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校紅十字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時間:2022-04-11 03:23:00

導語:關于學校紅十字工作的實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于學校紅十字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世界紅十字日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紅十字工作,促進學校的精神文明建設和青少年德、智、體的全面發展,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國家教育委員會于2002年3月,聯合下發了《關于學校紅十字會工作規則》(以下簡稱<<工作規則>>),要求學校在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以下簡稱<<紅十字會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中國紅十字會章程》,結合學校實際,制定相關措施,積極做好學校的紅十字工作。我校根據這一精神,結合教育的實際,在做好學校紅十字工作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我校紅十字工作的實踐

我校自轉制以來,一直較為重視學校的紅十字工作,并在全面推進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做好學校的紅十字工作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嘗試。在“5.8”世界紅十字會紀念日到來之機,特將我校紅十字工作實踐的一些做法及體會整理成文,供教育界同仁共勉,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

1、我校紅十字工作的概況

育誠高級中學原是田林三中高中部,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2000年高中部轉制,并改名為“育誠高級中學”,同年10月27日成立了學校紅十字會。四年來,我校紅十字工作在區教育局和區紅十字會的指導、幫助下,依照國家教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聯合制定的《學校紅十字會工作規則》,深入宣傳貫徹《紅十字會法》,積極開展學校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在建立組織機構、發展會員隊伍、傳播人道主義、開展救護訓練、普及健康知識、組織社會服務和推動無償獻血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去年我校被上海市紅十字會命名為:“上海市紅十字會工作達標學?!?。

2004年4月14日下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黨組書記江亦曼等一行4人,在市、區紅十字會領導的陪同下,來到了我校,在聽取了學校紅十字會的工作匯報后,實地檢查了學校紅十字會的檔案資料、宣傳版面及衛生保健室等,對學校紅十字會的工作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建議上海紅十字會對育誠高級中學紅十字會的工作,拍攝專題電視片進行宣傳。有線電視臺隨行記者對本次活動進行了全程拍攝,并在次日晚電視節目中進行了播放?;仡櫸倚<t十字會的發展歷程,從當初的師生會員44人,發展到目前的師生會員934人,占全校師生總人數的92%以上,可以說我校的紅十字會步入了健康發展的軌道。

我校的紅十字會會員情況:

2000年學生人數750名,教工人數74名。發展學生會員36名,發展教工會員8名,共計師生會員44名。

2001年學生人數831名,教工人數74名,發展學生會員388名,發展教工會員25名,共計師生會員447名,自然減員12名。

2002年學生人數909名,教工人數74名,發展學生會員434名,發展教工會員14名,共計師生會員752名,自然減員142名。

2003年學生人數938名,教工人數74名,發展學生會員340名,發展教工會員17名,共計師生會員934名,自然減員180名。

2、我校開展紅十字工作的實踐

《工作規則》第二條規定:“學校紅十字會是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員工共同參加的中國紅十字會的基層組織?!苯陙?,我校的紅十字工作,貫穿了“學生為主體、學生為本”的理念,著重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實踐和探索:

(1)增強師生的紅十字意識。

我校領導認為,要做好學校紅十字工作,增強學生的紅十字意識,就必須讓師生了解紅十字會的起源與歷史。紅十字會是從戰地救護發展起來的。19世紀中期,歐洲經濟日益繁榮的各國,為爭奪市場不斷以兵戎相見,一場血戰之后,陳尸遍野,傷兵呼號,悲慘之狀目不忍睹。1859年6月25日,有個叫亨利¡杜南的瑞士商人,從阿爾及利亞前往法國求見皇帝拿破侖三世,途經意大利北部倫巴第地區時,恰逢歐洲歷史上最殘酷的法奧“索爾弗利諾之戰”剛剛結束,他親眼看到了數以萬計坐以待斃的傷兵在死亡線上痛苦掙扎的慘景。杜南懷著深切的同情,當即組織鄰近居民,對他們進行了救援和看護。

杜南回到日內瓦后,向公眾講述了他在索爾弗利諾戰地看到和經歷的一切,同時著手撰寫《索爾弗利諾回憶》,并于1862年11月自費出版,該書描述了作者親眼所見的戰地凄慘景況,并提出兩條建議:一是“在和平安定時期應該建立戰時傷員救護團體”;二是“制訂國際性的神圣協議,以便向救護人員提供方便”。這便是紅十字理想的起源。2000年9月,即我校轉制初期,我校結合《學校三年發展規劃》大討論之際,在全校師生中廣泛進行紅十字精神的宣傳活動,大力宣揚紅十字會的宗旨、性質、任務和作用,通過專題宣講、動員和智力競賽,使師生了解紅十字會的起源與歷史,增強了紅十字意識。

