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圍繞治“污”加大四方面工作力度
時間:2022-03-05 08:48:00
導語:縣圍繞治“污”加大四方面工作力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廊坊市文安縣在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中,針對存在的環保突出問題,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四方面工作力度,積極推進治“污”工作。
加大組織領導力度。文安縣委、縣政府突出縣產業結構特點,廣泛征詢群眾意見和建議,勇于面對本縣被列為全省30個節能減排重點縣的壓力,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執政理念,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大節能減排力度。一是實行縣長負責制,成立節能減排領導小組,在發改局、環保局分別設置節能降耗、污染減排辦公機構,按照“政府主導、企業為主、機關帶頭、全民參與”的機制開展工作。二是研究制定了《關于推進節能降耗工作的意見》和《文安縣2008-2010年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計劃》,明確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具體工作和責任單位、責任人。三是建立企業環保分類管理檔案,制定嚴密的指標體系,按環境友好、達標、一般、較差、很差等級別,實行重點監管,定期將綜合評定結果向社會公布。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強化排污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證管理,嚴把新上項目審批關,杜絕新上污染項目;實行節能減排承諾制度,由各鄉鎮、有關部門和重點企業做公開承諾,明確節能減排重點和完成時限;建立通報制度,對節能減排工作實行日通報、月小結、季評審、半年考核、年底總評,并在全縣主要媒體公布。分區域成立基層環保所,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全力查處環保案件,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加大環境整治力度。結合縣域實際,實施“天藍、水清、地綠”工程。一是“天藍”工程。在人造板和鋼鐵軋延行業開展“拔除黑煙囪、凈化藍天”治理活動,拆除廢棄煙囪,治理超標排放煙囪。二是“水清”工程。搞好鋼鐵軋延、水洗塑料和電鍍行業污水治理,組織開展“拒絕黑水、還水于清”治理活動,堅決關停取締一批污染高的小企業、小作坊;實施重點監控,使48家鋼鐵軋延企業酸洗污水處理設備正常運轉。在文安工業園區、新鎮鋼鐵加工區和重點產業功能區建設污水處理廠,解決重點區域和行業污水處理問題。三是“地綠”工程。鞏固全國綠化模范縣創建成果,提升國家生態示范區創建水平,實施新的造林計劃,加大植樹造林力度,提高縣域綠化覆蓋率。四是實行政府以獎代補方式,建設一批以小型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為主的治污工程,實現污水、垃圾統一處理。
加大節能降耗推廣力度。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節能改造為抓手,以機制創新為保證,在淘汰落后產能、企業節能降耗等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強化機關帶動示范作用,實行機關事業單位能耗統計、能源審計、能耗公示制度,以此帶動全社會開展節能降耗創建活動。二是以“鋼、木、塑、線纜”等行業為重點,引導企業改造傳統工藝,實行技改革新,推廣節能技術,形成產業間大循環、企業內小循環相結合的循環經濟體系。三是從設計、審計、監理、驗收等環節入手,嚴格執行建筑節能標準,力爭新建建筑節能達標率達到100%;在企業中推廣ISO14001環保體系認證,力爭80%以上企業納入認證體系。四是加快農業節水工程建設,推廣農業節水灌溉技術。五是開展綠色飯店創建活動,引導住宿、餐飲等生活服務業建立節約機制,落實節電、節水、節氣措施。六是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體系,把萬元GDP能耗、電耗、取水量和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取水量等指標分解到各鄉鎮和重點企業,層層簽訂《節能降耗目標責任書》。
加大項目帶動力度。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文安產業特點和自身優勢,抓好環境治理。一手抓“下”,堅定不移地淘汰高污染企業,治理排放不達標企業;一手抓“上”,著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高科技、清潔生產現代制造業。在此基礎上,明確“外引內建”的思路,增上環保型、節能型項目,催生帶動縣域經濟更好更快發展。引進外來項目:立足毗鄰京津的獨特區位優勢,依托東都再生資源環保產業基地,積極對接天津特別是渤海新區,從發展規劃、發展理念、項目建設上實行區域經濟融合,吸引環保節能項目向文安轉移。搞好內建項目:圍繞提升人造板、鋼鐵軋延、塑料化工、電線電纜等四大主導產業,引導域內企業按照“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經濟效益好”的原則,爭上技改型、環保型的好項目、大項目,并在企業中推廣清潔生產,推動企業走良性發展之路。將重點抓好凱躍集團100萬噸二甲醚、陸杰環保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工程、長城塑業有限公司注塑產品開發、廢舊PET瓶回收再利用等一批環保生態型項目,以此帶動產業向環保節能方向發展。目前,總投資147萬元的趙各莊鎮污水處理廠已建成并試運行,預計每天可處理污水1000立方米。