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文化建設交流材料

時間:2022-06-19 05:40:00

導語:煤礦文化建設交流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文化建設交流材料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經營思想、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企業發展的軟實力,如果一個企業硬實力不行可能一打就敗,而如果軟實力不行,則可能不打自敗,由此可見企業文化對企業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對于小企業,企業文化是企業老板的文化在公司內的影響和延續。對于大企業,是經過多年沉淀后,影響每個員工的價值觀和行為風格的包容力,如果能將企業全體員工的價值取向和行為風格,最大限度的保持在可能的一致范圍內,像一個人那樣思考和行動,就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就是這個企業的文化內涵所在。哈佛大學商學院蘭普教授說:“過去看一個公司的業績僅僅看賬面,而現在,更多的要看公司的文化及產生的凝聚力,這是公司能持續發展的關鍵?!?/p>

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對于煤礦企業而言,安全就是“天”,硬實力再好,沒有凝聚力、向心力,干部員工如一盤散沙,安全生產就很難保證,企業就很難健康協調發展。這就需要一種安全文化來引導人、凝聚人,而安全文化建設歸根結底是安全價值觀塑造的問題,是以一種形式、一種力量來提高干部員工的整體素質。安全文化建設是煤礦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份。它堅持以人為本,以安全生產為目標。目前我國多數煤礦都在積極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建立了眾多的規章制度,健全了安全網絡,希望通過文化管理來提升管理水平和以人為本的超前預防來實現企業的安全生產,但是,在安全文化工作的推進過程中,卻是困難重重,仍然無法杜絕事故的發生,2012年第一季度全國發生煤礦事故185起、死亡289人,雖然同比減少,但影響卻仍然比較大。這些事故的發生不是偶然的,原因涉及許多方面,企業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偏低就是其中一個原因。由此看來,僅僅靠監督與被監督的傳統管理模式,難以保障安全生產目標的實現。面對新的形勢及發展要求,只有超越傳統安全監督管理的局限,提高安全管理人員和員工的安全文化素養,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個人,從內心認同企業安全文化價值觀,激發員工“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本能意識,才能最終實現本質安全。關于加強煤礦安全文化建設問題,筆者認為,以下幾方面比較重要。

一、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決策層是關鍵

企業決策層的素質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決定因素,直接影響著企業形象。企業的風格反映企業文化的個性,而決策在企業安全文化的形成中起著倡導和強化作用。實踐證明,決策者的品格風貌對企業的安全風貌會有極大的影響。從企業的整體來講,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是在企業決策者的決策指揮下進行的,企業的決策層在安全管理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決策層安全文化素質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素質。企業決策層的安全文化素質應包括安全思想道德素質、安全知識技能素質和安全心理行為素質三部分。在這三部分中起首要作用的是安全思想道德素質,企業決策層只有具備了優秀的安全思想素質和高尚的安全道德素質,真正重視人的生命價值,尊重人的生命,一切以企業員工的生命和健康為重,才能樹立起強烈的安全事業心和高度的安全責任感,發自內心地去關心職工的疾苦和改善惡劣的勞動條件,才能把安全工作視為“天”字號大事擺在企業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來抓,才能防止重生產、重經營、重效益而輕視安全的思想發生,才能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首要價值取向。在某種意義上可以把企業看作一面鏡子,企業在發展中可照出決策者的形象與風格,決策者的風格會給企業行為提供示范和榜樣。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企業安全文化氛圍,營造良好的企業安全環境,企業決策者的安全文化素質是決定因素,它能直接塑造企業的形象。

二、加強安全文化建設要以員工為主體

現代企業管理講求以人為本,任何一個企業安全文化的主體都是員工,企業安全文化素質、安全觀念、安全行為等都是人的因素。全面提高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顯得尤為重要,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把“安全第一”當作首要的價值取向,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提出明確的要求,使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并作為確定安全文化建設目標的中心環節精心安排。在此基礎上,要建立激勵機制,特別要把過去安全管理方面的一些好做法和經驗上升到文化理論高度來認識,以人為核心,突出員工的安全意識,做到全員激勵與重點激勵相結合。加大職工全員培訓、質量標準化、安全生產等方面的資金投入。還可以用安全事故“血的教訓”教育職工擺正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在員工思想上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使安全生產深入人心;通過走訪將企業安全理念深入職工家庭,使“一人安全、全家幸福”成為每個職工的共識;對“三違”人員要交流談心,摸清思想脈搏,在潛移默化中做好“三違”人員的思想轉化工作;要深入員工家庭了解其生活情況,多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解決實際困難,凝聚力量,調動職工管安全、保安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之在企業安全生產中發揮更大作用。

三、加強安全文化建設要提高執行力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規劃的再好,但是執行不到位只能說是紙上談兵,建立良好的煤礦安全文化,需要增強企業的執行力,特別是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執行力。

一是從安全理念上增強執行意識。

增強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執行意識,首要的是改變其思想認識,首先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活動,使中層管理者及員工深刻認識到企業的安全理念與生產實踐之間的關系,理解安全理念是來源于生產實踐又回到生產實踐的。其次,要強化執行的決心。就“執行意識”進行專門的培訓,使其認識到“執行是沒有任何借口”的,沒有“鐵的執行”就沒有規范的安全管理,就沒有良好的安全文化,就達不到較高的安全水平。