(2)明確紅十字精神的現實意義。

對于紅十字精神,我校領導是通過不斷學習才逐步認識的。學校剛轉制時,由于校領導對紅十字工作認識不足,未能將其列入學校議事日程,僅把它看成是學校保健室的一項工作,因此發展緩慢,成效不大。在區教育局和區紅十字會的幫助、指導下,我們走出去學習了紅十字會先進單位的經驗,查閱了有關資料,重新審視了我校的紅十字工作。認識到:紅十字會所提倡的精神不僅僅是戰時救護的原則,它的意義在于人類社會倡導下的一種超然物外的文明準則。同志指出:“紅十字事業是崇高而偉大的事業,所倡導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為社會奉獻的精神,符合精神文明的要求。”我校從轉制開始就提出了學校的目標: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勞動,學會生存,做一名高素質的現代學生。而“學會做人”則是第一位的,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必須遵照同志的指示精神,把“紅十字事業”與學校的辦學目標緊密地聯系起來,全面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因此,紅十字精神對于當今素質教育具有指導和推動作用,對于全面推進學校的素質教育具有現實意義。作為學校的領導,應當從全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紅十字工作的重要性,關心、支持學校紅十字工作,及時研究解決紅十字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紅十字事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3)積極開展學校紅十字工作。

學校對紅十字會的認識提高了,工作也就有了方向。我校根據《工作規則》,全面開展了學校紅十字工作。

一是建立組織,發展會員。

學校紅十字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份,我校把紅十字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有的放矢地開展紅十字工作。學校轉制初期,我校主要做了三件事:

①建立組織。學校成立了“育誠高級中學紅十字會”,并新建學校紅十字會理事會,由校長任會長,書記任副會長,衛生保健教師任秘書長,政工教導、工會主席、團委書記、學生會干部任理事,并明確各自的職責。學校切實加強對紅十字工作的領導,并在校園內建立了三級紅十字工作網絡,從組織上保證了學校紅十字工作的正常開展。

學校紅十字工作網絡:

理事會會長主持理事會工作,宏觀思考學校紅十字工作

秘書長具體負責紅十字會常務工作教職工紅十字會小組(工會組長任組長)

各班成立紅十字會小組教職工紅十字會會員(衛生委員任組長)

各班紅十字會會員

②發展會員。學校在師生自愿報名的基礎上,首批44名師生便成為育誠高級中學開創之初的第一批紅十字會員,他們為學校紅十字會的發展、壯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每學年初,學校堅持做好新會員的發展工作,每次新會員入會都要舉行入會宣誓,使會員們牢記“人道、博愛、奉獻”的崇高職責。2001年9月會員一下子發展到441名,原理事會理事人手顯得不夠了,于是理事會配備干事,建立了學校紅十字工作網絡,使紅十字工作有了堅實的組織保證。

③建章立制。工作的實踐告訴我們,任何工作要持久地、健康地開展下去,除了組織保證外,還必須有嚴格的制度加以保障,因此我校紅十字會遵循“成熟一個出臺一個”的原則,近年來,先后制定了一些學校紅十字工作制度。

主要的制度見如下:

育誠高級中學紅十字會理事會章程育誠高級中學理事會例會制度

育誠高級中學紅十字工作制度育誠高級中學紅十字會會員學習制度

育誠高級中學理事會例會制度育誠高級中學紅十字會急救培訓制度

午會課間健康衛生宣傳制度衛生流動紅旗評比制度

紅十字會會員社區志愿者服務制度育誠高級中學紅十字會會員年終評優制度

育誠高級中學紅十字會會費管理辦法育誠高級中學紅十字會檔案管理制度

由于我校把紅十字工作納入了學校的議事日程,并制定了相關的制度,從而確保了學校紅十字工作朝著健康、有序和規范的方向發展。如根據學校紅十字工作制度及理事會例會制度,我們堅持每學期召開二次紅十字工作會議,結合學校的中心工作,研究紅十字會如何發揮其積極的作用。保健室陶老師熱愛本職工作,在紅十字工作上成績突出,為此學校根據紅十字會會員年終評優制度,報請區紅十字會批準,授予其“徐匯區紅十字工作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享受學校相應的榮譽待遇,并由學校記入其人事檔案。

二是開展活動,擴大影響。

我校堅持把人道主義原則與學校思想品德教育相結合,把救護訓練與衛生保健相結合,把社會服務與勞動教育相結合。將紅十字工作納入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軌道,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活動,使學生的思想得到了凈化,情操得到了熏陶,愛心得到了加強,能力得到了提高。與此同時,促進了學校的素質教育,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①、開展宣傳教育,傳播人道主義。

