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行政效能投訴受理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和措施

時間:2022-09-14 08:06:00

導語:當前行政效能投訴受理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和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前行政效能投訴受理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和措施

當前行政效能投訴受理機制在的主要問題對策措施

依法行政是效能建設的內在要求。如何提高行政效能,促進依法行政,使行政機關和公務員廉潔從政意識明顯增強,服務質量明顯改善,辦事效率明顯提高,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是新時期擺在各級行政機關和公務員面前的一個現實課題。

一、當前行政效能投訴受理機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行政效能投訴受理工作機制不完善。主要表現在:行政效能投訴辦理效率不高,工作開展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顧此失彼。

2、行政效能投訴受理體制不健全。投訴受理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社會關注多的工作。在具體工作中,需要協調的部門和單位很多,由于目前在機構設置、干部隊伍建設等方面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行政效能的充分發揮。

3、行政效能投訴受理監督機制不規范。投訴機構由于受自身工作職能的限制,存在認定依據難,取證難,原來制定的規范執法服務單位及其公務人員的行為規范不能很準確地反映實際問題的情況。

二、對策和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完善行政效能投訴受理工作機制。

1、加強領導。成立行政效能投訴受理工作領導小組,把行政效能投訴受理工作作為重點工程,狠抓不放,明確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對單位行政效能建設負主要責任。

2、強化管理。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及時部署全年行政效能建設工作,將行政效能建設納入年度目標管理,統一部署,統一考核,以促進行政效能建設的有序開展。

3、完善機制。在原有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相關制度,完善工作機制。為強化各單位、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對行政效能建設的責任意識,加強機關內部運行管理,降低運行成本,提高行政效能,落實一次性告知制、ab崗工作制、限時辦結制、全程服務制等八項管理制度。對有悖于《行政許可法》及不適應發展要求的相關政策文件,進行全面清理。著力抓好各級行政服務中心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強化各“窗口”單位職責,為外來投資者和市民提供“一個窗口收件,一個窗口出件,一個窗口收費”的“一站式”便捷服務,真正使其成為“優化發展環境、服務群眾利益”的典范。

(二)、建立健全行政效能投訴受理體制。

1、設立行政效能投訴受理機構,負責受理投資者和人民群眾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損行政效能行為的投訴。出臺《行政效能投訴工作暫行辦法》,規范投訴處理程序。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廣泛宣傳投訴中心的職責、受理內容以及投訴熱線電話,在辦證大廳和各重點單位設立投訴信箱,方便投資者和人民群眾投訴。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開展明查暗訪,廣泛征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派的意見,并與信訪部門、辦證大廳以及重點整治單位加強聯系,深入企業、基層單位、窗口部門走訪檢查,對投訴反映的問題,堅持“有訴必理,有理必果”。

2、健全投訴受理的上下聯動體制。建立行政效能投訴受理登記制度、上級交辦或轉辦案件辦理制度和自辦案件辦理匯報制度。明確規定在接到舉報投訴的當天進行初步核實,一周內將辦理結果反饋給舉報投訴人;在辦理過程中,行政效能投訴機構要對轉辦、交辦情況及時進行跟蹤,督促上報辦理情況,確保信訪投訴件,件件有落實、事事有結果。

(三)規范行政效能投訴受理的監督機制。

1、注重發揮黨委、政府督查、督辦部門和行政效能投訴受理中心的整體合力,切實抓好重大決策、重點項目、重要事項的專項督查督辦,及時查處和曝光一批典型的投訴案件。各級行政效能投訴受理中心每年要組織一次檢查,并通報結果。運用黨內監督、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監察和審計部門的專門監督相結合的方式,加強對重點部門、重點科室、重點人員的監督。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跟蹤查、反復查,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2、嚴肅責任追究,提高監督效果。加大對損害投資環境行為的責任追究力度,促進行政效能建設。為嚴肅責任追究,我縣從細微之處入手,制定并下發了《信豐縣損害經濟發展環境行為責任追究的暫行辦法》和《國家機關及其公務人員行為規范》。依照責任追究辦法,不斷加大力度,對亂收費、失職瀆職、辦事推諉、刁難投資者等損害投資環境的行為進行嚴肅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