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狀與展望
時間:2022-05-01 10:21:00
導語: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現狀與展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農村建設]
××鎮地處中衛市區腹地,下轄八個行政村,七個居委會,轄區人口56447人,轄區面積24平方公里。近幾年來,該鎮堅持“工業、城建、商貿、旅游四條腿走路”的方針,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迅猛發展。2005年該鎮社會生產總值達7.3億元,村級集體經濟純收入達65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955元。農民人均受教育程度達9年,有8879人享受到了社會地保救助,98%的農民參加了新型農村社會醫療保險。
近幾年的快速發展,××鎮經濟呈現了以下特點:
一、工業經濟異軍突起。
該鎮東園工業基地作為全區八大工業基地之一,是引領該鎮工業經濟發展的航母。該鎮依托東園工業基地,以優越的區位招商,以配套的設施招商,以熱情的服務招商,以深厚的友情招商。截至目前共引進工業項目24個,投資總額5.68億元。其中,深圳東部集團投資5000萬元興建的茂源果汁項目占地60畝,是全區規模最大的濃縮果汁生產項目。該項目作為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和工業化相結合的紐帶型企業,不僅提高了農副產品附加值,提升了城區農業產業化的整體水平,而且對我市林果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起到聯動效應,為拉動地方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開拓了新渠道。
目前,該鎮共有規模企業23家,工業企業總收入達6.4億元,實現增加值1.49億元,實現利潤3652萬元,上交稅金2477萬元。
二、城市建設遍地開花。
該鎮服從服務于全市“改造提升老城區,開發建設新城區,建設山川秀美新中衛”的工作大局,緊密配合市委、市政府各項中心工作,為新區建設保駕護航。為城市開發建設共征用土地過萬畝,拆遷農戶超千戶,為全市城市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
一次又一次的征地拆遷任務,也是對該鎮鎮村兩級干部的大考驗。事實證明,××鎮的干部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英雄團隊!
為了妥善安置失地農民,解決拆遷戶的生活就業,該鎮積極爭取優惠政策,陸續開工建設蔡橋新村、東關新村、黃灣新村。這三個農居工程總占地面積190畝,總投資1.66億元,總建筑面積16.6萬平米,建成后可安置失地農民1240戶,解決260戶拆遷戶的就業問題。當前,又抓住環城東路開通的時機,爭取建設郭營村、雙橋村、五里村的農居工程。
在服務全市大局,妥善安置農民的基礎上,該鎮抓協調,搞服務,積極引導有經濟基礎的社會各界人士參與城市開發建設,當前續建、在建項目32個,累計投資總額達7.28億元。其中鎮村兩級強抓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的大好機遇,自主開發建設項目14個,建筑面積15.58萬平米,投資總額達2.18億元,當年完成投資1.14億元。鎮政府辦公樓、黃灣綜合樓、雍樓賓館、五里村部辦公樓等重點項目陸續竣工,成為了城市建設的新亮點,為鎮村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私營經濟紅紅火火。
該鎮把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作為振興地方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根本途徑來抓,毫不動搖的鼓勵、引導、扶持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近幾年,鎮黨委、政府每年都組織召開全鎮個體私營經濟大戶座談會,明確提出對個體私營經濟從政策上支持、資金上協調、技術上服務,積極培植各類私營大戶。當前,全鎮個體私營經濟呈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一是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全鎮個體私營經濟資產總額已達到4億元。其中,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有2家;投資在1000萬元以上的有6家。二是發展領域不斷拓寬。全鎮個體工商戶的從業范圍遍及呈現各行各業。南大街、雍樓市場和步行街為個體私營經濟增加了新的亮點、注入了新的活力,為全鎮個體私營經濟發展起到了拉動示范作用。三是龍頭企業不斷增加。在近兩年搶抓機遇大發展中,具有較強開拓力的私營企業迅速崛起,出現了一批經營管理有方、經濟效益顯著的經營大戶,成為全鎮個體私營經濟發展新的亮點。黃河集團、天德紙業2家私營企業產值超過3000萬元。目前,全鎮個體工商戶發展到2959戶,占全鎮農村總戶數的70%,從業人員發展到8800人,約占全鎮農村勞動力的75%。全鎮個體私營經濟完成總收入6.4億元,完成增加值1.49億元,實現利潤3652萬元,上繳稅金2477萬元。
