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加強縣級組織部門創新能力

時間:2022-01-31 09:11:00

導語:淺談如何加強縣級組織部門創新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市一級組織部是貫徹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基礎層次,也是關鍵層次,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新課題,縣市組織部門必須超前謀劃,不斷創新。

一、抓認識。

隨著社會形勢發展的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組織部門的創新活動日益成為多快好省做好工作的關鍵。首先,上級部門對組織工作要求越來越高、工作安排越來越細,縣市一級組織部門不僅要高質量地完成上級黨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又要成為廣大干部群眾滿意的部門,新形勢、新任務迫切需要組織部門與時俱進、創新工作;其次,受計劃經濟下相對封閉的運行體系影響,組織部門部分工作職責不明、方法老化、程序不清、制度不完善等深層次問題日顯突出,這些都要求組織部門必須克服種種困難,立足縣域實際,既有繼承前人的才氣,又有突破常規的勇氣,創造性的開展工作;第三,組織部在縣市委各部門中歷來被視為表率,在先進性教育活動中,組織部門想要立足崗位、發掘潛能,繼續發揮作用,就必須要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才能實現“雙滿意”部門的目標。

二、抓學習。

豐富的知識和開闊的視野是創新的基礎和前提,縣市級組織部門的每位組工干部必須時刻保持“不進則退”的危機感,只有不斷強化學習意識,積累深厚的知識底蘊,才能保證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

1、多途徑抓出學習效果。

一是要向書本學??h市級組織部門業務繁忙,工作強度大,這就要求組工干部必須以區別于其他行業干部的方式學習。一方面要擠時間。盡量減少一些應酬、減少一些飯局、減少一些無效的上網時間,擠出他人看來是“邊角余料”的時間,“見縫插針”坐下來潛心地學,如果每天都能保證半小時的“讀書時間”,日積月累,一年中就能擠出144小時,這對組工干部的學習是彌足珍貴的;另一方面要善于抓重點。組織部是政策性、原則性很強的部門,工作性質和工作對象都決定了組工干部不僅要精通專業,而且要博覽群書。在學習各項政策法規的同時,要將《干部任用條例》擺在突出位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置學精學深,其他方面的知識應堅持“五個多學”:多學一些哲學知識,特別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我們開展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多學一些經濟知識,了解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才能圍繞經濟中心開展好服務;多學一些歷史知識,以史為鑒,有助于我們從普遍性、規律性的現象中總結經驗、增強理性認識,指導工作開展;多學一些行政管理知識,幫助我們解決行政部門凸顯出的許多新矛盾和新問題,更好地發揮組織部綜合協調部門的作用;多學一些心理學知識,有助于組工干部了解自我、促進溝通,在察人斷物上細致分析判斷,增強選人用人的準確性。書讀多了、眼界寬了、思路廣了,創新之源才能活水不斷。

二是要向實踐學?!皩嵺`出真知”,對組織部的干部來說,只有堅持理論與實踐、學習與應用的統一,在干中學、在學中干,通過不斷地深入實際,深入基層,以與時俱進的精神對現實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從中找出有規律性的東西,才能理清工作思路,明確努力方向,不斷開創組織工作的新局面。首先,在執行《干部任用條例》、貫徹基層組織建設各項方針、政策的日常業務工作中學習,在工作中強化學習,在學習中推動工作,在理性認識到感性認識的不斷循環往復來提高認知水平。隨著組織部門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逐步深化,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無疑給組工干部開闊視野、積累經驗、豐富社會閱歷、檢驗理論的真偽提供了很大的實踐空間,應當有意識地安排干部應對一些“急、難、重”工作,有效增強了他們用所掌握的業務理論知識解決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的能力,在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鍛造牽頭抓總、善協調、謀創新等多項能力,切實提升綜合能力素質;其次,有意識的將干部融于廣闊的社會大環境中,多了解不同層面、不同領域、不同人文背景,不斷更新知識面、改善知識結構,通過對組工干部采取掛職、選派、外出觀摩學習等多種方式,更真實的了解現實社會的方方面面,努力改變組工干部“兩耳不聞窗外事”的現狀,有效提升干部高層次、多角度換位思考的能力,努力成為適應發展需要的復合型組工干部。

