂“個案扶持”政策、實行“貼身”服務,優先解決用電、資金、用工、用地等方面的難題,積極引導企業擴容增量、技術創新、裝備更新,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酒業名列全省百強民營企業、全省農業產業化10強龍頭企業、鄂酒扶優扶強重點企業,連續六年進入全國白酒前10強。三寧公司通過實施“3888”工程,綜合實力迅速提高,先后榮獲全國化肥生產先進單位等稱號,今年初,三寧公司成功與晉煤集團合資合作,新上“4030”工程(年產40萬噸氨醇和30萬噸尿素),到2010年,項目將完成投資5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利稅6億元。目前,全區年產值過億元的企業發展到16家,其中工業企業12家;年稅收過100萬元的企業43家,其中年稅收過500萬元的企業達到10家,過1000萬元的企業達到5家,年稅收過億元的企業1家。

(三)推進品牌化發展,著力培育精品名牌。大力實施精品名牌戰略,引導企業由做產品向創品牌轉變。2006年全區對企業獎勵金額高達87萬元,并籌集資金120萬元對117名優秀科技人才進行了獎勵。酒業成立了“省級技術開發中心”,開發了“大曲”、“謙泰吉”等系列產品,被列為國家首批“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企業;開元公司被列入湖北省高新技術企業,二氧化錳等化學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全區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3家,16個產品入選《湖北省高新技術產品目錄》;區內企業擁有專利103件,成功培育大曲、長江牌尿素、紅旗牌蓄電池、“九龍仙米”等國家級知名品牌1個、免檢產品3個,湖北省精品名牌7個。

三、堅持“統籌建區、科學管理”,提升開發區建設水平

(一)高起點規劃,引導發展。按照“一園多區”的發展思路,堅持規劃先行,科學規劃開發區生產加工、三廢處理和生活服務三大功能,通過數易其稿、多次評審,使開發區總體規劃體現前瞻性,詳細規劃具有操作性,產業規劃具有競爭性。經濟開發區楚天化工園、城北工業園、工業園重點發展食品釀造、電子材料、精細化工、民用燃具、家俱、紡織等產業,努力建成高科技、高附加值的工業園。

(二)高標準建設,帶動發展。在開發區建設上,著眼于“大”,加大投入,擴大規模;致力于“快”,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確保分步實施動作快,配套建設進度快,引進項目入園快,籌措資金速度快;立足于“嚴”,嚴把企業廠房建設質量關、標準關、安全關,嚴把投資強度關,切實提高建設水平。市財政每年都安排3000萬元以上資金用于開發區配套建設,開發區按財政收入的增量的一定比例作為對基礎設施建設的剛性投入,建立了穩定的投入體系。2006年,開發區配套建設投入達9.2億元,區內規劃面積實現了“八通一平”,建成“四橫五縱”主干道70多公里,區內供水能力達到每日12萬噸,排水能力每秒9立方米。

(三)高效能管理,促進發展。成立開發區管委會,健全、理順開發區管理職能,切實加強開發區干部隊伍建設,推進行政提速。圍繞企業用地難的問題,在土地閘門關嚴的情況下,積極向內挖潛力,建立土地收儲制度,加強分散廠區的改造和零星用地的整合,及時儲備工業用地,同時積極引導、鼓勵業主建設標準化廠房,實現集約、節約用地。圍繞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加強與城市建設投資公司、擔保公司聯系,與國家開發銀行、商業銀行聯動,爭取貸款。圍繞環境保護問題,切實加強環境監察,加快推進三寧、助力等重點企業節能減排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圍繞企業安全生產問題,定期組織開展轄區內企業安全、消防安全、船舶安全、危化品安全生產大檢查,不定期對區內民營企業、加油站點、鍋爐壓力容器等重點部位進行抽查,加強隱患整改。

四、堅持“環境興區、行政提速”,優化開發區發展環境

(一)著力營造優先優惠的政策環境。一方面給政策。進一步修改完善鼓勵投資、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積極將國債項目、稅費減免、技改貼息、出口退稅等相關優惠政策向骨干企業和優勢產業傾斜,促進企業發展。另一方面爭政策。國家、省級出臺相關鼓勵政策后,迅速組建專班,對照政策,研究政策,爭取政策,成功將三寧20萬噸合成氨聯醇系統優化節能改造、山水5萬噸聚氯乙烯、浩博特墻紙生產、浙江醫藥維生素醫藥中間體、迅達二期工程等一批項目列入湖北省工業投資導向計劃。

(二)著力營造高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堅持將項目建設協調服務納入開發區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量化評估,獎懲掛鉤,增強服務的主動意識。建立重點建設項目督辦協調機制,對重點項目建設情況一周一調查,一月一督辦,限期解決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增強工作的時效性。進一步完善駐點項目責任制,堅持一家企業、一名領導掛帥、一個專班協調,扎實開展“一條龍”、“式”、“跟蹤式”服務,做到市內辦事不出區,企業要求不推諉。

(三)著力創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環境。堅持依法辦事,下發了《企業繳費明白卡》、《企業繳費登記卡》、《企業繳費反饋卡》,積極推行服務承諾制、收費公示制、執法公示制、群眾監督制,嚴禁到企業亂檢查、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亂拉贊助,認真受理外來投資者的投訴,嚴肅查處“吃、拿、卡、要、報”等不良行為,做到“只服務不收費,多服務少收費”,切實保護企業和投資商的合法權益。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重拳整治周邊治安環境,為企業營造了良好的投資和生產經營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