我校以"5¡8"世界紅十字會紀念日、"5¡18"世界殘疾日、"6¡1"國際兒童節等重要節日紀念活動為契機,以廣播、錄像、板報、主題班會和團隊活動等為載體,組織學生開展以紅十字精神為內容的征文比賽、漫畫比賽、禁煙知識競賽,以及參觀禁毒展覽、觀看有關艾滋病知識的錄像和社區人道服務等活動,大力宣傳紅十字會宗旨和《紅十字會法》,積極傳播人道主義,從小培養青少年會員"博愛"之心和奉獻精神。通過多形式活動,宣傳了紅十字會,擴大了社會影響,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②、進行救護訓練,普及衛生知識。

我校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辦法,分批對紅十字會全體會員進行急救操作培訓,有組織地開展四項技術(止血、包扎、固定、搬運)和心肺復蘇等訓練,結合學校健康衛生教育課程普及衛生知識,培養學生講衛生的良好習慣和救死扶傷的愛心奉獻精神。學校還建立了紅十字衛生角,配備衛生員和必要的常用藥品,并定期向學生進行公民義務獻血的知識教育,學校紅十字會則配合宣傳無償獻血和血液生理的知識,動員適齡師生踴躍報名獻血,從而促進和推動了學校的無償獻血工作。去年有一名紅十字會學生會員,參加高考一結束,便主動上義務獻血站獻血,為全校師生樹立了榜樣,為此學校對其進行了表彰。

③、開展人道救助,弘揚奉獻精神。

"救死扶傷,扶危濟困,敬老助殘,助人為樂"十六字工作方針既是紅十字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學校紅十字會活動的重要內容。我校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人道社會服務活動,弘揚了"人道、博愛、奉獻"精神,有力地促進了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如我校利用"3¡5"學雷鋒、"5¡4"青年節、"6¡1"兒童節、"9¡9"重陽節等重要節日,組織學生會員到街道社區開展“做好事、送溫暖”的社會服務活動;“5.8”是世界紅十字會紀念日,我們抓住重大紀念日的教育契機,采用寫倡議書、制作宣傳版面等形式,開展既隆重又簡樸的紀念活動,要求全校師生發揚紅十字精神,開展人人獻愛心活動,在理事會領導帶頭作用下,師生會員積極響應;學校在“紅十字周”里,還推出了“人人愛育誠,月月獻愛心”的捐款活動,號召師生每周省下一毛零用錢,幫助身邊困難的學生,特別是本?!俺情_模范班”的貧困學生和社會上最需要幫助的人;每當內地發生災情,學校就會組織紅十字會會員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傳統美德,為援助災區人民開展救災募捐,雖然捐款有限,但學生的愛心卻是無限的。四年來,學校共收到師生這類捐款30479.85元,其中捐給區紅十字會15462.7元,捐給街道愛衛會的有10000余元,主要用于救濟貧困學生等。近年來,我校的人道救助活動常出新采,加入獻愛心的人數及募捐款項逐年增多。據不完全統計,僅歷年5月8日捐款情況如下:

2001年5月8日捐款人數740人捐款4210.2元

2002年5月8日捐款人數845人捐款5463.7元

2003年5月8日捐款人數1007人捐款14130.82元

此外,學生還開展諸如義賣愛心小冊子、參加義務勞動、捐贈實物舊衣被等活動,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愛心。通過開展人道救助活動,使師生的奉獻精神得到了升華。

④、圍繞中心工作,開展有益活動。

在協同學校團委、政教處開展社區服務活動方面,學校紅十字會發揮了積極地作用。由學校紅十字會、團委和學生會共同組織的“走向社會、助人為樂”活動,已成為我校每月一次的必修課,學生們到居委、敬老院、盲人家庭、精神文明共建單位等進行開展“三定一包”的活動,即定人、定點、定時、包服務項目的為民服務活動。此外,學校紅十字會還專門組織會員定期參加社區的護綠活動,投入到“讓世界清潔起來”的活動中去,為美化環境作貢獻?,F在學校共有12支社區志愿者服務隊,為社區服務已達140余次,多次受到了街道的表揚。最近,國家教委提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號召后,學校紅十字會又積極行動起來,協同團委、政教處開展“從小節中接受教育,從小節中展示自我”的活動,發動全體會員成立活動小組,在校內外挖掘思想品德的閃光點,尋找不文明的滋生處,通過對照行為規范條例,使學生自醒、自糾,在自我教育中得到完善。