二是從安全制度上保障執行到位。

“三違”現象屢禁不止,事故時有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安全生產制度執行不力、落實不下去,其中少數干部職工不講文明生產,對安全生產存有僥幸心理是一個原因。在制度執行上領導干部要發揮示范帶頭作用,運用人格的力量感召職工講安全,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不違章指揮,不違章作業。為了保證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的執行具有規范的制度基礎,企業的安全制度建設要及時跟上,要健全制度體系,查漏補缺,及時改進,在制度設計和更新的過程中,始終強調制度的科學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三是從安全獎懲上形成執行動力。

要使中層管理者及員工形成良好的執行習慣,除從理念上灌輸外,還要有獎懲措施,要對企業需要的安全行為建立獎勵機制,增強約束力,使中層管理者及員工能夠主動執行企業的安全要求,對于不執行或執行不力的行為進行處罰,并通過各種宣傳途徑,增加輿論壓力,使其不得不嚴格執行企業的各種安全制度。同時,建立切實可行的學習機制,幫助中層管理人員及員工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激發內在動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是從組織結構上健全執行機制。為了強化中層管理者的執行力,要進一步明確各職能部門的職責,使中層管理者及員工明確自身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充分保證企業安全目標的實現。檢查考核是提高執行力的關鍵,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制訂嚴格、科學的考核體系,把標準檢查、指標量化、評價考核作為一種制度堅持下來。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能夠保證上下級之間、中層管理者及員工之間具有統一的認識,確保各項決策落實到位。

四、加強安全文化建設要講誠信

誠信是做人之本,企業發展之基。無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要以誠信為榮。特別是煤炭企業屬于高危行業,工作現場條件復雜,要確保安全生產,每一名煤礦人更應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做“安全誠信人”、“安全誠信班組”、“安全誠信區隊”,這樣才能促進企業的安全發展、和諧發展。誠信安全是對干部員工履職盡責情況的考驗,履職盡責是每一名干部員工應盡的義務,特別對于煤礦干部員工而言,如果不能履職盡責,那么抓好安全生產就是空談。是否履其職盡其責,關鍵就在一個人責任心強不強。責任出勇氣、出智慧、出力量,是完成任務、成就事業的可靠保證。有強烈的責任心,再危險的工作也能減少風險;沒有責任心,再安全的崗位也會出現險情。有的人只行使自己的權利,沒有盡到自己的崗位責任,在抓安全、干工作上走形式,查違章湊指標,影響了公司的安全生產,因此各級管理人員要轉變作風,從我做起,廣大員工要依法按章作業,通過人人講誠信、崗位履職責,確保礦井安全生產。

安全工作是管理與被管理相互結合的過程,各級管理人員要正確處理檢查與被檢查的關系,正確處理組織與員工的關系,帶著感情抓安全,把員工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支持員工工作、關心員工成長,經常深入基層解決員工的實際問題,對安全工作中查出的問題,工作中的違章現象,進行耐心細致的幫教,使員工深切領會公司的良苦用心,深切體會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引導員工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實事求是、依法遵章、履職盡責,以真誠之舉對待真誠之心,打造企業安全品牌,讓員工更安全,企業更融洽!

五、加強安全文化建設要強化法治觀念

增強法治觀念是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煤礦行業作為高危行業,井下條件復雜多變,“瓦斯、煤塵、頂板、火災、水災”五大災害時刻威脅著礦工的生命安全和生產的正常運行。重視安全生產,保護煤礦從業人員在生產勞動中的安全與健康,是煤礦安全工作的根本任務。要從根本上遏制煤礦企業安全事故的發生,除了要從管理、技術、設備上下功夫外,關鍵還是要加強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法制建設.讓安全生產走上法制化軌道,真正讓安全生產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

一要加強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增強煤礦從業人員的法制意識和安全生產責任意識。

國家頒布實施的《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煤炭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對企業領導、管理者、員工在安全生產中應負的法律責任作了比較明確的規定。要組織員工加強對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學習,增強煤礦企業管理者、工人的法制意識,使他們進一步明確自身在安全生產中的責任和權利,從而增強依法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在學習過程中,要注重深入淺出,使大家不但知道具體的規定,而且知道制定的依據以及不執行規程的嚴重后果,從而提高遵守規程的自覺性。班組長作為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最基層的責任人,要重點培訓,充分發揮其在班組內部安全教育的作用。

二要建立健全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及保障措施。

近年來,我國制定并實施了《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煤炭法》等法律法規及一些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對煤礦安全生產作了一系列強制性的規定。作為煤礦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好這些規定,并按照規定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相應的規章制度,可以有效地改變企業以往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些薄弱環節,實現安全生產管理從傳統人治到現代法治的轉變,依據法律法規、規章制度而非領導的意志進行管理,靠制度管人,靠制度辦事,使依法組織安全生產、依法監管、依法規范、完善安全生產法制秩序的觀念逐步深入人心。

三要依法強化安全生產的監督和管理。

煤礦企業要依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設置安全生產監督機構并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安全生產監督機構和管理人員,要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監督職責,發揮其在安全生產的監督作用。工會要依法行使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監督權,發揮工會組織對安全生產工作進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作用,構建企業全方位安全生產監督體系,形成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安全生產監管局面,使安全生產監督工作落實到生產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有效遏制違章現象和安全事故隱患的產生。

總之,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創造安全生產環境和建立有效安全事故預防機制的客觀要求,是實現安全生產科學化管理的重要途徑,是引導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發展方向的一項基礎性、戰略性的工程,只有長期抓、反復抓,才能有力促進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