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保障局法制科工傷保險工作經驗材料
時間:2022-03-27 07:20:00
導語:勞動保障局法制科工傷保險工作經驗材料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是一個以采礦、冶金、建材、化工、服裝行業為主的老工業城市,現有大小企業2000余家,從業人員近30萬人,其中礦山企業從業人員約占1/3。針對礦山企業點多、面廣、事故預防難度大的特點,我市自1999年同步實施工傷保險和醫療保險以來,堅持以管理促擴覆,不斷完善政策,強化服務,規范運作,穩步推進工傷保險。截止2005年底,已有1411家企業、15.4萬人參加了工傷保險,累計征收工傷保險基金4450萬元,支付各項傷殘待遇2187萬元,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責任、管理和預防體系,為保障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減輕企業負擔、維護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堅持目標管理,建立工傷保險的責任體系
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政府推動,強化責任。市委、市政府將工傷保險擴面征繳納入各級黨政主職經濟目標考核內容之一,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逐月量化考核,年終獎懲兌現。為強化工傷保險擴面稽核征繳,市政府還建立了擴面征繳獎勵制度,每年除安排專項工作經費和從基金中提取專項調查、預防和鑒定費外,工傷保險每擴面新增1名參保人員還獎勵5-10元。在這一責任體系的帶動下,工傷保險覆蓋范圍逐步擴大,基金支撐能力穩步增強,每年新增200余家企業、3萬余名參保人員,新增基金收入800萬元以上。
二是部門聯動,強化配合。勞動保障、安全生產、衛生、財政、工會等部門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共同做好工傷保險的相關管理、制度建設、信息傳遞等工作。去年我市開展了為期3個月的社會保險擴面征繳攻堅戰,5家部門整體聯動,新增工傷保險擴面1.5萬人。我們會同安全、財政、衛生等部門,對不同類型企業和不同對象參加工傷保險,因企制宜,因人而施,如大冶有色金屬公司是一家以礦山采掘為主體的企業,擴覆時,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從實際出發,在參保費率上,將后勤服務單位與主體區別對待,對老工傷則一次性預提費用,促使其1.4萬人全部參保。
三是政策驅動,強化引導。我市1999年出臺了《黃石市城鎮職工工傷保險暫定規定》,《工傷保險條例》頒布后,因地制宜,不斷探索,先后制定了《黃石市工傷職工就醫和醫療費用結算管理暫行辦法》、《黃石市工傷保險費率浮動試行辦法》、《黃石市勞動能力鑒定暫行辦法》等10多件政策性文件,建立起從工傷認定到勞動能力鑒定、擴面征繳到待遇給付、工傷醫療管理到醫療康復、工傷預防到浮動費率等一整套工傷保險配套政策,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政策體系。改制企業老工傷人員工傷待遇補償問題極為復雜,稍有不慎,有可能引發社會穩定問題。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我們堅持摸清情況,對照現行政策分類排隊,嚴格把關,并做好耐心細致的宣傳解釋工作。目前已累計為5720名工傷職工預留工傷費用11510萬元,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
二、夯實工作基礎,規范工傷保險的管理模式
工傷保險和各項社會保險一樣,成敗的關鍵在于科學、嚴格、有效的管理。為此,我市從基礎管理入手,逐步建立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工傷醫療管理等“一體化”的管理模式,確保了工傷保險制度的穩健運行和可持續發展。
一是規范工傷認定。我市建立了重大工傷事故現場勘查制度、疑難案件集體討論制度和定期會診制度,嚴格按《條例》規定的程序進行工傷認定?!豆kU條例》實施以來,我市勞動保障部門累計作出工傷認定1300余件,其中有約4‰經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維持率和勝訴率均達100%,沒有發生一件工傷認定不合法、不準確。小陳老師工作室出品