在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方面,學校紅十字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一個人是否健康?除生理健康外,是否還需思想健康、心理健康?現在的中學生成熟早、想法多,因此更需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為此,我校紅十字會十分注重學生的心理衛生,分批組織在校學生參加心理咨詢、心理測試活動,并認真做好紀錄,對個別心理有問題的學生還提供自我控制、自我保健的治療方案,進行跟蹤調查與心理治療,配合政教處做好個案分析、預防和矯治等工作,使個別性格內向、脾氣孤僻的學生經過診治有了明顯的好轉或進入了穩定期。

在做好學生的“雙?!惫ぷ髦?,學校紅十字會同樣功不可沒。為了保障在校學生的利益,我校擬動員學生自愿參加住院基金和平安保險,雖說費用不大,但因要求學生自愿參加,因此具有一定的難度,確實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學校紅十字會對此十分重視,做到事先充分講清道理,事后積極做好理賠工作,使廣大學生及其家長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先后自愿參保。到目前為止,我校近千名學生都參加了住院基金和平安保險,使在校學生處在“雙?!敝?,即參加住院基金和平安保險二項指標均為100%,一旦在校期間發生意外事件,學生即可獲得補償或理賠,從而免除了后顧之憂。

三是擴大外延,提高質量。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我們認為,新形勢賦予了紅十字工作新的內容,要與時俱進,開創紅十字工作新的局面,就必須擴大紅十字工作的外延,以此來提升學校紅十字工作的質量。

一次,校領導在家訪中發現,沈同學雖然考入了我校,然而由于其姐姐患了淋巴瘤二期正在接受化療,昂貴的醫療費已壓得工薪階層的父母喘不過氣來,懂事的他便選擇了放棄。經了解,考入我校的類似沈同學這樣的或父母雙下崗或單親子女的學生還有好幾個。我們感到從經濟上給予幫助固然十分重要,可謂是“雪中送炭”,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于是便萌發了紅十字工作的新思路:“要從根本上幫助貧困家庭改變現狀,最好的良藥就是智力扶貧,即幫助貧困家庭解決子女的高中入學問題?!庇谑俏倚T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與股東單位——城開集團的領導一起商量,決定從2002年起,學校單列一個班,即“城開模范班”,每年招收40名貧困生免費入學,并用的“四個模范”作為辦班的指導思想。學校對這些品學兼優的貧困生不僅實施免除一切學雜費、午餐費、服裝費等免費入學的幫助,而且還向他們發放助學金和學習用品。與此同時,學校還指派優秀的青年教師擔任班主任,配備師德良好、業務精良的高級教師任教,并指定老師與這些貧困生結對義務助教。二年多來,我校已招收了80名貧困生入校就學,這些貧困生入校后不忘紅十字精神,先后加入了學校紅十字會,成為一名光榮的紅十字會員?,F在“模范班”的進步很快,已成為各年級的“領頭羊”,這些經濟上的貧困生,終于成了學業上的“富有者”,連創學習佳績,并喊出了“今日育誠助我成才,明日我為育誠添彩”的響亮口號,為此全校上下掀起了“刻苦學習爭第一,我為育誠添光彩”活動的高潮。今年秋季,我校仍將一如既往地招收40名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城開模范班”已成為我校的一大亮點,也是全區獨一無二的幫困特色班,紅十字精神正在發揚光大。

二、關于學校紅十字工作的思考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國家教育委員會聯合下發的《關于學校紅十字工作規則》是學校開展紅十字工作的重要依據。在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同時,如何開展學校紅十字工作?這是擺在教育同仁面前的新問題。通過三年多來的學校紅十字工作的實踐,筆者對此作如下思考:

1、領導重視,建立相應的組織是做好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關鍵。

學校要認真貫徹執行《工作規則》,就必須提高校領導對紅十字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并建立相應的組織。只有形成領導重視、各部門支持、師生踴躍參與的局面,紅十字工作才有可能健康而有序的開展?!豆ぷ饕巹t》再三強調學校對紅十字工作的重視,原由應該基于此?!豆ぷ饕巹t》第七條規定:“學校紅十字會理事會會長由校級領導出任”,第九條規定:“學校要把紅十字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議事日程?!比绻麤]有領導重視作支撐,沒有工作網絡作保障,學校的紅十字工作又從何談起呢?我校轉制初期,學校紅十字工作起色不大,這同校領導重視不夠不無關系。紅十字工作不等于衛生室工作,也不單單是捐款獻愛心,而是具有豐富內涵的一項重要工作。只有擺正了位子、提高了認識,學校的紅十字工作才有作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領導重視,把紅十字工作納入學校工作日程,是做好學校的紅十字工作的關鍵之關鍵也就不難理解了。