四、農業產業穩步前進。
該鎮原本人多地少,現在矛盾更加突出。該鎮農業工作定位于發展高效農業,提高土地收益,在三方面取得突破。一是發展千畝小拱棚西瓜。二是推廣四千畝水稻旱育稀植。三是在全鎮562座日光溫棚內推廣農業新技術,提升設施蔬菜的品質和產量。四是加大防疫力度,大力發展肉牛養殖業。
五、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集中精力促工業、抓城建、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同時,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籌兼顧,推進全鎮各項事業全面協調持續發展。
文體事業蓬勃發展,全鎮榮獲“全區十佳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社區團結巷被推薦為全國社區文化先進集體,東園村被全國精神文明委評為“全國精神文明村”,鎮工會被評為“全國百家示范鄉鎮工會”,鎮團委被市團委推薦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教育、衛生、綜治工作名列城區鎮鄉前列。計生工作率先創建區級“三無”鄉鎮。
××鎮以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服務體系,成熟的市場機制,雄厚的經濟基礎,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缺乏有規模、上檔次、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業企業,特別是農副產品加工項目,嚴重制約著××經濟快速、長遠發展。
二是失地失房農民得不到及時、妥善的安置,影響社會穩定和農民增收。
三是文化陣地建設薄弱,制約群眾性文體活動的廣泛開展,難以引導農民群眾開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助長農村賭博成風。
四是村莊規劃雜亂無序,特別是雙橋村、郭營村,村莊巷道不平,房屋標高不一。
五是村級財務監管低效,時常發生村民信訪、上訪,反映村隊干部的經濟問題。
為此,筆者認為,××鎮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千方百計抓招商,加快推進工業化
按照全市“工業強市”的戰略部署,把招商引資作為本鎮的一號工程”,樹立“投資者是上帝,引資者是功臣”的理念,充分發揮東園工業基地位置優越、設施配套、服務完善的優勢,抓好招商引資。一方面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抓住時機,對有承諾或有意向的項目盯住不放,千方百計爭取引入。當前要積極引進枸杞、西瓜、果蔬等深加工項目;另一方面全程跟蹤入園項目,克服各種困難,落實項目資金,爭取早投資、早生產、早見效。發揮項目優勢,拉動地方經濟。
二是堅定不移抓城建,加快推進城市化
一要全力配合全市重點項目建設,做好征地拆遷工作,保證全市重點建設項目如期開工,順利施工。二要加快續建工程進度,嚴把質量關。爭取東關村、黃灣村、蔡橋村的農居工程早日完工,保證農戶按時入住,溫暖過冬。三要盯住新建項目。爭取盡早啟動文萃家園三期工程、東方家園二期工程、雍樓新村、中鵬公司的中鵬綜合樓、銀基集團的南大街商貿3#樓和大禹房產的麗苑小區等8個新建項目。
三是依托城市活商貿,輸出勞務促增收
借助區位優勢,搶抓發展機遇,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大力扶持個體私營經濟,鼓勵失地農民發展第三產業,保證農民失地不減收,保證農村社會長期穩定。
第一要依托城建項目,壯大集體經濟。抓緊改造東關舊村部,建設五里村綜合樓、雍樓賓館、黃灣大酒店,爭取早營業,早收益,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奠定百年基業。
第二要加大村部建設力度,加強黨的陣地建設。年內爭取建好東關新村辦公樓、黃灣新村辦公樓、蔡橋新村辦公樓、五里村部辦公樓,改善村部辦公條件,提升黨建陣地品位。
第三要挖掘旅游資源,帶動第三產業。充分利用“五.一”、“十.一”黃金周和全市舉辦的各類旅游節事活動,挖掘整合全鎮旅游資源。自東向西連接雙橋田園民俗村、天鵝湖、河濱公園、新區人工湖等景點,積極爭取旅游、市政等部門的支持,開發假日休閑一日游線路,發展壯大旅游業。
第四要積極組織勞務輸出。有組織的輸出勞務人員,轉移剩余勞動力,安置失地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