2、處理好“學”與“思”的辯證關系。

實踐證明,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應當解決好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學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還在于學習過程中的“思考”?!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對學習內容不能只求文字的會讀,更要“入心”、“入腦”,鉆研其中講了什么道理,哪些是精華可以作為借鑒,哪些是糟粕必須剔除,只要做到了這一點,才能為指導實踐、創新工作打下基礎。“涉淺水者見蟲蝦、其頗深者見魚鱉,其尤深者見蛟龍?!彼伎嫉膶哟尾煌Ч麆t異,思考淺者,則得皮毛;思考深者,則得真知。我們這兩年在組工干部中對促進組織工作有啟發意義的好文章、“金點子”,在干部中以“點題”的方式進行討論,就使組工干部產生觸動,受到啟發。組織部門承擔著大量的事務性工作,光說不做不行。但這個“做”應該是苦干加巧干。工作中要想創新,也必須要經常思考怎樣創新,創新哪些內容,哪些創新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只有把學與思、知與行結合起來,把所學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使組織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三、抓機制

建立創新的機制,是提升組織部門創新能力的重要動力和保證,因此,機制是否管用、是否順時應勢顯得尤為重要。

1、創新理念。

一是建立開放的組織工作理念。過去,組織工作相對封閉的循環體系既不能滿足干部群眾的需求,也滯后于時展的需要。這就需要組工干部在把握好原則和紀律的同時,做好“三個有利于”,即:只要有利于提高組工干部素質、只要有利于夯實基層組織建設基礎的、只要有利于促進組織工作水平的都應該大膽地去試、大膽地去闖。特別在部門工作程序、選用人才導向、公開選拔干部等熱、難點問題時具備超前、開放的眼光,突破思維定勢,換一個角度去思考、籌劃,只有這樣,才能選準人、用好人。

二是樹立在繼承中求創新,在創新中求發展的組織工作理念。組織工作原則性很強,很多工作的程序化要求很嚴,但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用創新的思維和方法推陳出新?!芭f不破、新不立”,創新并不意味著摒棄前者,而是有選擇的汲取精華,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各個環節工作的基礎上,發現不足,唯實創新。

三是樹立百忙之中抓關鍵、千方百計抓落實的工作理念。從縣級組織部門到各科室,經常會遇到同一時間內紛紛而來的多項工作,而且頭緒多,情況都很復雜,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這就要求組工干部快速冷靜的判斷出分析出哪項工作是重點,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工作,從而扭住不放,想方設法落實到位,同時兼顧好其他任務。

2、建立制度。

目前,縣一級組織工作既要應對上級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又要維持正常的縣內組織部常規工作,基本上占去了組工干部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對此,首先必須在認識到位,克服創新工作上級要求了抓一抓,想起來了抓一抓,工作需要了抓一抓的思想,更不能順其自然;其次,對業務工作建立有效的激勵措施,努力營造“無功也是過、無為也是錯”的氛圍。通過探索建立組工干部工作績效量化考核辦法,將創新工作量化后納入考核體系,做為評價組工干部業績和評優競先的重要依據。配合量化考核工作的有效進行,還可以設立組工干部創新能力建設年,業務創新獎,“金點子”貢獻獎等活動載體,建立起物質和精神的獎勵制度,在活動中發揮骨干的作用,成績顯著的科室和組工干部給予獎勵,鼓勵支持創新。

3、把握關鍵。

縣市委組織部長的創新意識強不強,有無創新工作思路、創新的工作方法,能不能啟發和保護組工干部的創新精神、創新行為,是一個組織部門創新能力強弱的關鍵。做為組織部門創新工作的“領頭雁”,組織部長必須要有“三氣”:首先,要有素質過硬的“正氣”,不僅要有滿腔的工作熱情和良好的思想品質,還要具備強烈的政治責任感,牢記黨和人民交給的歷史使命,精心謀事、潛心干事、專心做事、坦蕩處事,自覺培養有德有才、有膽有識的人品修養和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的開拓精神;其次,要有敏思善辨的“銳氣”,經常思考本縣市組織工作在全地區是不是超前、看思路是不是符合本地實際、看思路是不是符合變化了的客觀情況,敢于否定一些不適應形勢發展的思路和辦法,提出有前瞻性、指導性的好想法、好做法,只有具備不斷“否定”自己的勇氣,才能使創新工作不斷地向前發展;第三,要有容才惜才的“大氣”,待人豁達大度、胸懷寬廣是良好修養的外在表現,“有容乃大、無欲則剛”,做為部長,要見賢思齊,不妒賢嫉能,要寬容大度,不斤斤計較。能夠珍惜和鼓勵組工干部的探索精神,好的及時肯定,引領組工干部充滿創新的熱情,對組工干部失敗的創新結果,組織部長要能包容,保護他們創新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促成組織部門創新工作“滿盤皆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