二是強化勞動能力鑒定。我市確定了10多家工傷定點醫療機構,建立了由40多名醫療專家組成的專家庫,檢查、鑒定時隨機抽選、臨時調度,切實做到“及時、客觀、公正”,杜絕和減少人為因素。近兩年,我們對500余家改制企業的1.2萬名老工傷職工,本著對傷殘職工負責、對用人單位負責、對工傷保險基金負責的態度,采取專家組進駐企業、分類組織鑒定等辦法,作出客觀公正的鑒定結論,較好地保障了企業及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三是加強工傷醫療管理。為切實加強工傷醫療管理,本著“保證治療、合理用藥、防止浪費”的原則,我們制定了工傷事故首診報告、工傷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工傷醫療費用審核和異地工傷管理等系列制度,推行“人性化”管理服務。既及時地解決了工傷職工治療康復中的實際問題,又有效地控制了工傷保險基金的不合理支出。我們對5000余名成建制駐外的職工和本地工傷醫療費預計超過5000元的工傷職工,建立工傷檔案,跟蹤管理。對高位截癱等重傷康復治療人員,則設立“家庭病床”,實行定期上門問診和后續管理。通過跟蹤管理服務,僅去年就核減不合理醫療費用支出36萬元,扣減違規醫療費用68萬元,有效地堵塞了漏洞。
四是完善業務經辦程序。從1999年實施工傷保險,我市就設立了醫療、工傷、生育保險行政科室和經辦機構,在經辦機構內部設立了工傷、生育保險科室,配備了相應的工作人員。實施《工傷保險條例》后,進一步健全了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并在所屬縣(市)設立了工作站。工傷保險經辦機構內部嚴格按《工傷保險經辦業務管理規程》開展工作,保證經辦業務科學、嚴謹、縝密。為了規范工傷醫療機構行為,減少基金流失,確保工傷職工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對工傷定點醫療機構實行協議管理,定期考核。為了規范基金管理,對工傷保險基金中的工傷認定調查費、工傷預防費和勞動能力鑒定費采取按項目結算的方式,不單獨提取,按規定開支比例使用,確保了基金的安全、完整。
三、加強綜合治理,形成事故預防的工作機制小陳老師工作室出品
為確保工傷保險的健康發展,我們將工傷保險管理工作延伸到企業,建立預防工傷事故的工作機制,從源頭上控制工傷保險基金的支出。2005年,全市參保單位重大工傷事故發生率較上年下降43%,工傷人員人均醫療費由9688元減少到7662元,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率從79%降到51%。
一是建立部門協調配合制度。我市工傷保險經辦機構與安監部門建立了互通信息、工傷事故會審制度,定期通報、交流工傷事故管理、傷殘等級鑒定及企業的安全狀況、職業病危害等信息,及時介入,未雨綢繆,以防止企業瞞報、漏報或遲報工傷事故而影響傷殘人員康復的現象,變被動的工傷賠償為積極的事故預防。
二是推行“兩項費率”。根據行業或企業工傷事故頻率及風險概率實行行業差別費率和企業浮動費率,是發揮工傷保險事故預防作用功能最直接的手段。我市將企業的浮動費率與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率及工傷事故(職業?。┌l生率直接掛鉤,優則下浮,差則上調,拉開了工傷保險繳費費率,三類風險較大的行業繳費費率最高相差2.5個百分點。小陳老師工作室出品
三是健全工傷保險獎懲機制。我市積極探索工傷保險獎懲制度,明確了可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列支6%的工傷預防費,主要用于培訓和對預防工傷事故、職業病成效顯著的用人單位進行獎勵。對每連續兩年未發生工傷事故和無工傷費用支出的企業,除對企業下浮費率外,還將獎勵在事故預防和工傷保險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和個人;對發生重大、特大或造成巨大傷亡事故的企業,除對本企業上浮費率外,安監部門還將對其進行懲罰。
四是加強宣傳教育。為增強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的工傷保險意識,預防和減少工傷事故,實施《工傷保險條例》以來,我們組織了多種形式的政策業務培訓班、輪訓班和知識講座,先后有800多家企業的4000余名勞資人員、安全生產人員和職工參加了培訓。對新納入工傷保險的企業,我們組織專人逐家串講,宣傳政策,解疑答難。此外,還通過報紙、電視、廣播和互聯網等媒體,宣傳工傷保險政策,普及工傷預防知識,使工傷保險、職業病和安全生產知識為大多數群眾所知曉。
我們工傷保險雖然起步較早,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工傷保險事業蓬勃發展的美好前景相比,與人民群眾的迫切愿望相比,與兄弟城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今后,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規范管理,完善政策措施,提供優質服務,為保障工傷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