2、根植教育,找準工作的結合點是做好學校紅十字工作的保證。

學校紅十字工作不是獨立于學校工作之外的工作,而是學校整體工作的一部分,與教育工作息息相關,只有找準與教育工作的結合點,根植于教育之中,學校紅十字工作才會有生命力,才會有新的發展?!豆ぷ饕巹t》第八條對學校紅十字會作了如下規定:“配合學校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廣大紅十字青少年成為受益者、服務者和參與管理者,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憋@然,“配合學校素質教育”為先,如果本末倒置,便會出現難以預料的后果。這樣說,并非以為學校紅十字工作無所作為,相反,只要找準與教育工作的結合點,學校紅十字工作便會大有可為。如與學校的主體性德育教育結合;與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結合;與學校團委、學生會工作緊密結合;與學校的衛生保健工作結合等等,在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同時,學校紅十字工作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3、講究實效,積極開展各項活動是做好學校紅十字工作的基礎。

積極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是《紅十字會法》賦予的七項重要職責之一。學校開展紅十字工作,必須講究實效,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力戒花架子和形式主義。陳至立近日在上海教育界調研時指出:學?!耙匀藶楸?,圍繞學生成長、成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特別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精神,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弊鳛榻逃块T,學校的紅十字活動一定要有利于拓展素質教育,在突出紅十字宗旨的同時,內容要豐富、形式要多樣,寓教于樂。要以健康向上的優勢來吸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努力做到三個結合:

一是與德育教育相結合,促進校園精神文明建設。在教工會員中開展"以愛對待學生,以禮對待家長"和“奉獻教育事業一輩子”的共產主義道德教育,規范教工會員的行為和師德,促進良好師德的形成;要在學生會員中,重點進行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法制觀念的教育,結合重大節日,積極開展"愛心工程"活動和憲法觀念教育。

二是與開辟第二課堂相結合,幫助學生會員增長知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要組織會員學習貫徹《紅十字會法》和《工作規則》,協同推進健康教育,普及救護知識與防病知識,積極參與社區各項活動,參與學校正在進行的“二期課改”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進一步加強學校紅十字青少年工作,提高學校紅十字會工作的質量,豐富學校素質教育的內容,培養和造就更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一代新人。

三是與光大紅十字精神相結合,提高學校素質教育的成效。如組織以發揚光大紅十字精神為主題的夏令營活動、舉辦繪畫征文活動、開展知識競賽與救護演練等,讓學生會員經受鍛煉,開拓視野,增長才干。學校紅十字會與團組織、學生會共同組織開展體現人道精神的救死扶傷、扶危濟困、敬老助殘、尊師愛幼等助人為樂的活動,努力在促進學校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四有"人才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4、區域聯動,光大紅十字精神是做好學校紅十字工作的新途徑。

各校結合教育的實際,開展紅十字工作,在現階段是可行的,但只是初步的,個別的,在整個教育系統中難以形成氣候。道理很簡單,要真正做好學校紅十字工作光靠一家一校是難以實現的,這就必須在區教育局的統一指導、幫助下,集中各校優勢,盤活教育資源,以區域聯動形式來帶動全區學校的紅十字工作,最終形成徐匯教育的氣候和徐匯教育的品牌。這般大手筆、高起點的工作,前無樣板,后無固定模式,只能靠“摸著石子過河”的方法去探索。就目前全區的教育資源來看,筆者認為是可行的。

首先,各校不必恭候,在現有的基礎上,完全可以根據《紅十字會法》和《工作規則》,結合學校教育的實際,自己“摸著石子過河”去探索,為今后的區域聯動積累經驗。其次,已經有了一定經驗的學校,可以先行小規模區域聯動,如走訪兄弟學校,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推進紅十字教育。再次,區教育局在總結各校經驗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國家教育委員會聯合下發的《關于學校紅十字會工作規則》,適時推出《徐匯區學校紅十字會工作細則》或《暫行規程》,為全區學校提供可操作的規程,從而使學校紅十字工作在區教育系統全面推廣,形成規模效應和區域聯動的新局面,改變單槍匹馬的狀態,推動“紅十字會工作達標學?!钡倪M程,進而使全區的學校紅十字工作上一新臺階,同時也為全市教育系統的紅十字工作積累了經驗。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紅十字事業是崇高事業,紅十字工作是愛心工作。今天,中國紅十字會已經走過了整整一個世紀,作為中國紅十字會誕生地的上海,學校的紅十字工作理應走在全國的前列。學校是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重要陣地,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認清形勢,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背景下,思進、思變,抓住機遇,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為徐匯的教育多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